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字數:3505   加入書籤

A+A-


    一個八零後!
    有這麽一群人,他們就像接力賽裏拿到最後一棒的運動員,沿著前輩的足跡,隻要努力的奔跑,光明似乎就在前方,可是,當他們意氣風發滿懷熱忱即將要朝著屬於自己光輝與榮耀的終點發起猛烈衝鋒的時候,眼前的一切卻讓他們不禁傻眼,怎麽賽道不是前輩們跑過的賽道?怎麽規則都不再是前輩們製定的規則?可他們根本來不及思考,就這麽手足無措的跟著夢想的指引,義無反顧的衝刺著,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裁判卻無情的告訴他們嘿,你們跑錯了方向……
    1988年夏,晚間,我像大多數人一樣,平凡的闖進了這個世界,沒有天降祥瑞,也沒有風雨雷電,老舊的產房外應該會帶著些許悶熱,也許會有台破破舊舊掉了綠漆的電扇正嗡嗡的搖著頭,來來往往的人群是我父母的親朋好友,他們應該一邊擦著汗,一邊互相聊著什麽,總會有位年長又有經驗的長輩催促著熱水,毛巾,尿布,或者是其他什麽用的上的物件,我猜我的父親一定在強裝鎮定,但他想幫忙卻又無從下手,直到聽見醫生那句母子平安,那顆懸著的心才暫且放下,人群裏傳來一陣陣祝福與恭賀,母子平安的子字才是讓我父親真正感到了驕傲與自豪的關鍵。不得不說重男輕女的觀念如今看來確實有些可笑,但是在那個年代依然算是一種主流。
    就這樣平平淡淡的,玩著稀泥巴就長大了,7歲進了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老師一直重複重複再重複的告訴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試,60分是及格,100分就是好學生,如果連60分都考不上就是壞學生。但是,老師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為什麽我們一定要做好學生?而我卻隻知道,如果我是好學生,爸爸媽媽會很高興,老師會很高興,我會因為他們的高興而應該感到高興,但我發現,真正讓我感到高興的是玻璃彈珠打贏了小夥伴,捉迷藏沒有被逮到,彈弓技術被小夥伴誇讚,雖然一身泥,但我抓著了那條很想遊向遠方的魚。
    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記得,曾經一位語文老師這樣奚落我們班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如果你們能考上縣中學,我手心煎魚給大家吃!然而,這位語文老師算是老馬失了前蹄,她老人家萬萬沒想到正是我們這一屆,從六年義務教育到九年義務教育這些年,民辦中學會和縣中學最後居然合並了,也就是說,再也沒有小縣城裏那種中學還得分成三六九等的觀念也或是一種不成文的製度了,解釋一下,在比我們大一屆以上的師哥學姐如果想上縣中學還得考試,成績好的才能就讀縣中學,而成績不好的,隻能去民辦中學,那時候能上縣中學的學子都是家裏人的驕傲,可以擺酒席那種。我猶記得那一年的小學畢業考,我們是開卷的,人人都能上縣中學的,所以今天想起來,那時候認真學習的同學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我們這種差生劃清界線,但最終換來的卻是這種結局,這該有多失落,這該有多沮喪,這該有多氣人呀。
    毫無懸念,我也順利的走進了縣中學的校門,渾渾噩噩的,稚氣未脫的,接觸了新的同學,接觸了新的老師,接觸著新的課本,地理,生物,英語,政治,化學,計算機課,說到計算機課,我們算第一批走進微機室的,大腦袋顯示器,滾珠鼠標,通體白色,老師隻教了我們怎麽在鍵盤上用五筆和拚音打字,然而這時的我們顯然已經被這亮瞎狗眼的高科技亮瞎了狗眼,即便隻是打開了一個s95的操作頁麵也是那麽的令人興奮。為什麽會這樣呢?在這裏我有必要簡單複盤一下我們的成長……
    兒時,我們男孩子甚至一些女孩子都在玩的滾鐵環;摔泥巴;坐板車,然後到打彈珠,拍洋畫,把課本折成方塊,折成手槍,折成各種好玩的東西,以及能想到的低成本常見物就能做出的玩具,其實這裏麵大多數玩具和遊戲都是很多代人自然而然就傳承下來的,在老一輩和我們的認知範圍中如果不出意外,我們的下一代依然會接著玩這些東西,這應該就是童年該有的樣子。
    可是我們這一代人似乎就從來沒有避開過意外,突然有一天,大街的人們似乎約定好了一般流行起來玩一種叫《俄羅斯方塊》的電子遊戲機,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媽帶我去市裏進貨,經過看到的每一個店鋪,上到老板,下到員工,沒事的時候都抱著這麽台東西玩的不亦樂乎,這個遊戲機外形就好像如今我們用的手機,隻不過,它隻有中間一個黑白的電子屏幕,和下方的操作按鍵,我那時候還在上小學,可以說像這樣高端炫酷的東西,隻要是個孩子都會忍不住期盼的,這東西也就是我們接觸的最早的科技遊戲玩具吧,但是這款遊戲機並沒流行多久,因為科技的發展總是會以幾何倍增的速度向前推進,不久後又有一種叫《小霸王》的插卡遊戲機進入了中國市場,本來是個洋玩意兒,結果沒多久我們國家強大的山寨技術就搞出了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同類型產品,我還記得那時候美其名曰《學習機》,然而真正的作用就是玩遊戲,有一次我爸帶我去他戰友家吃飯,期間我和他戰友家孩子因為爭著玩他家的這種《學習機》而打了起來,結果回去後沒多久,我爸竟然咬牙給我也買了一台,其實在當時那種家庭條件下,能有一台那樣的遊戲機確實感到非常的幸運,有時我會覺得那是因為我爸認為我當時的行為讓他很沒麵子,但後來想想,他肯定是在悄悄維護著我的自尊心。 從手持的簡易電子遊戲機到插卡遊戲機的更替,時間很短,人們從接受一種新鮮事物到接受另一種更新鮮的事物,在當時確實不需要多少時間,雖然這隻不過是一種新奇的玩具而已,但也足以打開了很多國人的眼界,乃至後來層出不窮的的街機,s遊戲,等等這些應接不暇的快樂充分的驕縱著我們的童年,又過了兩年,當我們還在研究著《街霸》和《拳皇》如何出招的時候,一款叫《紅色警戒》的電腦遊戲徹底打破了我們對未來的遐想,接踵而至的《暗黑破壞神》;《傳奇》等等等等繁花錦簇的電腦遊戲竟讓一個叫“網吧”的新名詞平地驚雷般的崛起,從局域網到互聯網就像從玩稀泥巴到鋼鐵的煉成一般有了質的飛越,是的,還沒享受完前一個電子遊戲時代帶來的快樂我們又要馬不停蹄的迎接對互聯網的探索,我們就這麽幸又不幸的跨進了新時代,可以想象前一秒還在依靠書信和郵差向遠方的朋友慢慢傾述著彼此對於未來,對於情感,對於當下種種感受的時候,下一秒我們就可以在電腦前飛速的打字通過一些比如叫qicq長的像企鵝的軟件向一個陌生朋友聊起了天南地北和喜怒哀樂。這種跳躍要放在老一輩的經曆中哪怕活了100年都會顯得那麽的不可思議,可現實是我們就經曆著!時間在過去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線段,人們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需要經曆著緩慢的路程,而在路途中,人們會看到非常多的奇異風景,而後來,這些彎彎曲曲的線段因為高科技而變得筆直又簡單,以至於再往後,幾乎五年就是一個時代的變化,就是一種高科技的革命,我們可能上一次的新鮮玩意兒還沒弄懂,下一場的世界格局變化又再打開,然而在這些亂花迷人眼的時候,我們這群人卻依然遵從著爸爸媽媽教過的生存技巧一個人的一生,隻能是踏踏實實本本分分的過,優秀的人都應該去考大學,大專,最後考個公務員,或者當一個醫生,一個教師,等等,反正就是一個能在體製內工作捧著鐵飯碗的人,實在不夠優秀,那就等著接過父母手中在崗的工作,繼續耕耘。原本吧,這也沒什麽毛病,生活該怎麽過還得怎麽過,隻不過是有的人過的好些,有的人過的差些,中間不會有太大落差和焦慮,就像長輩們或者長輩的長輩們,他們的工作大多來自分配和繼承,他們可以就那麽心安理得的安於現狀,不必去向未來做出更多的挑戰,他們最差也有著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起去扛起一個大家庭的生存壓力,即使後來下崗浪潮波及了很多家庭,他們仍然可以把自己沒能實現那五彩斑斕又故作矜持的夢想重重的壓在我們這群空前絕後的獨生子女身上。從古至今,沒有一個朝代,沒有一個民族,沒有一個國家甚至沒有一種生物會去限製自己種族的繁衍,唯獨這一代的我們,為了特殊的國情,為了特殊的世界觀變成了特殊的一群人。但這種特殊,會得到曆史的善待嗎?
    “讀小學的時候,大學不要錢;讀大學的時候,小學不要錢;還沒工作時,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時,得自謀職業;沒掙錢時,房子是分配的;能掙錢時,發現一輩子的薪水也買不起房子;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子都在賺錢;興衝衝闖進去的時候,發現自己成了傻子。”這恐怕是如今網上對80後最善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