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接下來,武則天下令製造銅匭,置於洛陽宮城前,分為延恩、招諫、伸冤、通玄四匭,隨時接納天下表疏。
    此舉廣開言路,對穩定當時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如果,僅僅是到這裏,這確實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好政策。
    因為不論是什麽人,都可以討論政事。無疑,這會讓高高在上的當權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民眾在想些什麽。
    最開始,我的想法也是,這可以看看民心是怎麽如何發展的。
    這裏麵的信息,我自然是可以看的。甚至,有些不太重要的,武則天可能看都沒怎麽看就直接給我了。
    然而,後來的武則天為監察宗室與大臣,規定任何人均可告密。準確來說,有點改變其本身性質了。
    任何人沒有問題,本來就是應該任何人的意見都可以上傳下達。然而,可告密這件事確乎有點微妙。
    準確來說,這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最開始,我以為隻是她不想再管那些太過細節的瑣事。就比如說,確實有的臣民把一些特別微不足道的甚至都不一定真實的情況匯報上來。
    也不是說不可以,隻不過武則天遠在都城,一個小鄉村吵架了,這確實有點男管理。
    尤其是,古代的交通狀況就這樣,自然要把時間精力放在更為重要的地方。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後來,我則發現,我還是格局小了。
    她其實就是想用另一種方式來監視這些大臣們,而且還帶著一個非常光明正大的借口。
    這可能就是我和武則天之間的差距吧?
    命令是她下的,詔書是我寫的,可我卻對她的意思後知後覺。
    或許,她還是對情報這件事情非常在意。
    雖然說,我也掌握了很多情報,然而,我確實沒有告訴她的習慣。我又不是做慈善的,犯不著什麽都告訴她。
    而且,現在她也找到了還不錯的途徑,比我的要更加合理合法。
    不像我的,總是偷偷摸摸進行,雖然隱蔽性夠高,然而一旦被發現,確實是一件有些難處理的事情。
    我的目的性也沒有她那麽強。我帶了很多的私心。其實,更多的是,一些民間的小故事。
    我從小在宮中長大,出宮的時間也有限。我想要的是更多的看見,至於具體是什麽,其實不曾重要。
    至於權力,我已經站在了高峰。我其實沒必要留下那麽多人的把柄了。
    因而,我或許比武則天要更加了解民間疾苦。
    說句實在的,這個盛世大唐,其實,也隻是表麵上的繁華而已。在背地裏,其實有很多不堪與肮髒是為人所不知的。
    而我能做的,其實也隻是稍稍為他們減輕些許負擔。我做不了太多,然而我也會努力去做。
    就像,我來到這個時代有足足二十年的時間,我不曾做出過多麽偉大的事,更別提去改變什麽曆史。
    然而,我也從來不會放棄。因為我非常清楚,有的事情是值得一做的。哪怕我明明知道這並不容易。
    不過,我並沒有成為皇帝的想法。畢竟,如果要當上皇帝,這是一件頗為複雜的事情。
    我登上皇位的條件,甚至比武則天要更加複雜。而武則天,現在還並沒有完全地登上皇位。
    而武則天的這種方式,確實提供了不少官員的把柄給我們。
    也許,武則天也是厭惡了需要一個個找他們的那種感覺。還不如直接殺雞儆猴,用一種可能存在又可能並不存在的方式來約束他們。
    隻是這樣,確實無法得到真正的忠誠。
    然而,真正的忠誠,可能從本質上就比較可遇不可求。
    畢竟,大多數古代士大夫奉行的原則其實隻有一個,那便是,成為一個君子。
    而君子的準則頗為複雜,不是一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到得明的。
    值得一提的是,凡屬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審訊,國家都會向其供給驛站車馬和飲食。
    也就是說,這些訊息勢必是不會受到幹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而且,即使是農夫樵人,武則天都親自接見。
    在這種事情上,武則天確實是親力親為。她估計也是想利用這種機會到來發掘一下,是否有什麽被忽略的人才。
    就像後世所知道的,武則天開創了殿試。而我在不遠的未來,想必也會見證這件事。
    武則天對於科舉製度的貢獻,是無人可以忽視和磨滅的。
    她接見這些人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我也就在旁邊。因而,其實我也能看到很多。
    而今的武則天,雖然還並不是皇帝,然她身上的那種帝王之氣,或者可以稱之為上位者的威壓是怎麽也藏不住的。
    因而,其實能在她麵前順利說出話的人,並不多。即便有人怯生生地說出了話,在麵對她詢問或者別的的時候,有不少人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而這些人,往往武則天便不會見他們下一次了。至於他們的訴求,也就是我來看著解決了。
    所以,一般成功的其實也往往家境還不錯,起碼也是一個家裏有房有地的讀書人。
    還有就是,可能要不是官,要不就是吏。
    雖然常言道官吏二字是連在一起的,可這實際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官是上麵選出來的人,往往家境還不錯,在各個地方遊走。而吏是底下做事的人,往往就是普通辦事的人,是平民但也對於官場特別熟悉。
    總之也就是那些在官場上混的人,而這種也偏巧是武則天最為需要的那一類人,也就一拍即合。
    不過,這確實也可以達到廣開言路的目的。雖然有利有弊,但客觀上是一個不容置喙的好製度。
    而他們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並非事實,亦不會問罪,於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事實上,有時候,即便隻是編了一個故事給武則天聽,不論真假,隻要說得還不錯。武則天也會升官。
    還有就是,就像曆史上所熟知的那樣,武則天確實喜歡提拔那些長得帥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