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老周,拍戲好玩麽

字數:2171   加入書籤

A+A-




    晚上,玉淵潭。

    晚風柔情似蜜,陽台處,葡萄藤攀爬外牆,嫩綠的葡萄葉風裏搖曳,送來夏日的清涼。

    樹樁子上茶壺咕咕冒煙,許琛上輩子是上海人,祖籍卻是廣東,廣東人酷愛飲茶,得閑飲茶,人生幸事。

    成功拿下“明珠回歸晚會”,固然令他喜悅,更高興的是:“時光影業”來活兒了!

    “時光影業”許琛準備抄襲“光線”,正好趕上“製播分離”的風頭,推出電視節目,順帶培育自己的班底。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這個世界最好做的生意,永遠是“人情”生意,

    “光線”的王常田,創立光線前曾是“北平電視台”的員工,《華夏傳媒報道》的播放平台就是“北平電視台”。

    “博納”的於東,都說“博納”電影牛逼,於東是“北平電影廠”的員工,深受“座山雕”器重,提拔他成為“北影廠”最年輕的幹部。

    國內崛起的傳媒巨頭、地產大亨,除了“網絡科技”,任意行業,能出頭的誰沒有點背景?

    就說“網絡科技”除了東子,又有誰真是白手起家。

    跟這些猛人商場爭雄,許老爺不認為自己“天賦異稟”,天賦算個屁啊,天賦拔尖的人才都在996大廠拚命內卷。

    再說他是“內地小天王”不錯。

    不過華語天王劉德發都“受製於人”,何況他“內地小天王”呢?

    許琛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他“試錯”成本很低。

    “時光影業”的第一次嚐試,同樣是許琛在商業上的一次嚐試,如果僥幸走出一條路,“翻身農奴把歌唱”,如果不能,積攢班底,迎接2000年的“電視劇”藍海。

    第一個節目。

    許琛在白紙上寫下:“弘揚傳統文化!”

    之所以選這個,倒不是許老爺亂選的,除了牽線葉領導,另一方麵就是應付磚家,謀求“文化”人背景。

    這個“文化”人很重要,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歌手”太l了,抵破天不過是個“戲子”。

    …………

    1997年,國內電視台還沒有“群雄逐鹿”,央視是收視率龍頭,地方電視台偏安一隅。

    作為央視“臥榻之側”,北平電視台就跟飽受欺負的小媳婦一樣,苦在心頭口難開,全台收視率抗揍的節目一個都沒有。

    觀眾點開“北平衛視”最大的理由,就是無縫調台下一個“央視。”

    許琛苦思冥想,節目既要有“趣味性”,又要科普“傳統文化”,還要契合時代背景,

    最終。

    他在白紙上寫下節目:“典籍裏的華夏。”

    “典籍裏的華夏”是央視王牌節目,節目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節目表現方式,講述典籍在華夏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節目從2021年首播,收視率和“話題”居高不下,刷新了“央視綜合頻道”的收視曆史,主持人撒貝嶺除了“保送北大”,還有:“典籍華夏還行。”

    這個節目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影視片段”的形式還原曆史人物,穿越時空對話,實現“今人既見古時月,古人既見今月明。”

    節目組就是一個“小劇組”,燈光、美術、編劇、藝人、導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