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入蜀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A+A-


    知宋事!
    崇簡在這裏一番苦口婆心,終於與崇祚確定了對策,但離去時,卻不敢帶著全聚德一起。
    經開封府衙這麽一抓,這小子身份太容易暴露。
    對手一旦從他身上做文章,極不好對付。
    叛逆首領之子,隻要掌握在手中,進可以威脅全師雄,退可以拿捏崇簡等的痛腳。
    那就藏起來吧。
    好在趙小三並未發現這個與綿軍會會首一同被捕的人,竟然有如此特殊的身份。
    當下帶著全聚德,悄無聲息地混入欽差隊伍中。
    隊中兩個差不多大的少年,一個是欽差大人,另一個卻是趙崇祚的貼身童仆,倒也並未引人注意。
    這一次,仍然有一支武裝騎隊護送,二百騎,營指揮使是老熟人劉寶。
    雖然還是營指揮使,但卻因告變之功,獲封雲騎尉,屬於正七品武官。
    這次又帶著皇命入蜀,自然不再怕王全斌。
    想收拾哥,哥沒有找你們生事,你們就應該謝天謝地了。
    這是劉寶此刻的真實想法。
    趙小三此刻卻無心關注這支隊伍的細節,他正在府衙內與心腹幕僚商討對策。
    “沒想到皇兄居然會當朝答應了那個小子的要求,這讓府衙這邊許多後續手段難以施展。”
    趙小三氣出夠了,化作一番歎息。
    “官家對那個小子太特別了,還讓他時常行走宮中,做了皇子近臣。這小子奸猾異常,大人可要當心了。”
    宋琪率先發言。
    他雖然上次辦事不力,但依然是趙光義的首席幕僚。
    “嗬嗬,要當心什麽,莫非那小子還真能奈何了本官?”
    趙小三聞言,似笑非笑地問道。
    宋琪站了起來,施禮道“大人知道我在說什麽。”
    其他人見此,均默默無言,顯然對此心知肚明,但卻不能把話挑明。
    趙小三心裏亮堂,在座的除了少數死忠粉,許多人是腳踏兩隻船,和多數朝臣一樣。
    譬如這個宋琪,上次事件後,他背著自己,暗地裏一個勁兒交好趙普,就是為不確定的將來多下了一注。
    不過還好,在對付趙崇簡的行動中,還能與開封府保持一致。
    而另一個親信程德玄,就屬於死忠粉,已經把身家性命壓在了趙小三身上。
    此刻他立馬站起來表忠心。
    “請府尹大人放心,我已經與武德司取得聯係,隨時掌握那小子一行人的行程,關鍵時刻幹脆出手……”
    程德玄話未說完,但比了一個使刀的手勢。
    “那倒不必。那小子去了,也未必然有什麽成效,另外,還可以通過我們的渠道,催一催王全斌他們,加快進剿,等那小子到了,也難有作為。”
    趙小三一邊說,一邊在心頭罵人。
    手底下怎麽都是蠢貨,現在要對趙崇簡一行下手,差不多就是公開與趙二對著幹了。
    出於維護官家基本體麵,趙二也容不下我了。
    “那小子去蜀中的主要目的,無非就是招降納叛,安撫蜀中,這本就很難達成,如果我們再加把火,他還能有什麽作為?”
    趙小三怕手下人不理解,又補充道。
    ……
    崇簡一行這次返回蜀中,直接向南取道,沿京西南路入蜀,過穎昌府(河南許昌),下蔡州(河南汝南),經襄州(湖北襄陽)、夔州(重慶奉節),一路向西南而行。
    在成都西北的灌口(四川都江堰),與全師雄部碰個正著。
    當然,這麽巧合,並非瞎貓碰上了死耗子,而是謀定而後動。
    沿途,早有綿軍會探子送來全師雄部的消息,同時把崇簡一行人的動向反饋回去。
    崇簡等據此來確定自己的行程軌跡,並通過武德卒將消息及時傳遞回汴京。
    起事之初,全師雄叛軍連連擊敗進剿的宋軍,攻占彭州(四川彭州),進逼成都。
    宋軍宿將暉戰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張廷翰、步軍都監張煦戰敗。
    全師雄分兵占據綿州、漢州(四川廣漢),蜀中十七州起兵響應。
    一時之間,聲勢浩大。
    王全斌困守成都,驚慌失措,殺降二萬餘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
    與此同時,王全斌不但得到平叛的旨意,還有來自其他渠道的壓力。
    開封府衙有密諜拜訪了王全斌,轉達了趙小三的囑咐。
    官家有意追究北路軍縱兵劫掠之事,如果在事變不可收拾之前,全力剿滅叛軍,尚可轉圜。
    言下之意,隻要立下平叛之功,趙小三會出麵力保。
    這個時候的宋軍,畢竟還保持著超出平均水平的戰鬥力,回過神來以後,開始組織防守、反擊。
    接著,叛軍就發現先前一觸即潰的宋軍變了,不但頑強堅守,還主動出擊。
    當王師雄叛軍進攻劍州(四川劍閣),企圖控製川北門戶時,遭到頑強抵抗,被劍州通判董樞擊敗。
    進攻眉州(四川眉山)又被眉州通判段思恭擊敗。
    進攻新繁(四川新都新繁鎮),又被劉光義、曹彬所部大敗,退守郫縣(四川郫都),又被王全斌、王仁贍部擊敗。
    殘兵隻得退守灌口。
    恰於此時,崇簡一行人到達灌口。
    由於事前早有接洽,他們獲準進入,專門劃了城東南一隅作為他們紮營的地方。
    但四周被嚴密的監控,不時有遊騎巡偵。
    畢竟,這裏有二百騎宋軍,一個疏忽,就可能變生不測。
    而且一連幾次,王全斌都找各種理由拒絕了崇簡見麵的要求,隻是好吃好喝的供著這個勸降團隊。
    不僅不見崇簡,也不見崇祚和林福。
    畢竟,從領受趙二欽命那天開始,這些人都和叛軍不是一路人了。
    在全師雄看來,綿軍會也名存實亡。
    好在全聚德的存在,讓這個勸降團隊的安全保障又增加了幾分。
    不過,暫時雙方都不想暴露這小子的存在,以免授人以柄。
    對崇簡而言,當務之急反而不是會見叛匪,而是想辦法知會王全斌,讓其暫停軍事行動。
    不然,兩邊都忙著亮肌肉,到時候玉石俱毀,勸降團就成了墊背團。
    而且,根據後世考古生的記憶,全師雄開啟了北宋前期川蜀動亂的由頭,但他本人並沒有堅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