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字數:358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就是,一件事情開始了,就不想結束,結束了又還想繼續,就是這樣的一些個感覺。
    雖然,我也教了一些,可他確實學得又快又好,還會舉一反三。具體是怎麽樣的我也說不上來,反正,就是很厲害。
    每次開始了就不太想停下來,停下來了又想繼續,結束了又戀戀不舍,戀戀不舍之後也就繼續了。
    坦率而言,如果他在這方麵的東西可以轉變到別的方麵,可以得到不少顯著的造詣與成就。
    隻不過,他的心思就隻在這種事情上。不過,既然他願意,人各有誌,我從不強求。
    如果人生來一定要做一件事,而且要把那件事做成做好,那麽,我想對於他那一定就是這種事情。
    可惜的是,這種事在宮中該做又不該做,能做又不能做。
    從客觀角度描繪那就是,一般來說,當我來了他這裏,周圍一圈可以說都是戒備森嚴的。
    我在這個宮裏也是待了挺久的,因而,這些人情世故,我也確實是頗懂的。雖然,我也不是什麽旁人,我不可能完全地了解他人之感受。
    甚至於,我根本無法真正意義上去理解他人。隻不過,我身居高位,還是得稍微注意些許他人之感受。
    也不是因為我自己又多麽善良,還去顧忌他人。而隻是因為,我有深深的畏懼感,我也害怕,她們因為一點點小事,而把我拉下水。
    近幾年,這種事情,可是不能發生的。武則天而今的權力還是挺大的。
    因而,我這裏不能發出多大的聲響。在這一點上,我每次都會認認真真地告誡張昌宗。
    主要需要防範的,其實還是男人發出的聲音。至於女人的聲音,其實宮裏時常也是聽得到的,隻是不見得每一次都是因為這種事。
    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情不自禁,有點忍不住。我隻能比較盡量忍受。
    說來我也確實是雙重標準,一麵警告著她們不準亂來,一麵自己也是真的淫亂。
    這麽一想,張昌宗的存在確實還是頗有意義的。他給宮人們帶來了不少寬容。
    我對於這種事,管理得更加寬鬆了。基本上,即便是我知道了,也愈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除非,男女雙方鬧得太人盡皆知。這裏最為重要的那個人,指的其實就是武則天。
    隻要武則天不知道,這件事我也就可以全然不管。可一旦武則天知道了,我確實也是真的保不住他們了。
    畢竟,而今我也清楚,這種事情並不容易。可這種事的感覺也確實是非常美妙的,難以言喻的美妙。
    玉貌雪膚,眉目如畫,酮體豔極,毫無瑕疵,瘦不露骨,豐不垂腴。
    鋪象牙床,飾七寶帳,飲鴛鴦盞,食陸海味,其樂融融,好不自在。
    然而,其實我也有著些許困惑。雖然這點困惑其實跟我的關係也沒有多大。
    我特別想知道,張昌宗明明是愛慕權力的,可是,在我麵前,他從來沒有提及過絲毫。
    有時候,我也會裝模作樣地詢問他,對現在的生活是否滿意。其實,我就是想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麽。
    可是,他的答案卻是非常滿意,又稱自己沒什麽想要的。這話我是真不信的,我就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真正意義上無欲無求的人。
    更何況,他還是張昌宗。曆史上他從武則天手上得到的東西可不少,雖不少都是武則天心甘情願地給予,
    隻能說明,他想要的要麽我給不了,要不就是他不敢說。我倒是還有幾分好奇的,可我也不會這麽輕易就挑明。
    既然他不說,我也就不會主動問。隻是,我也清楚,我這是埋下了這麽一個隱患,不隻是對他的,也是對我自己的。
    然而,其實,我對他沒什麽感情,我隨時都準備放他離開。可能,我本來也就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我並不在乎他。
    武則天天冊萬歲二年(公元696年)三月,新明堂落成。
    由於這次新修的明堂貢奉的是武氏族人,故為武周明堂,又號曰“通天宮”;其中的“太室”號為“端扆殿“。
    武周明堂這麽一建立,朝臣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不滿。隻是,我也不知為何,他們這回居然也不曾避開我。
    我是真的有點想知道,難道他們不罵我轉背就告訴武則天嗎?
    我還刻意咳嗽了兩聲,然而他們卻仿佛沒聽見一樣,繼續放肆地說著。而且,我已經意識到,他們其實早就發現我了。
    隻是,他們覺得無所謂而已。
    接下來,離譜的事情來了,他們居然聲稱說不定是武則天指使薛懷義燒了之前的明堂,如此一來武則天就可以新建武周明堂。
    他們這話一說出來,我就沒法再在旁邊裝死了。我趕緊出聲阻止。
    接下來,就開始了有理有據地辯駁過程。
    為了讓他們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我也就把一切的一切都告訴了他們。
    先是薛懷義放火的整個過程,包括傷了不少宮人和侍衛。
    再是武則天勃然大怒的過程,講實話,憑我對武則天的了解,她百分之一百是真的生氣了。
    最後,又開始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術。皇上體察民情,是個好皇帝,而大興土木自然會勞民傷財。
    而明堂和天堂毋庸置疑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工程,皇帝大可不必耗費那麽多的時間精力來做這種事情,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如果她之前想要換一個名字的話,完全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換名字。
    這也就是我跟他們說的。
    其實,最後一句還有一半沒說完,反正,雖然他們這些大臣們會反對。可他們的反對卻也至始至終是無效的。
    就像,現在這樣。他們也隻敢在背後議論什麽的。公開反對是敢的,可也並沒有那麽敢。
    畢竟,武則天現在是皇帝。不論什麽,還是以武則天的意見為準的。朝臣再不滿,又能如何呢?
    然而,我不明白的始終還是,他們為什麽要當著我的麵說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