第421章

字數:2582   加入書籤

A+A-


    宮女出嫁倒不是什麽值得人人關注的大事,隻永和宮裏熱熱鬧鬧兩三回,旁的人更在意的,還是選女官。
    自皇帝登基,還未曾選過女官。
    淑妃一如既往地上心,早早叫人把雲妃請到永壽宮裏商議。
    二人私下聚了兩回,多是為了不出錯,隻舉著先帝時的舊例在說。
    再聚第三回時,雲妃就有些不願意了。
    這不,她才進永壽宮小半個時辰,便覺得自己是坐的脖子酸疼,哪哪都不舒服了。
    要她私心說,就算內務府趕在月底將名冊呈上來,可路遠的待她們入京,再入宮待選,一一考較安排去處。
    那可不是一兩個月安排的完的,總不能為了選個女官,耽擱聖壽和年節兩個大節吧?
    等拖到宮中事畢,明年開春,皇後娘娘也該生產完,拿回宮權了。
    到時候內裏的人情事故,淑妃有太皇太後做靠山,自然是無所謂的。
    可雲妃這樣膝下隻一位公主,以不做便不出錯為本心數日子的人,才不耐煩為了這等著讓人摘桃子的事白忙活一場。
    她抬頭瞧了與身邊女史說話的淑妃一眼,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淑妃交代要選拔的要求,便心歎道,到底是年輕幾歲,怎樣折騰都覺得不夠熱鬧。
    麵上卻隻是低頭抿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見淑妃目光轉了過來,才笑道,“妹妹,現在皇後娘娘懿旨剛下,內務府還未將備選的花名冊送過來,真到宮中待選的時候,最早也是明年了,反倒是宮裏順美人即將生子,皇後娘娘千秋,陛下萬壽,年關將至,這些事比較重要吧?”
    淑妃雖是拉著雲妃一起忙活,可她心裏知道,那些符合女官要求,被家裏正兒八經教養出來的姑娘,還不一定願意來選這個服侍人事呢。最後,還是少不了提拔宮中舊人。
    她雖麵上威嚴,要公平公正,心裏也在細數能拉拔哪個,能讓自己權威更盛些呢。
    此時聽聞雲妃推脫提醒之言,她展顏一笑,安撫道,“姐姐思慮的是,但擬章程,給內務府定個待選女官進宮的日子也是要的。總不能因為過節,將太皇太後和皇後娘娘的懿旨忽略了。”
    雲妃便是不耐,也不會在人拿著太皇太後和皇後兩尊大佛說事的時候讓人挑出禮來。
    可說幹不了,她也不願再跟著淑妃磨嘰,立刻點頭:“妹妹說的是,太皇太後和皇後娘娘懿旨是斷不能怠慢的,我是想著妹妹主持過大選,應對小選肯定是信手拈來。能者多勞,妹妹先將小選前內宮裏需籌備的具體事宜擬出來,所需銀錢和物件的單子算好,到時候皇後娘娘麵前,姐姐斷不會占了妹妹功勞的。”
    “榮安公主還在永安宮等著呢,我不似妹妹有經驗,妹妹隻管做主管,把活分過來就成。”說罷,不待淑妃再答,雲妃便幹淨利落地麵合上麵前的幾本條目舊例,起身招手喚了身邊跟著的宮人一起出門。
    日子一晃而過。順美人順利生下十皇子。
    朱維楨便不在後宮上心了,準了幾地減免稅收,從羽林衛提拔了幾個去京營正式辦差,配合京營改製。其中就有綠繡夫婿朱順栩。
    畢竟,雖然後宮前朝不可能絕對沒有關係,可皇帝還是很忌諱後宮和護衛皇帝和皇宮的侍衛扯上太深的關係的。
    除了這些,還有朝堂上的六部九卿,多是先帝老人。這樣維持朝堂的平穩是很好。
    可是是人就有私心,舊握權柄,圖錢圖權,放不下家族子孫利益的,像駙馬和姚氏那樣為官斂財的總不是個例。
    先帝朝到如今的時間,足夠把他們養的勢大,
    有時候都沒必要計較對錯,就知道他們的顯赫是有其他勢弱的百姓的血淚的。
    更何況有往朝舊例在前,朝臣勢大,下一代的皇權也不會平穩。
    所以這些年經過朱維楨自己的培養,屬於自己班底已經蓄勢待發,準備上位了。
    還有宗室,雖然有承王縣。可為了那點子名聲,也不能對他們強製做出什麽。這兩年來,搬去承王縣的,也就有十一二家偏遠旁支。過兩代就沒爵位,在京裏混不出頭的,急著讓給皇帝表忠心多得兩分恩賞的。
    朱維楨歎氣,沒辦法,自己真的是太愛惜名聲了。
    麵對宗室諸王,在他們沒有大錯的情況下,不想對他們太過刻薄。
    還是有些不果斷啊。
    皇帝在長壽殿裏歎氣又歎氣。
    讓陳新提心吊膽的想了半天。
    並不在意下頭心思的皇帝卻在反思過後,果斷的喚陳新,“鋪紙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