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字數:347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同年,酷吏來俊臣欲羅告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誣李旦、李顯與南北衙共同謀反,擬一網打盡。
    而我提前些許知道了這件事,便去找了一趟來俊臣。我警告他不要有這種想法。
    然而,憑我對他那些為數不多的了解,我也明白了過來,他根本不會答應。他隻是表麵上聽從了而已。
    武則天身邊的諸多酷吏,就屬他來俊臣最有野心,但他也確實最有能力。
    雖然,他不顧一切地想要往上爬,而且可以說是完全不擇手段。可我非常清楚,武則天需要的恰巧就是他這樣的人。
    他既聰明又能幹,而且還特別有眼力見。幾乎是武則天的一點點念頭動了,來俊臣就會把她想要的事情迅速做好。
    甚至於,有時候,就連武則天都在猶豫要不要做的時候,來俊臣都會按照她的心意把這件事給做了。而且還可以讓她滿意。
    不僅如此,隻要是武則天需要他的時候,不論他在幹什麽,哪怕他當時再忙,都是隨叫隨到。
    可以說,來俊臣一出現,武則天手上幾乎都沒有粘上無辜人士的鮮血。這是因為,來俊臣在代替她下地獄。
    權力的頂峰,往往是充斥著肮髒的鮮血的,然而自從來俊臣到來之後,武則天倒是反而還聖潔了不少。
    這裏的聖潔,僅僅是指她不再那麽喊打喊殺了。雖然任誰都知道,這並不是她所謂的本性,隻不過是她前麵有了人,承擔了所有的罪責。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從未意識到,來俊臣也願意做這種事。認識來俊臣也有些,我也是真的談不上了解這個人。
    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人,起碼在表麵上演出了一種可以為武則天赴湯蹈火的姿態。
    這樣一個人,武則天怎麽會不喜歡不信賴呢?我也能理解,武則天重用那些酷吏的原因。
    雖然,因著我多年來的素質教育,我也不會讚成。
    這些酷吏們,都做了不少貪贓枉法的事情。而來俊臣,其實並不算這其中過於囂張的存在。
    反而,其實他還挺乖巧聽話的。起碼表麵上他也是真的給人營造出了這樣一種錯覺。
    之前,也有酷吏想要搞一下這些皇親貴戚的。然而,成功失敗大概各占一半。
    並不是出於什麽政治目的,而隻是為了武則天的心意和一些無足輕重的獎賞和錢財罷了。
    畢竟,他們這些酷吏,其實並不清楚中央朝局的爭鬥。他們從地方來的,又不是君子,怎麽會了解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呢?
    他們,隻不過是忠於武則天而已。其實,忠於武則天也就足夠了。武則天最需要的也就這些人了。
    至於具體該如何使用,這就得看這個皇帝的意思了。反正,我是用不好的。
    不過,太平公主從來都沒有被波及過。這可能的原因是,我早早地就跟那些酷吏們聲稱,武則天最寵愛的就是這個女兒。
    這一點,我倒也不算完全騙了他們。太平公主多年來,的確深受寵愛。
    反正最後也會原諒,不需要太過於仔細。因而,沒有幾個人真的去查太平公主。
    至於這一次來俊臣的想法,我可就真的不清楚了。隻能說,正是因為我弄不懂,才覺得這麽不可思議。
    而且,他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按照我的猜測,他應該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
    然而,這一次,他還是沒有把手伸到我這邊來。大多數的酷吏都不曾這麽試過。
    雖然,我可以確定的是,他肯定暫時還沒能掌握能夠徹底扳倒他們的證據。否則,來俊臣的動靜不會就這麽小。
    他向來善於把握一點點小的動靜,然後將其擴大,擴大之後再把這些種種捅到武則天那邊去。
    如此一來,武則天才會盛怒。一旦武則天足夠生氣,作為酷吏,來俊臣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地達到了。
    因而,我也順便把他的這些動向透露了一些出去,而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
    畢竟,這兩者,還是都暗地裏做了不少事的。雖說也不能稱之為是傷天害理,可也並不是為武則天所能容忍的範疇。
    難得地,他們共同聚集在了一起,想要商討得出一個結果,他們的想法是,共同揭發來俊臣的罪行,並下獄處以極刑。
    可問題是,他們並沒有消息來源,根本不清楚來俊臣犯了什麽事。而這一點上,也就需要我了。
    這些年,我還是收集了不少關於他們的相關資料。隻不過,我也一直在尋求一個合適的時機。
    我一直都知道他不是個好人,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隻不過,我手上的那些,還是不足以扳倒他。
    然而,我還是將這些,想方設法地交給了太平公主。讓太平公主跟武家的那些人商議著具體該怎麽辦。
    他們確乎也給出了我個人覺得比較滿意的答案,大的小的都有言及。而且,沒有給來俊臣以任何還手之力。
    來俊臣凶狡貪暴,殺人不可勝計,“贓賄如山,冤魂塞路”。武則天亦知天下憤怨,下令曆數其罪狀,並沒收其家財。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來俊臣被處死,與此同時,也就結束了酷吏政治。
    酷吏政治,前有周興,後有來俊臣。而來俊臣的實力,又要高於周興。
    天授二年(691年)初,酷吏丘神積被處死,有人告周興與丘神積通謀,武則天命來俊臣審問。
    天授二年(691),周興受人告發謀反,被來俊臣用“請君入甕”之計製服,坐罪流放嶺南,途中被殺。
    請君入甕,是來俊臣美曰其名詢問乃至請教周興,實則那個抓的人就是周興本人。與其說周興輸給了來俊臣,不如說他是輸給了自己。
    再到而今來俊臣被殺。其實,也是來俊臣輸給了來俊臣自己,或者說,是武則天拋棄了他們。
    武則天手下的那些酷吏們都死了,酷吏政治自然也就沒有了。而且,現在的武則天,恐怕也確實是不喜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