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各顯神通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穿成農門惡婆婆,我成全家頂梁柱 !
    陽光從雲層透出,斑駁的照在河麵上。
    深秋的河水清可見底,婆媳倆掐著河灘邊的水芹菜,胖錢氏婆媳也背著背簍來了。
    河邊還有三四個穿著破爛的小男孩在收魚簍子,收到大魚便會發出高興的歡呼聲。
    為了能有口葷吃,這些孩子們上山掏鳥窩,捉兔子逮野雞,下河摸魚摸蝦釣泥鰍,使出渾身解數,如八仙過海般的各顯神通。
    李雲嵐看見他們歡笑的聲音,不由的也跟著笑了起來。
    小錢氏走到柳氏旁邊,小聲低低的問她:“問你個事?”
    “什麽事,你問?”
    小錢氏抬頭看了眼姑姑和三嬸的方向又低下頭問道:“你月事來了嗎?”
    柳氏心裏就明白怎麽回事了,她搖了搖頭。
    小錢氏歎了口氣,想說的話還是沒說出口。
    柳氏:“慢慢來,別急,這事急不來。”
    小錢氏如何不急,本來還有大牛,眼看就要說親了,就這樣沒了,自己也三十一了都是做婆婆的年紀了。
    也隻有三嬸總是說她還年輕,唉~
    “寒衣節你們準備了沒有?”胖錢氏問李雲嵐。
    李雲嵐:“他兄弟倆都準備好了。”
    胖錢氏:“你們是在家還是出去。”
    李雲嵐:“找個十字路口,朝老家的方向。”
    胖錢氏:“行,到時候讓得發和得貴他們一起。”
    李雲嵐:“差不多了,我和春花回去了,你們姑侄倆在這吧。”
    胖錢氏哎了一聲,李雲嵐便招呼春花一起往家回。
    到家看見五個孩子排排坐,在聽趙啟說什麽,婆媳倆就拿了篩子到後院去了,把洗幹淨的水芹菜放篩子上瀝幹水分曬曬晚上好醃。
    “娘已經醃了兩壇了,明天咱們還去摘嗎?”
    “不摘了,天眼見著冷了,咱們上山找找草藥啥的。”
    “這裏不知道有沒有野山藥,要是有可就多一樣吃食了。”
    家裏這麽多張嘴要吃飯,就是天天野菜粥,手上的錢也見底了。
    好在秋冬天能挖的草藥不少,還有那女貞子這裏不知道有沒有,還有那黃精三七,最好挖株人參才好呢,這樣一個冬天都不怕了,高床軟枕,大魚大肉,想著想著就笑出了聲。
    趙啟在教幾個孩子認字,忽然抬頭看見老太太坐在廚房門口傻笑,他皺了皺眉頭心裏嘀咕道:稷兒從哪看出這老太太聰明的,在他看來這老太太全身上下都冒著傻氣。
    十月初一寒衣節。
    仇老三新喪白色寒衣,仇成功也是一套小小的白色寒衣,還有一些香燭紙錢,祭品也十分簡單,一小壺米酒,三個糙米粑粑,四五個糖球。
    仇得發看了:“怎麽還有成功的?這不和規矩!”
    仇得福:“他投胎一場,好歹是我兒子,我實在不忍心他孤苦無人惦記。”
    仇得發還要說,仇得貴朝他搖了搖頭。
    這時代認為夭折的孩子魂不全,不能進祖墳,不能受長輩燒的香火,前者是對家族不好,後者是對死去的孩子不好。
    仇得福隻是實在不忍心,隻給了他糖球和寒衣,其他的都是燒給他爹的,他一邊燒一邊叨咕:“爹,這是你小孫子仇成功,您老多看顧他些。”
    仇得貴也念叨:“爹,咱們老家連著天災,娘就帶著我們逃荒到這裏了,這裏叫新林莊,爹…爹……這是好地方,以後我們就在這安家了。”他回想著這一路上的艱辛與恐懼哽著喉嚨再說不出來話了。
    成才也哭著跪在一旁,一陣微風吹過,火苗動了動,仿佛是已逝的親人回來輕撫他們的臉頰。
    等三人回來洗了臉手,便坐下吃飯,寒衣節不能動火,吃的都是冷食,桌子中間放了一盤酸醃菜,一人碗裏兩個頭天蒸的雜麵窩窩,冰冷的吃進肚子裏。
    第二日兄弟倆繼續去幫工蓋房子,新林莊來落戶的人越來越多,上麵便先指派了一個姓顧的瘸腿秀才做村長。
    這顧秀才本來是去趕考的,可路上遇到流民被踩斷了腿,身上的錢也都被搶了,連他自己差點都被拖去吃了,最後遇到他娘子,她娘子一家被流民衝散了,兩個人相互扶持回到顧秀才老家,一家人又逃荒到此處,到底還有些家底,到了新林莊一下就買了十畝水田,房子也蓋的最大,隻是他瘸了腿在無緣科考了。
    每天早上幾個孩子跟趙啟認字,吃完早飯,丟下寶玉和珍珠一家子全到山上去了。
    趙啟又開始在家帶兩個小娃娃,有時候他會牽著她們去地裏轉轉,有時候會牽著她們去看看別人蓋房子。
    他倒成了最先混熟全村的人。
    和李雲嵐她們一起上山的還有其他婦孺,都背著背簍,有野菜挖野菜,有蘑菇摘蘑菇。
    李雲嵐她們也一樣見什麽挖什麽,直到又看見了苦櫧樹,不過這裏的苦櫧樹不集中,這裏一棵那裏一棵。
    看她們撿,其他人也跟著撿,李雲嵐也不藏私,便告訴了她們怎麽吃。
    眾人紛紛感謝,當然謝歸謝,手上的速度可不能慢。
    “你們別搶呀,別搶。”小錢氏氣呼呼的說著。
    別搶?知道這東西能吃還能不搶?不搶背簍裏的就不錯了。
    “你快別廢話了,有說話的功夫多撿幾個了。”
    小錢氏隻得恨恨的跑去另一棵樹下撿。
    家裏曬上苦櫧子,趙啟又增加了一個活,翻曬和用石頭把苦櫧子殼給碾開,和給泡著的苦櫧果仁換水。
    就連顧村長娘子都一起上山撿了,反正家裏能上山的都上山了,誰家也不嫌糧食多。
    兄弟倆下工回來,還要幫著一起磨苦櫧漿。
    趙啟就看著這一家人和陀螺一樣轉個不停,自家的傻侄子也跟著仇家小兄妹忙的團團轉。
    等苦櫧豆腐做出來後,李雲嵐用酸醃菜煮了一鍋,可惜辣椒都沒了,要是在放些辣椒,酸酸辣辣的更好吃。
    趙啟第一次吃這個豆腐,細、軟、糯、滑,和酸醃菜一起煮,清香爽口,還彈彈的。
    雖然費事了些,到底不辜負前麵費的力氣。
    村裏人在都吃上了苦櫧豆腐後,上山的積極性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