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課 改造中,瘟疫蔓延,紀念館
字數:3239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yes班長在末日傳遞正能量 !
說起來,陳龍他爸媽都在機務段安頓下來了。他爸陳文每天都在加緊工作,這畢竟是為了家人能生存下去,沒有加班費也要加班加點幹!
陳龍他媽李鴻就一邊照顧著他爸,一邊清理著整理著火車車廂。裏麵的血跡和垃圾還是要清理幹淨的,而且新的設施設備也要在整理過後加在車廂內。
在改造計劃中,前進號列車將掛上6節車廂,其中1號也就是最靠近車頭的車廂會是一個全副武裝的戰鬥堡壘。
依次排列,中間的2-3號車廂是由硬臥臥鋪車廂改造成的“房車”;4號車廂是在餐車的基礎上加裝了廚房模塊而成,畢竟不可能所有人一直靠吃方便麵或是麵包過日子(陳龍是這麽想的)。
值得一提的是,5號車廂是由硬座車廂拆除了座椅之後,再利用加裝在車廂內的儲水罐和過濾器,好不容易才改造出來的一輛洗浴車廂(陳龍的解釋是:不洗澡容易生病,而且在可行的情況下享受一點也沒什麽)。
最後的6號車廂沒什麽好說的,就是一輛裝各類物資的車廂,由標準郵車稍加改進而來,主要是提高其防禦力。
以上,所有的列車車廂都會在薄弱的地方加裝裝甲板,在窗戶處焊上鋼筋網,因此它們的總重量將比過去10節綠皮車廂還大。
還好,陳文他們機務段的這輛前進型是經過後期改進的,總牽引力應該是足夠的。
然而,蒸汽火車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沒有供電或受電能力,而這意味著人在車廂中無法使用電器!
但很快,這個電力供應的問題居然被林家解決了。簽完字後,當林永康來實地視察改造工作,他第一個就問到關於車上能否使用電器的事兒。
“陳師傅啊,你這改造的車上能用電嗎?”就在原機務段修理車間,現列車改造車間裏林永康向陳文這麽問道。
“不能。”老師傅就是老師傅,陳文實事求是地回答。
“那如果在車上要用電子產品怎麽辦呢?隻能用柴油發電機供電嗎?”
作為本市最大企業集團的掌舵人,林永康對各行各業的需求也是有一定了解的,現代設備基本上都是用電力驅動,如果沒有電力,特別是當太陽風暴導致電力網停擺一段時間後,他就非常注意用電問題。
陳文放下手中的扳手,轉過身來看著他,“柴油發電能夠滿足100多人的生活,可是我們沒有儲油車,而且,你也得要有足夠的柴油。”
一邊的林夕注視著車廂頂的部分說道:“其實不然,陳師傅,我覺得何不用太陽能光伏板呢,”她拍了拍手示意大家看過來。“隻要裝在這裏。”她說的正是車廂頂。
陳文思考了一下,“嘖,改裝倒是沒有多大難度,但是,光伏板的輸出功率夠用嗎?按照計劃,洗浴設備。。。”
對這方麵十分自信的林永康打斷道:“完全沒問題!我的工程師團隊很擅長這個。”
讓我們把視線轉到體育中心的營地,兩個臨時工正在抱怨自己的工作。“老王,你說為啥你要來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啊?”頭頂防護帽子,口戴麵罩,身穿防護大衣,即使在悶熱天氣下,小趙還是一副“全副武裝”的工作。
為什麽他要這樣呢?這就跟他們的工作有關了,他和老王都是政府雇來的搬屍人。負責搬運因瘟疫而死的市民屍體,所以說就算衣服裏麵都汗流浹背了,他們也不想露出一點皮膚。
“小趙啊,你知道今天的豬肉價格嗎?”老王反問到。
“不曉得,咋了?”小趙就自己一人,每天都領政府發放的方便麵就全家吃飽了。
“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天豬肉又漲價了,都已經漲到25塊一斤了。”搬屍人的工作風險高,但是來錢較多。老王一家四口人可都指望這他這份工作的收入呢,這也是老王覺得生活還過的下去的原因。
小趙的父母在一開始就不幸變異,可他倒是看的開,一個人過就隨性而為嘍。
“喔,我曉得了。”至於小趙是不是真明白了,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小趙,人隻要活著就還有明天,給自己一些目標才能前進。”小趙沒有回話,隻是默默地盯著地上將要焚燒的屍體。。。
時光飛逝,好像一下子就來到了7月底一樣的。天氣回歸正常,日子過的越來越炎熱了。體育中心每天都有災民撤離出去,每天也都有人因為瘟疫死去。而巨蟲的威脅依然很大,主要是體育館每天送出災民,吸引了大量巨蟲的注意。
短信發出13天後,最後市區範圍內還有4萬人滯留,包括一中學校這塊營地裏的一千餘人。
“。。。howdoilivewithoutyou,iwanttoknow。。。”隨著陳龍耳中一首英文老歌《howdoilive》唱到高潮部分,他的目光越過正在上車的乘客,鎖定在了對著鐵軌發呆的程晨。她站在站台終點,前方是離鄉的軌道,身後是他們作出發用的臨時車站。
天空中依稀飄著小雨,風兒調皮地吹撥起她的發尾,少女額前的秀發也被風兒吹亂,她輕輕用手指擾到耳後,說不出的輕柔。長發底下的神秘黑色眼睛倒映出陳龍那副假裝憂鬱的搞笑樣子,看樣子,他像是在模仿一位老男人憂愁的等待著他愛的姑娘。
人生到匆匆,一碗到擺手;三尺敬寂寞,二碗不上頭;最後一口酒,何處不相逢。。。等到熟悉的人一個個離開這裏,他們終究是踏上了這條離鄉之路,也許有些人會在新的城市找到他們的家,也許有的人會將自己埋葬在這條路上,也許有的人會停下返回。但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故事才能繼續,在第一節裝甲車廂上看風景的陳龍少有的多愁善感了一番。
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啊,希望到時候能把我的那些寶貝藏書都找回來。按照慣例,汽笛鳴了三聲“嗚!”“嗚!”“嗚!”最後的一塊裝甲板已焊接完畢,不遠處轉轍機旁的兩名工作人員也已經將軌道扳到正確的位置,他們會在尾車爬上來。
12天,一個廢棄了十多年的機車車頭,一個默默無名的機務段,一群滿懷求生熱情的人。從這裏,將開出一趟名為前進號的神奇列車,它的第一站將會是,安源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