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玉竹賦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相夜曲 !
“好吃嗎”楊永旭問道。
小女孩呆萌的點了點頭,回道“謝謝大哥哥,大哥哥你也吃”。
說著還用她那髒兮兮的手從糖果包中拿出了一顆糖,隨後注意到了自己的不幹淨的小手,舉著的手想縮回去又不敢縮回去,然後就這樣放在空中不知所措了。
楊永旭看到後則是笑著把小女孩手中的糖果接過來,直接放入了自己嘴中,對小女孩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小腦袋,就準備起身去幫忙了。
小女孩看到楊永旭直接接過她手中的糖,也是發自內心的開心著笑了起來,然後看到楊永旭要起身離開了,突然說道“大哥哥你不要覺得我大爺爺很神秘能掐會算的,其實他觀察了你一個早上,早些時候他還擔憂的跟我說以後可能就不能再保護我了,沒有早上那麽超然、厲害的”。
說後這句話後小女孩感覺這樣說自己的白胡子大爺爺不大好,於是邊吃著糖邊補充的說道“不過大爺爺他還是很聰明的,學問也很高”。
楊永旭聽後一陣啞然,原來所謂的高人像都是裝出來的,這也難怪,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能掐會算的人,無非是觀察的入微些,更懂得人與社會的規律些。
旁邊本來搬完一趟東西要來搬第二趟了的白胡子老者也不小心聽到了他弟女孫的話,心中一下子驚的不行,暗道“這丫頭怎麽什麽話都說的”,止不住的忐忑的看著楊永旭,腦子裏不停的想著一會該怎麽去解釋,都打算上前對楊永旭說些什麽先穩住楊永旭了。
可楊永旭看到他這樣隻是微微一笑,並示意他沒事,那個白胡子老者這才放心下來,趕緊牽著他的弟女孫走去其他地方了。
對楊永旭來說,裝也好,不裝也好,隻要你是個聰明人,有學問,那就夠了。
------------------------------------------------------------------------------
搬完東西後,楊永旭就坐在柴房收拾後再稍微改造下用來做書房的這間房間裏休息,而原來的柴火這些都已經給堆到了宅院裏去了。
白胡子老者端了一壺水進來,倒在碗裏遞給了楊永旭。
楊永旭端起來一飲而盡,忙活了一陣是有些燥熱,這一口下去太清涼了,舒服的“呼”了一聲。
然後開口對白胡子老者說道“老伯這樣的生活你們先將就下,以後有機會我再給你們換個好的地方”。
白胡子老者聽後搖了搖頭,回道“公子嚴重了,兩年的奴隸生活,食不果腹、流離失所,早就對生活隨遇而安了。本來都不想活著了,隻是怕這一走,吾弟跟吾弟女孫就活不下去了”。
說著白胡子老者還流出了些許老淚,略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失態後,繼續開口道“今日幸得被公子買掉,公子又是至善之人,非但沒把我們當奴隸看,還給我們添置家用,早已是感激不盡。老朽今生隻能以這殘軀相報,來生再為公子做牛做馬了”。
說著向楊永旭跪了下來。
其實社會的底層人也多是如此,不需要太多,隻要你給他一絲尊重,他就會還你汪洋。
楊永旭一看這老伯說著說著下跪了,趕緊起身把他攙扶起來,說道“老伯快起來,使不得。尋常奴隸我最多就是給些關心,而你是因為有大用我才如此的,你不必如此感謝我”。
白胡子老者聽後沒有一絲不滿的情緒,沒人來利用自己才是人這一生最大的失敗。而要是利用者在利用自己的時候還會為自己考慮,這便是自己值得效忠一生的人了。
老者也不矯情,在楊永旭攙扶前就順勢起了身,恭敬的向楊永旭一拜,也沒去回楊永旭的話,隻是在心中默默地記下了,隨後就站在旁邊收拾起自己的心情了。
楊永旭本身就不喜歡這種悲歡離合的氣氛,不喜歡這種傷心難過的場景,在老者稍微收拾好心情後。
就繼續開口道“對了老伯,你們名字都叫什麽,以後你們要從教了還是用回原來的名字吧,這樣在明麵上也過得去些”。
白胡子老者聽後覺得是這個理,於是開口回道“稟公子,老朽名韓昌林,弟名韓昌從,弟妹是鄒氏,弟女孫隻是取了個乳名,家中又逢變故,就一直未來得及取大名。還有那昆侖奴是我兩年前剛為奴的時候碰到的,對他有恩,他也對我也很信任,此人武藝十分高強,還粗通漢語,隻是我一直讓他保持低調,所以之前的頭家也不知詳情。此人忠心方麵也確實如之前的頭家所說,公子可以好好的用他,另外他也未曾有名,公子可為之取之,小女孫也同樣麻煩公子賜名了”。
說完又是作揖一拜。
楊永旭看著眼前這個突然一副自己要是不答應他就不起身樣子的韓伯,覺得有趣,不過也不作矯情,直接開口道“這個昆侖奴既然是從麥羅埃來的,就叫他阿羅吧,至於你弟女孫”。
說到這楊永旭突然想到村裏還有一個女孩孤孤單單著,自己走後她應該會更加無聊了,這個小女孩又跟陸葳蕤差不多大,自己也都會動手不用麻煩別人照顧她,這樣讓這小女孩去給葳蕤做做伴,或許能解她一絲無聊。
於是開口跟韓伯說明了情況,韓伯當然是欣然應允,還表示明日天亮就讓他的弟女孫出發,懇請楊永旭能讓阿羅護送一程,然後返回。
楊永旭笑著點頭同意。
韓伯又開口問到伺候未來主母需要注意的點。
楊永旭聽到後想到陸葳蕤的溫順性格,笑道“這些就讓你弟女孫自己去問吧”。
說著想到了什麽,繼續開口道“你弟女孫名字不如就叫問筠吧”。
“問筠,韓問筠,謝公子賜名”韓伯念叨了兩聲後謝道。
隨後又開口詢問道“那公子有什麽東西或什麽話需要問筠帶給小姐的嗎”。
“這個嘛”楊永旭嘀咕著。心裏想著這小妮子比自己還有錢,肯定什麽都不缺,她最喜歡吃的南瓜餅此時自己也來不及做,至於話嘛。無意間瞥到了門外欣欣向榮的幾株玉竹,在門縫裏的土壤中生長,又成雙成對的,雖堅苦卻至渝,玉竹玉竹,拿起順道買來的紙筆就寫來起來。
------------------------------------------------------------------------------
神農嚐草,初為葳蕤;漢醫別錄,始稱玉竹。容四季時節之生長,納厚土萬般以滋養。莖高二五,進退間淡然自若;葉生綠灰,情絲若人間百味;花顯龍玉,淸貴又謫仙臨世。嬌美風姿,不含不露。入藥味甘性微寒,效得胃肺止生咳。聖手華佗之訪山,樊阿記魏;盛唐弱女之離宮,花甲盛顏。數曆季末,含苞待放。百裏之近,忘日不得。愛屋及烏,秦諸子之尚書;輾轉反側,周春秋之詩經。年少從軍,盡忠報國。甫相別離,心愁緒思。
熟於三秋,美在當下。白雪沒而芽尖冒,時雨至而絨裝生。伴乾坤以春暖,表牡丹之愛;獨潤物誘春色,示陶菊之卓然。花葉果枝,地母厚愛。水陸君質,天父疼憐。渭河洛水,觀形容之芳宜。蒼茫原野,品內裏之深蘊。
披錦衣,藏生計,斑竹驚其美貌,參精憂其功德。人之大欲,入湯消去不安;人之小欲,茶酒延年益壽。內外兼修,相得益彰。蓮池折柳堪避暑,梅林桃園可作畫。細雨梳妝,窮天地之美。旭日映輝,極古今之姿。
興之所至,毛毫飛落。江南煙雨生玉竹,玉竹敲門思葳蕤。瓦屋麟房,暗蓄甲鬥之時;黑墨宣紙,難訴明瑾之思。四美具,二難並。興盡悲來,覺人間乏味。投筆縱馬,恐負國失身。猶記書盡人歸來,又有兩情非朝暮。嗟乎,尾生失鴛鴦而沉水,牛郎戀織女而鵲橋。傳書大愛,不得長久。未經小愛,如之奈何。
悲此筆休,憂悲長久,徒以一詩略以籌懷:
玉竹何及葳蕤妝,南風徐來南國香。
彼岸花開引蟲蝶,春暖冬去複夏秋。
相思滿腔難言述,淚酒沾遍羅裳袖。
醉夢曾到謝安橋,若無相嫌月老橋。
------------------------------------------------------------------------------
寫著間不覺眼淚已經滴落,流在了紙上。
筆盡,楊永旭投筆一旁,拿起紙張吹了吹就折好遞給了韓伯。
楊永旭寫信時沒有避諱韓伯,韓伯本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但無意間看到了楊永旭寫的內容,越看越驚,於是乎全部看完了,不過見楊永旭沒有怪罪自己,心中的那絲忐忑也讓下去了。
恭敬的接過信紙後,就對楊永旭深深的一拜,然後開口說道“先生大才,可當國佐之才”。
說完又拜了下,問道“隻是此信更像一文,不如公子為其取個名字,將來必定傳之於世”。
楊永旭聽後笑了笑,傳不傳世的他不在乎,隻是剛才寫的確實是文。因為自己心中有千萬句話想對陸葳蕤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無意間看到門外的玉竹就想到了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不過此文有個名字或許也是個好事吧,於是開口道“那就叫玉竹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