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賞罰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A+A-


    知宋事!
    看見崇簡,花蕊夫人自然想起那些深宮盡日閑的歲月,恍然間又回到遍種芙蓉的錦官城。
    崇簡雖說對那些宮闈歲月缺乏記憶,但一路從蜀中北遷,與孟昶夫婦早有一種相濡以沫的感覺。
    尤其是,花蕊夫人還救了“自己”一命。
    “這次到蜀中,專門到青城拜訪了徐家家主徐宏先生,並且得到了徐家承諾,聯合蜀中世家響應官家號召,幫了小子大忙。”
    崇簡簡潔地介紹了情況,卻沒有說一聲謝謝。
    說了就見外了。
    “家父……還好吧?”
    沉默了一陣,花蕊夫人問道。
    “好,隻是太匆忙了,竟未來得及討得一封家書回報。”
    崇簡感覺一陣歉意。
    不料花蕊夫人卻撲哧一笑,道“我們的小待詔長大了啊。”
    這一笑,端的是花枝亂顫百媚生,讓崇簡都發了一陣呆。
    他趕忙抬頭,正好對著仍然掛在牆上那幅畫像。
    夫人口中的我們,應當是指孟昶和她自己。
    女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一方麵念舊,一方麵又沉浸在宋宮的生活中。
    “夫人還好吧?”
    想起趙二的吩咐,崇簡問道,順便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不能稱貴妃了,崇簡還是堅持以國主夫人的名分來稱呼。
    “還好吧,就是有些懷念舊時蜀宮。”
    夫人的回答出乎意料,先前才進宮時也未見這樣。
    最多就是默默掛上一幅畫像。
    “夫人可要善自珍重,蜀中遺民,包括那些跟過來的大臣,甚至青城徐家,都還指望著你呢。”
    崇簡話裏不曾提起孟玄喆那幾個遺孤,因為都不是夫人所出,說了怕反而鬧心。
    “你說的這些,先前我還真放不下,不過現在有你了,我想我可以放下擔子了。”
    說這話時,夫人又是一笑,不過卻笑得淒然。
    這一下,看得崇簡有些心痛,連忙勸慰。
    “夫人這是怎麽回事,有什麽委屈跟我說說,也好……寬寬心。”
    他本來要說一起想想辦法,但念頭一轉改了口。
    花蕊夫人身上的事,一定牽涉到趙二,自己真不一定有辦法,甚至可能連置喙的餘地都沒有。
    “啊,沒什麽事,是我自己有些傷感。”
    夫人顯然察覺自己過於失態,連忙收攝心神。
    不過在崇簡看來,多少有些強顏歡笑。
    這不像是文學女青年單純的傷春悲秋啊,一定有什麽事發生了,又不便啟齒。
    連趙二都覺得不好明說的事,會是什麽呢?
    正在崇簡不知道該不該問下去的時候,夫人幽幽歎了口氣,道“官家要冊封皇後了,選擇了一個姓宋的小女孩,和你年齡差不多大。”
    崇簡一聽愣住了,想起回來的路上,風聞官家有立花蕊夫人為後的打算。
    當時他就覺得是無稽之談,大概是因為趙二的後宮中,中宮虛位已久,才有這些猜測。
    當時甚至懷疑是王全斌之流的餘孽在傳播流言,興妖作怪。
    現在一看夫人的表現,有著後世男女經驗的崇簡,有點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這宋氏女,是什麽來曆?”
    崇簡隻能在心裏歎息,不過也忍不住好奇。
    “左衛上將軍、忠武軍節度使宋偓的閨女,據說母親還是前朝公主。”
    原來如此,又是一起政治聯姻。
    崇簡還想繼續安慰,卻不知道話該怎麽說。
    倒是夫人把話說開以後,反而有些釋然,笑笑道“原本我就不該有非分的想法,國主離去後,在世人的眼中,我不過是殘花敗柳,盡自己的力量,守護好蜀中遺民,才是本分。”
    “夫人,太對了!”
    崇簡這話有些言不由衷。
    作為具有後世思想的人,美女愛英雄,原本在他看來就是自然而然之事。
    再說花蕊夫人如果都算是殘花敗柳,那麽後世那些搔首弄姿的網紅、流量明星又算怎麽回事呢?
    ……
    崇簡入宮後的第二天,聖旨就跟著到了待詔府。
    這次傳旨的不是王繼恩,而是剛見過的小內侍劉承珪。
    崇簡因為招降之功,被封為宗正丞,接替了上一次講經的趙孚。
    原來,趙二安排的講經筵大有深意,算是在打招呼,讓即將要交替官職的兩個人見個麵。
    隻是不知道,如果這次招降失敗,這宗正丞的官帽還會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原來那個待詔有點像個兒戲,隻是因為崇簡曾經在後蜀充任過,就被趙二隨手借過來一用。
    宗正丞卻不一樣,是正經的從六品職官,而且先前是由名士趙孚擔任,顯然清貴且見親近。
    看來趙二是真抬舉他。
    這個時候,王朝初建立,還沒有什麽“東華門外唱名,方是真好漢”的混賬邏輯,崇簡這升官發財之路不可謂不高。
    跟著崇簡向劉內侍打聽了其他消息。
    原來,崇簡走後,就有上諭發出,鎖拿崔彥進、王仁贍,並著東、西二府會同三司使,研判討蜀的功過是非,議定獎懲。
    接下來的幾天,上諭一個接著一個,都是平蜀的善後事宜。
    首先是行罰以安撫蜀人。
    北路軍主帥王全斌、都監王仁贍、副帥崔彥進,專殺降兵,擅開公帑,豪奪婦女,廣納貨財,斂萬民之怨嗟,致群盜之充斥,宜各領其罪。
    王全斌實屬首惡,死有餘辜,然因取得攻滅後蜀首功,加之陣前殞命,其情可憫,不再追究
    王仁贍、崔彥進襄成其惡,雖有戰功,但活罪難免,著即革職流放,永不敘用。
    永不敘用,金口玉言這一開,算是絕了二人升官發財的路子。
    其他次一等的北路軍將官也各有懲降。
    這算是給蜀中怨懟的父老一個交代。
    接下來的獎勵,就算是對攻蜀軍的一個交代了。
    東路軍因為秋毫無犯而加官晉爵。
    主帥劉光義以功由寧江軍(重慶奉節)改領鎮安軍(河南淮陽)節度,都監曹彬由五品的內客省使升為三品的節度使。
    馬、步軍主將張廷翰和李進卿,升任侍衛司馬、步軍都虞侯,由五品團練使直接升任三品節度使。
    其他將領賞賜各有差等,與北路軍的責罰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