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徐萬階去世、明昭儀生女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坤寧宮裏,皇後皺著眉頭聽完昭美人垂淚告狀,聽著她一口一句,“娘娘乃是後宮之主,德服後宮,妾才敢來與娘娘說……”
雖被戴這樣的高帽,但皇後也不是很高興。
她不是不知道宮裏私底下並不是那麽和平。
但是,宮裏這麽多人,心思不齊,有齷齪也是正常。隻要不鬧出來,當沒看到,才是常理。
可如今苦主站她麵前,就為了一句後宮之主,德服後宮。
皇後也得有所決斷。
這樣想著,皇後便派女史去傳怡順儀過來了。
但沒一會兒,女史回話說,“靜妃娘娘帶著怡順儀和公主去康寧宮了。”
看皇後皺眉,一旁的昭美人險些笑出了聲。
一早聽說靜妃莽撞,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這樣一想,昭美人麵上卻更惶恐了,她又垂淚,眼巴巴的養著皇後,說,“娘娘,這,太後娘娘若是看在公主的份上,護著怡順儀……我……我們隻能不為難娘娘了……隻是宮裏日子難過,我們姐妹不敢再得罪靜妃娘娘和怡順儀,求娘娘看在我們剛進宮,孤苦無依的份上,能庇護我們姐妹一二,讓我們不被人害了去,能平安過日子。我們,我們再也不敢做其他想法了!”
她這一通話下來,說的皇後更有氣了!
而康寧宮裏,聖母皇太後聽了靜妃和怡順儀請罪!十分頭疼的按住了額頭。
她以為,自己當了太後,就不用沾惹這些官司了。
但且看在公主的份上!
聖母皇太後隻說,“怡順儀雖錯在先,但昭美人想借此生事,便是不對了,讓她且抄《金剛經》百遍,靜心養性。”
怡順儀大喜,剛要叩首謝恩,聖母皇太後卻話鋒一轉:“另,怡順儀害蘭美人生病,又以公主來要挾哀家,罰俸兩年,份例減半,以儆效尤。再有下次,公主便由靜妃撫養。”
怡順儀臉色瞬間慘白,忙回說,“娘娘明鑒,為了公主,嬪妾也斷不敢再做錯事了……”
聖母皇太後目光平靜回她,“宮裏最怕無事生非。你既種了因,便得償果。給蘭美人賠罪去吧。”
說完,她又看向靜妃,聲音更冷漠了,“後宮萬事有皇後做主,雲貴妃協理。你們無理,還要惹哀家煩心,日後,出了節禮,便別來康寧宮惹哀家生厭了!”
靜妃帶著怡順儀小心應了。
出了康寧宮宮門,見怡順儀拉著公主,一臉擔憂說,“這怎麽辦?太後厭了咱們,皇後那裏,也叫我剛遷宮時就得罪了,日後……娘娘,我該怎麽辦……”
靜妃十分無所謂,她本來就是不愛廢腦子,一有事便找皇帝想辦法的主。皇後肯定再就煩透了她,不過是為了大皇子過繼,不得不在她身上表現賢後風範。
至於聖母皇太後這,大皇子都在齊王府養著了,自己無欲無求,更無所無懼,才不在乎得不得她喜愛。
這會不過是不想帶怡順儀去找皇帝,讓她知道,自己在後宮立足最有用的招術罷了。
所以她安靜帶著怡順儀回宮,才跟她說,“你自己準備給蘭美人賠禮的東西吧。反正你有公主,皇後和雲貴妃都是愛臉麵的人,不會缺了公主的東西,你以前也沒討好過太後,以後便是不能再討好太後,往後日子不用愁。至於本宮,”
靜妃看了看自己的手,又說,“綠繡上次送進來的手油不錯,把本宮都養嫩了,本宮可得愛惜點自己,就不去皇後宮裏惹嫌了!”
就這樣又過了半月。亥時二刻,乾清宮的燈燭忽然一陣亂晃,夜裏太監跌跌撞撞闖進殿門,跪地叩首,“陛下!太子太師徐萬階,方才於府中薨逝!”
朱維楨正批閱秋賦折子,朱筆“啪”地一聲頓住,他心裏一驚,徐萬階年紀才過六旬,當真是沒有一點預兆。如此,先帝老臣便又走了一位。
小太監還在回話,“聽徐府人說,太子太師午膳時還飲了兩盞茶,酉初突發心痛,不過一刻便……太醫趕到已無力回天。”
聽到此處,皇帝緩緩擱筆,指尖在案上輕敲兩下,他歎氣說,“徐太師年逾六旬,竟走得如此急。罷了,傳朕旨意,太子太師徐萬階,兩朝元老,清慎勤恪,今忽長逝,深為震悼。其子徐彥,現任都察院湖廣道監察禦史,忠謹有父風,特擢工部郎中,以示體恤。”
旨意出宮時,徐府白幡初掛。
徐彥素服跪接聖旨,額觸青磚,熱淚砸在朱漆詔書上。
如此再到來年四月。
才暮春時節,明昭儀就覺得十分悶熱,她挺著肚子,在永福宮廊下來回踱步,手裏一把團扇搖得起了風。
未時三刻,天邊忽地悶雷滾過。
明昭儀隻覺腹中一墜,疼得攥緊了扇柄,指尖泛白。宮人慌亂奔走,太醫、穩婆潮水般湧進寢殿。
“娘娘莫怕,吸氣——再吸氣——”穩婆的聲音混著雨點砸窗聲。
明昭儀咬住軟帕,冷汗順著鬢角滑進衣領。
一聲雷響,雨傾盆。
“哇——”細弱的嬰啼劃破雨幕。
穩婆剪臍,把孩子裹進軟紅繈褓,聲音發顫:“是位小公主……”
又有太醫等在屏風後,看了公主,小聲說,“公主早產,身子弱,要用好藥養著……”
聽到這話,明昭儀連抬頭的力氣也無,隻微微側臉,遠遠看見那孩子小臉皺成一團被人抱著。
她眼眶發熱,卻不敢掉淚,怕淚水驚了這脆弱的小人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