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王興伐蜀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武安十五年秋一天,王興坐在龍椅上,看著太子道:“太子殿下可以上朝了。通知下去展開朝會。”
“諾,兒臣遵旨。”王安說道。
王安對著殿外的人,說道:“傳皇上旨意,群臣上朝。”
隻見華歆等文武陸陸續續到齊,他們道:“皇上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免禮平身。”王興笑道。
“多謝皇上,不知道皇上有何事,找臣等所為何事。”群臣說道。
群臣看到王興臉上充滿了笑容,他一定有特別開心的事情,不然王興不會有這樣的表情,難道是西蜀出事。
他們想起劉備南伐東吳的事情,最終丟盔棄甲,自己也被陸遜大敗而歸。難道是這件事情,這件事情皇上已經占到便宜,掠奪了東吳的糧草,趁機削弱東吳的事情,到底是什麽事情。
“索性,朕也不讓大家猜了,剛剛探馬來報,劉備去世了,哈哈!朕少了一個心腹大患,諸位愛卿值不值得,我大唐皇上高興一場否。”王興笑道。
群臣聞言,紛紛跪地高呼:“此乃我大唐之幸也,皇上洪福齊天!”華歆出列,拱手道:“皇上,劉備一死,西蜀必定動蕩。我大唐可趁機聯合東吳,共同出兵,一舉拿下西蜀,以圖霸業。”王興撫須沉思,未等他開口,太子王安說道:“父皇,西蜀雖失劉備,但有諸葛亮輔佐。如今貿然出兵,恐會激起西蜀上下一心抵抗,且東吳向來反複無常,若中途有變,我軍恐陷入不利。”王興微微點頭,覺得太子所言有理。這時,武將李虎站出,大聲道:“太子殿下過於謹慎,西蜀新喪主君,人心惶惶,此時不攻,更待何時。我願率精兵五萬,直取西蜀。”朝堂之上,頓時分成兩派,爭論不休。王興擺了擺手,說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先派人打探西蜀動向,再做定奪。朝會暫止,退朝!”群臣領命,各自散去。
王興叫來王明典韋王安三人,對他們道:“剛剛有很多大臣都表明態度,也有很多大臣沒有表明態度。這已經說明一點,他們在觀望,他們摸不準朕的態度。”
王興的話確實有一定道理,如今劉備去世,很多人渴望建功立業,也有很多人需要表明態度。王興不說話,就是在觀察他們的變化,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父皇,如今是我大唐千載難逢戰機,不如趁此時機,出兵陽平關,畢竟劉備死了,這對於我大唐可是一個機會。”王安說道。
“老臣,支持太子意見,現在劉備已經死了,對於皇上有威脅的人已經不複存在,皇上現在是蜀漢最混亂的時候,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王明說道。
王明的話其實也是表明自己支持態度,他心裏清楚王興為何留下自己,與典韋不就是希望,自己這群人,支持太子嗎?王明也是一個老人,今年44了,他比王興大五歲,是王興最敬重的人,作為皇帝敬重的人,王明得學會跟風景,這就是一個態度。
典韋也是笑著說道“皇上,俺也支持太子的意見,劉備一直都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如今他去世,這就造成一點,那就是內部空虛,不趁此時進軍西川更待何時。”
典韋的態度是一個武將的態度,也是一個兄弟的態度,為何王興對於典韋那麽欣賞原因,就是這個道理。
王興聽了眾人的話,依舊沒有立刻表態。他緩緩起身,在殿中踱步,目光深邃。“諸位所言都有道理,但西蜀局勢複雜,不可輕舉妄動。”他說道,“如今先按之前所說,派人打探西蜀動向。同時,加強邊境防禦,以防西蜀或東吳有異動。”
王明、典韋和王安紛紛領命。這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忙跑進來,跪地稟報:“皇上,東吳使者求見,說有要事相商。”王興與眾人對視一眼,王興道:“宣他進來。”心中暗自揣測,這東吳使者此時前來,莫不是也為了西蜀之事,一場圍繞西蜀的三國博弈,似乎即將拉開帷幕。
“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虞翻又來了,他說道。
“先生,又見麵,怎麽這次吳王又讓你來,是不是想看我有進軍西川的想法。還是說找我王興有目的。”王興笑道。
“皇上,這次我們是作為朋友,來看看您對於劉備去世看法,畢竟友情深厚呀!”虞翻說道。
“哦,如果貴方真的是來看朕,那我這個皇上熱烈歡迎,可就怕虞翻先生有別的目的,朕說一句難聽,你不樂意聽的話,你是意有所圖,哈哈。”王興笑道。
“皇上真會開玩笑,我是來看皇上,怎麽可能會有不好心思。皇上,我方都是朋友,您看您這樣的態度,總歸是不好的,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虞翻說道。
王興冷冷一笑道:“看來,朕真的是誤會先生,不過朕想朕應該沒有誤會吧!畢竟作為臣子探聽情報,是很有必要,先生不要想著糊弄朕,朕不是那麽容易被糊弄的,先生,告訴孫權,朕謝謝他的關心。”
虞翻知道王興很狡猾,很陰險,隻是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影響他自己的心情。他也是真夠卑鄙。
“外臣不影響皇上喝茶,外臣告辭。”虞翻對王興道。
虞翻的離開,王興笑道:“你們,出來吧!”
錦衣衛道:“參見皇上,皇上萬安。”
王興笑道:“哈哈,最近東吳的人不老實,尤其是孫權,他竟然敢讓人給我玩心思,看來他是好日子活夠了。你們出發去東吳,想辦法讓東吳亂起來,總之不讓孫權內部好過。”
錦衣衛從後門離開以後,王興準備去司馬懿家看看,好久沒有去過。
王興帶著幾名貼身侍衛悄然前往司馬懿家。到了司馬府,管家連忙將他們迎了進去。司馬懿得知皇上駕到,匆忙出來迎接,跪地行禮:“皇上大駕光臨,臣有失遠迎,罪該萬死。”王興笑著扶起他:“愛卿不必多禮,朕許久未來,今日得閑,便來看看你。”
兩人步入書房,坐下交談。王興提及劉備去世之事,司馬懿沉思片刻道:“皇上,西蜀雖失劉備,但諸葛亮才智過人,不可小覷。東吳孫權也野心勃勃,如今各方勢力相互製衡,我大唐需謹慎行事。”王興點頭稱是,又說起虞翻前來探聽消息之事。司馬懿道:“孫權此舉意在試探我大唐態度,皇上讓人去東吳攪局,倒是妙策。”
“你剛剛說了你自己態度,朕也要說說朕的態度,對付孫權很容易的,但是諸葛亮龐統卻很困難,這兩個人未來肯定會成為我大唐的勁敵,現在朕想問問你計策,有沒有辦法對付諸葛亮龐統。西蜀最大的威脅就是這兩個人。”王興看著地圖道。
司馬懿輕撫胡須,緩緩說道:“皇上,諸葛亮與龐統皆智謀超群,強攻恐難奏效。可施反間計,在西蜀散布謠言,離間他們與西蜀君臣的關係,讓其內部生嫌隙。再則,可暗中扶持西蜀內部的反對勢力,使其互相牽製,削弱西蜀整體實力。另外,加強與東吳的周旋,利用孫權對西蜀的忌憚,讓東吳對西蜀施加壓力,分散西蜀精力。如此多管齊下,或許能逐步瓦解諸葛亮與龐統的威脅。
”王興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點頭道:“愛卿挑撥離間之策,確實不錯,但是劉備雖然死了,但是他肯定會清楚我一定會趁虛而入,挑撥內部爭鬥,因此他肯定到了,不然劉備怎麽會是我們的死敵,朕不想從內部進攻,朕想從外部進攻,拿下蜀漢。”
“聽皇上的意思,您是打算對於蜀中用兵。”司馬懿道。
“沒錯,剛剛在朝廷台朕已經表明朕的態度,朕要不去,不就是錯過戰機,朕想問問你司馬懿的用兵方略。”王興沒有隱瞞,反而笑道。
司馬懿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西蜀地形說道:“皇上,西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要從外部進攻,可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率領精銳之師,從漢中正麵進攻,吸引西蜀主力。另一路則由奇兵組成,繞道偏僻山路,直取西蜀後方糧草輜重之地。如此一來,西蜀前方作戰時會因後方不穩而軍心大亂。同時,可派使者再次聯合東吳,許以好處,讓其從東部牽製西蜀部分兵力。待西蜀腹背受敵、糧草不濟之時,我大唐再全力出擊,必能一舉拿下西蜀。不過,此計需各路人馬密切配合,還望皇上謹慎行事。”王興聽後,眼睛發亮,連連點頭,“愛卿此計甚妙,就依此行事。朕這便回去安排部署,定要在這亂世之中,為我大唐再添疆土。”
“皇上,不知道打算用誰為大將,可以助皇上取西川。”司馬懿沒有想要領軍,因為他清楚文臣領軍,皇上會擔心害怕,畢竟這個領軍態度可是影響朝廷大局。
王興思索片刻道:“朕打算啟用李虎為正麵進攻主將,他作戰勇猛,且一直主張進攻西蜀,定能全力以赴。至於那支奇兵,朕看就由陳勇帶領。他心思細膩,擅長在複雜地形作戰。”司馬懿點頭道:“皇上用人得當,李虎將軍衝鋒陷陣不在話下,陳勇將軍也能很好地完成迂回突襲任務。隻是還需提醒二位將軍,西蜀有諸葛亮和龐統這樣的謀士,切不可大意輕敵。”王興笑道:“朕自會叮囑他們。此次若能拿下西蜀,我大唐的霸業可就更進一步了。”說罷,王興起身準備回宮,他對此次作戰充滿信心。回宮後,王興立刻召集李虎和陳勇,將作戰計劃告知他們,並再三強調要小心謹慎。李虎和陳勇領命而去,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大唐能否如王興所願拿下西蜀,一切還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