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彈劾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拯救大唐皇室 !
太極殿。
一人快步走進殿內,小跑至李世民身邊,湊到其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李世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這逆子!”
“陛下,請注意言談措辭!”魏征咳嗦一聲,糾正李世民的談吐。
李世民道:“你們剛才不是議論楚王今天為何不來上早朝嗎?他這逆子既然去應國公府下聘禮。”
“下聘禮?”
“陛下同意了?”
李世民哼道一聲:“朕哪有同意,是這逆子打算先斬後奏。”
魏征提議一句:“陛下,快派人去將楚王請回來,這樣成何體統。”
“對!”
李世民點點頭,而後喊道:“王德,你帶禁衛軍去,直接將這逆子給我綁進宮,朕倒是要問問他,他這是想幹什麽?”
“奴婢遵旨!”
王德應道一聲,快步離開太極殿。
本來激烈的朝堂爭辯,因為三個新部門,還有增設武科舉的事情爭辯,因為李寬私自下聘禮的事情影響反而變得沉靜了下來。
有些士族的朝臣對視一眼,然後看了一眼龍椅上坐著的皇帝陛下。
眼神交流一陣,有官員走出來,直接跪下,額頭貼著地板,大聲說道:“陛下,微臣彈劾楚王,他這樣先斬後奏,完全不顧皇室身份!請陛下降罪!”
“微臣也彈劾楚王,他不顧皇室身份!”
“微臣也彈劾楚王...”
一時間,十幾名官員站出來,直接彈劾。
......
當李寬被王公公帶來的禁衛軍請走的時候,李寬還不忘說道:“管事的,你跟你家老爺說一說,我明天會讓人親自送聘禮去利州。”
臨走之前,他還不忘對四周看熱鬧的百姓拱了拱手,大聲說道:“感謝諸位父老鄉親,本王在此多謝了!”
“對了,還望大家多多宣傳,讓整個長安城知道本王迎娶應國公三個女兒,這是一樁喜事,大喜事,哈哈哈...”
話落,李寬讓萬管事的回去,他則跟著王公公、禁衛軍往皇宮去。
王公公、禁衛軍他們走路過來並未騎馬,李寬則是騎在馬上,不顧其它,朝四周的人群招呼一聲,讓他們多多宣傳,事情越鬧越大才好。
這讓王公公、禁衛軍等人麵麵相覷。
......
再次走進皇宮,李寬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這第一步應該穩了吧...盡管還沒迎娶武媚娘三姐妹過門,但也沒人敢招惹他這個王爺。
這一次下聘禮,李寬就是要鬧得整個長安城人盡皆知。
從長安城輻射至周邊城池。
至於應國公他們,無需擔心,應國公府的管事自會稟告應國公...再者,李寬這幾天也在讓萬管事準備,讓人明天去並州找應國公下聘禮。
這一次是前奏,之後的才是正菜。
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太極殿。
李寬一走進太極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察覺到此,李寬訕訕一笑,作揖一拜道:“微臣參見皇帝陛下!”
“哼。”
李世民冷哼一聲,而後問道:“你今天去應國公府幹什麽?”
“回陛下,微臣去下聘禮。”
“你...”
李世民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麽。
緊接著,之前彈劾李寬的大臣再次走出來,一個接著一個說道:“陛下,微臣彈劾楚王,他不顧皇室顏麵,沒有一點禮數。”
“微臣也彈劾楚王!”
“...”
聽到十幾名大臣彈劾自己,李寬一愣:這是怎麽一回事?不就是下聘禮嗎?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吧。
李寬反問道:“諸位大人,我不就是去應國公府下聘禮,這沒有什麽吧。”
一名大臣哼道一聲:“楚王你要清楚你的身份,你是皇親國戚,並非是市井小民,下聘禮這等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操心嗎?
王爺選妃宮裏自有規矩。”
不待他說完,李寬忙打斷他話道:“這位大人,本王之前不是說過武媚娘三姐妹與本王有姻緣,而且還是命格姻緣!
本王必須先下手為快,一旦應國公將媚娘三姐妹許給別人呢?那是不是讓本王命喪黃泉呢?”
一名大人在一旁勸解道:“楚王,盡管你著急,但也不能去應國公府,畢竟應國公不再京城。”
李寬淡淡道:“沒事,本王明天就讓人親自去利州給應國公下聘禮,一定會讓我未來的老丈人滿意的。”
“...”
所有人都被他這厚臉皮打敗了。
“哼,你給我老實一點,站到一旁。”李世民哼道一聲,接著說道:“諸位愛卿,此事就此作罷,就當他第一次犯,不能有下一次了。”
武將很明白,紛紛站出來同意。
這明顯就是皇帝陛下偏袒,可群臣又不能如何,武將全部都同意,這讓這些士族代表的官員還能繼續彈劾嗎?
能是能,但沒必要。
李寬雖然也很想與貞觀時代的大臣打一打嘴炮,想必也不知道能不能說得不過...他能運用的自然是新中國的知識,正如之前提出的三個新部門一樣。
三個新部門,不都是新中國的部門機構嗎?
他一個曆史小白,隻能這樣...在加上半桶水的紙上談兵。
接下來的朝堂,陛下與群臣都在為三個新部門激烈的爭吵,李寬聽著這些,一會兒覺得不錯,一會兒又覺得太保守了。
至於如何改革,設立這三個新部門,不歸李寬話事。
他能做的就是提出建議,如何更正這是朝堂大臣的事情...就算問他,他也不知道具體的步驟,隻能知道一個大概。
但這一個大概不可說。
畢竟新中國的理念在大唐這一個封建時代暫時不可用。
李寬也就安靜的站在一旁聽著。
良久,李世民抬頭看了一眼李寬,咳嗦一聲,待群臣停下之後,李世民才問道:“寬兒,這三個部門是你提出來的建議,你可有良策呢?”
點名之後,李寬站出來,緩緩說道“陛下,微臣並沒有良策,微臣隻能提出建議,至於如何實施,這需要陛下與朝堂大臣去實施。
再者,微臣的身份不方便。還有就是陛下答應微臣去管理皇莊,微臣分身乏術,隻能去管理皇莊。
對於三個新部門的統籌規劃,交給三省六部,但不能將我大唐皇室踢出在外,這就是微臣的建議。”
李寬之所以如此說,這是讓皇室子弟去三個新部門曆練。
雖然會讓皇室子弟的影響力強了一點,但這三個部門不涉及兵權,應當不會有謀反的事情發生。
至少在貞觀初年不會發生。
後期的話,有李寬的不斷完善,後續改革大唐,豈能容許謀反的事情發生呢?
正史上哪些人謀反,李寬隻要提防這些人即可,其餘人不足為慮。
正史上謀反的多數是皇室子弟,太子、齊王李佑,甚至是與太子爭皇位的魏王李泰,這三個部門都是皇室子弟曆練的地方。
一旦有了曆練之地,也就不會產生謀反心理吧...當然也有反著來的,更加滋生謀反心理。
這就需要李寬後續慢慢完善,用自身去影響一眾皇子。
其後的時間裏,李寬完全當了一把透明人,靜靜的看著、聽著就行。
早朝結束之前,李寬再次請命讓陛下下旨將皇莊交給他打理,得到李世民的認可之後,李寬才心滿意足的隨著群臣退出太極殿。
走出太極殿,站在大門口,李寬直接大聲喊道:“請問哪位大人是杜如晦杜相?”
......
ps:求推薦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