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易中海和閻阜貴
字數:321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四合院開局就分家 !
賈張氏可是南鑼鼓巷出了名的潑婦,撒潑打滾召喚亡靈無所不精,一般人家還真不敢招惹她,賈張氏這麽說,還真能震懾住一批人。
不敢招惹賈張氏,不是怕賈張氏,而是不想惹麻煩,但是有些人卻並不怕麻煩,就像那田二賴子,他就不怕麻煩。
賈張氏話音落下,田二賴子就嚷嚷道:“賈大媽,什麽叫我們在背後編排你們賈家?你們賈家的破事早就在這南鑼鼓巷傳遍了,我們沒說你們賈家敗壞我們四合院的名聲就不錯了,你還反倒怪起我們來了。”
院裏這麽多人,不怕麻煩的可不止田二賴子一個人,有了田二賴子帶頭,立馬就有幾人附和。
“田老二說的對!”
“可不是咋的,這段時間事關賈家的流言蜚語可不少,連帶著我們四合院的名聲都不好聽,那賈家真應該注意一點,別再給我們四合院摸黑了。”
聽院裏眾人七嘴八舌的這麽一說,易中海立馬意識到不對勁,他大聲說道:“夠了!吵吵巴火的幹嘛?就不能消停點嗎?大家沒事都給我散了。”
“東旭,你還不進去看看你媳婦和孩子,愣在這外麵幹嘛?”
“賈家嫂子,今天你們賈家添丁進口,可是大喜的日子,那就先進屋吧?有什麽事情以後再說。”
聽易中海這麽說,賈東旭和賈張氏立馬進了屋,圍觀的人見賈家的人都進屋了,知道沒什麽熱鬧看,也各自散了。
易中海站在門口等了一會兒,一大媽打開賈家的門說道:“老易,你先進了一下,賈家嫂子有事跟你商量?”
易中海進了屋,就見賈張氏和賈東旭黑著一張臉。
易中海心裏立馬有股不祥的預感,他開口說道:“賈家嫂子,有什麽事情你說吧?”
賈張氏開口說道:“他一大爺,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聽到些什麽?”
“沒有啊!怎麽了?”
“老頭子,賈家嫂子說,下午她去上廁所的時候,聽到隔壁胡同的人胡亂編排你和淮如?
剛才屋外發生的事情我在屋裏也聽到了,看樣子,這不是極個別人編排你和淮如,怕是現在已經謠言滿天飛了,這事怎麽著也要處理一下,不然以後淮如可怎麽出去見人。”一大媽歎了一口氣說道。
聽自己老伴兒這麽說,易中海心裏就咯噔一下,知道情況怕是非常嚴重,易中海考慮了一下,然後說道:“行了!這事你們別管了,我去找老閻和老劉商量一下。”
易中海說著開門走了出去,他先回家找了一個袋子倒了幾斤棒子麵,然後去前院找了閻阜貴。
“老閻,知道你家困難,給你家拿幾斤棒子麵,你可別嫌棄。”
閻阜貴什麽人,他可是有奶便是娘的主,不管跟易中海之間對不對付,見易中海提著棒子麵過來。
閻阜貴立馬笑著說道:“老易,你這話說的,你能知道我閻家困難,想著老閻我,我感激還來不及,怎麽會嫌棄呢?”
閻阜貴接過易中海手裏的麵口袋,感覺差不多有十來斤,心裏就是一喜,這可是又夠家裏兩三天夥食了。
閻阜貴可是聰明人,知道易中海拿這麽多棒子麵給他,肯定是有事,而想想最近南鑼鼓巷的流言蜚語,閻阜貴立馬猜到易中海找他什麽事情。
所以不等易中海開口,閻阜貴就先開口說道:“老易,你這段時間是不是得罪什麽人了?最近可是有不少關於你的流言蜚語?
像什麽賈東旭是你的親生兒子?像什麽你和賈張氏是青梅竹馬什麽的?最嚴重的還有你跟東旭媳婦之間不清不楚什麽的?
這謠言傷人,你可不能不重視,不然以後你家和賈家的名聲可就毀了。”
聽閻阜貴問自己是否得罪什麽人,易中海腦海裏立馬浮現劉光天的身影,要說得罪人,他最近確實得罪了劉光天,院裏傳出的劉光天和劉光齊之間的謠言就是他暗地裏傳出來的。
可是這事易中海可不會說,他可不想讓閻阜貴又抓住他一個把柄。
“老閻,你是知道我的,得罪人的事情我可不做,應該不至於有人報複。
但是吧?我今天找你倒真是為了最近的這些謠言,我一個四十多歲的大老爺們,名聲壞了也就壞了,可是東旭媳婦,和東旭娘,兩人都是婦道人家,這名聲壞了,讓人家以後怎麽見人?
還有這事我覺得不光是我跟賈家的事情,如果讓謠言繼續這麽傳下去,怕是我們整個院都會受到影響。
我聽說街道辦最近準備搞一個什麽評選,好像要評什麽先進四合院。
聽說到時候如果能評上先進四合院,以後街道辦有什麽工作機會的時候,也會優先考慮先進四合院裏的待業青年,反正評上先進四合院,到時候可是好處多多。
我們院在南鑼鼓巷一直就是模範四合院,街坊四鄰之間一直和和睦睦,大家尊老愛幼不說,還經常互幫互助,要說評先進四合院,我們院肯定是榜上有名。
這次有人到處造謠,說不定就是有人想敗壞我們院的名聲,好阻止我們院拿先進四合院。”
易中海是真能瞎扯,街道辦要評先進四合院的事情,早在三個月前就傳出風聲了,易中海居然能把自己的謠言和這事扯上關係,也真是個能耐。
俗話說關心則亂,現在閻阜貴最關心的就是閻解成的工作問題,明知道易中海瞎扯,但是聽說先進四合院事關優先安排工作崗位,閻阜貴的心就亂了。
“老易,我發覺你說的對,這還真有可能是別的院使壞,看來這事我們還是要仔細考慮一下怎麽解決才行。”
閻阜貴說到這裏,他猶豫了一下說道:“老易,事關我們整個院的大事,我覺得還是應該把老劉叫上,我們三個人一起商量商量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