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智取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相夜曲 !
    在那老夫人坐下後,程良才慢悠悠的拿著抽簽的竹簽桶遞給了老夫人,緩緩的開口道“老夫人先抽一簽吧”。
    老夫人接過後,嘴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手上不停著搖著那個竹簽桶,在有一根竹簽掉了出來時,才停下,把木簽拿了起來遞給了程良,自己也沒看。
    非常虔誠的說道“請大師解惑”。
    程良淡定的接過竹簽,看著竹簽上的字,頗有大師範的眯眼緩緩的說道“老夫人勿怪,這簽不好,但是佛祖意思,貧僧也隻好直言相告了,望老夫人體諒”。
    說著深深的看了老夫人一眼後,繼續說道“巨艦隻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台。這是宋朝李清照的詩,在此處佛祖的意思是說老夫人最近德行有虧,利己而損人,甚至是謀小利而損大德,還請老夫人早早收手,不然必有惡報纏身”。
    老夫人一聽臉色一下子變得蒼白了起來,仔細回想了自己最近的一些經過,想了好幾遍,感覺還是沒有做過什麽不好的事。
    然後哆嗦著嘴向”眼前的禪師“問道“罪過,罪過。可是老身我剛仔細想了下,我最近全是素齋,從未殺過生,而且一直以來老身都是謹記佛祖的教誨,以慈悲為懷,從沒去傷害過一人,反而經常幫助鄰裏,怎麽會這樣呢,還請大師告知老身具體老身犯了什麽過失,老身一定及時改正”。
    程良聽後又是眯著眼想了想,開口道“怪哉怪哉,既然老夫人並未德行有虧,為何佛祖會降下如此教誨呢”。
    說完把竹簽正麵朝下的蓋在了桌子上,然後雙手合十的念了聲”阿彌陀佛“後就低頭不語了。
    直到這個老夫人有些坐立不安了起來,程良才再度開口道”莫不是老夫人家中有人最近做了不好的事,佛祖是想讓老夫人轉告家中之人早早收手,不要做了有損大德的事情,以免生前有惡報,死後還要入十八層地獄之中“。
    ------------------------------------------------------------------------------
    之後程良又勸諫了下老夫人,然後在老夫人帶著神色不寧的狀態走後,自己把正麵朝下的竹簽拿起,看了下那竹簽上的字,橫點豎點連十個字都不到,收進了自己的袖子,就趕緊起身向遠處走去了。因為這時他已經注意到了楊永旭和韓禮二人的暗示,在老夫人背影剛一消失,就匆匆的走到角落脫去了衣物,隨後遇上趕來的包安濤,趕緊把衣物交給了他。包安濤接過衣物後幾個閃身神不知鬼不覺的還了回去後,四人就出了寺廟。
    在路上,包安濤最先開口道“‘精兵’怎麽樣,事情辦成了嗎?可別沒辦成,咱們兄弟幾個忙活了好一陣,昨晚到現在都沒合過眼,你給辦砸了”。
    “你這‘包黑頭’真不會說話,我出馬能把事情辦砸嗎,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程良聽見包安濤說話,就直接懟道。
    “你就吹吧,也不知道是誰開始的時候緊張的不得了”包安濤回懟道。
    包安濤此時事情辦好了,就再沒之前跟程良的親密配合了,隻想跟眼前的程良吵上一架。
    不過這時候的程良聽到包安濤這句話,並沒有想跟他對吵的衝動,隻是哼了一聲,轉頭對楊永旭問道“永旭,你那首詩真的沒問題嗎,那樣的解釋真的行嗎。那個龍遊縣令雖然自己學問不咋樣,不過身邊肯定還是有些讀過書的人的,這樣的解釋會不會太牽強了”。
    程良沒有跟包安濤對吵,可不代表著包安濤不想跟程良對吵。
    包安濤見程良沒有理自己,仿佛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一樣,就像一下來氣的大聲說道“你以為永旭是像你一樣大字不識一個嗎,沒聽呂方勇都說永旭十一歲通九經,隨後五年遍覽群書嗎,他的學問是你能想象的到的嗎”。
    說完這句話停了下,指著程良罵了聲“愚夫”。
    程良這時實在忍不住了,又看到了楊永旭點頭示意沒有任何問題,於是像爆發了自己的小宇宙,展現了自己的平生所學,“引經據典”的跟包安濤互懟了起來。
    ------------------------------------------------------------------------------
    未時剛過去幾刻鍾時,楊永旭四人就回到了他們營的駐點。
    到了後,楊永旭他們四人把馬交給了自己什的其他兄弟後,就徑直到了潘百夫長的營帳中。
    得到通稟進去後,楊永旭率先行了個軍禮,對潘百夫長說道“稟長官,事情已經全部辦完了,沒有發生意外”。
    “哦,辛苦了,那接下去就看這個龍遊縣令會怎麽做了”潘百夫長回道。
    說完後見自己下午也沒什麽事情,就叫楊永旭坐到自己旁邊一起喝茶等待了。
    潘百夫長主動給楊永旭倒了一杯茶,在楊永旭萬般推辭無果後,搶來了茶壺表示接下去自己來倒茶後。
    潘百夫長笑著說道“你這家夥不是說了在我這除了上戰場了給我表現的好點,其他都沒事嗎,還是這樣”。
    笑著用手指在虛空中點了點楊永旭,隨後又繼續開口說道“永旭你知道我們潘家嗎?”
    楊永旭聽到後,沒做任何猶豫,直接回答道“聽說過的,江南七族之一,族中能人輩出”。
    “哦?能人輩出,你可知道我潘家有什麽能人嗎?”潘百夫長問道。
    可是這句話問了後也沒等楊永旭回答,沒問楊永旭知道不知道,就自己又繼續說道“我給你說說我們潘家吧。我們潘家從前朝開始就已經存在了,以前先祖們在前朝也都是為過官的,對此也有很多人探究過我們潘家為何曆經兩個朝代都不倒。其實說起來原因也是很簡單的,因為我們潘家不貪,謹遵了先祖留下的四句祖訓——精忠報國,父去子繼;不予結黨,力盡則退。在為軍方麵,我們潘家不懼犧牲,家中凡是身體健壯的男兒都來參軍;在政上,我們潘家隻在地方上做到知府即止;在商上,我們潘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其他各個方麵上,我們潘家也是做上力所能及的事。由其是在人才方麵,我們潘家願意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不需要成為我們潘家人,隻需要一起為了國家富強而努力,一起來為這個天下做些什麽。你能明白嗎,永旭”。
    潘百夫長說完後也沒再看楊永旭,隻是接過了楊永旭手中的茶壺,為楊永旭重新倒上了一杯茶。
    楊永旭聽過潘百夫長的話後,沒直接接過那杯茶,而是心中陷入一陣思考,想起之前聽到的盧麟照對潘家的評價,以及自己老爹無意間講的一些話,知道潘百夫長其實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沒說。就是潘家是故意不登高位的,把族中最優秀的人才都放在了除跟政治搭邊以外的其他方麵,隻在保衛國家方麵不遺餘力,而對此為了彌補家族政治方麵的短缺,就在不停的幫助著暫時處於弱勢的有才能的人。自己現在應該就是潘百夫長認為的這種需要拉攏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