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字數:3401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長安二年(702年),武則天“初設武舉”,擴大了選官範圍。
    這又是武則天的一大功績之一。不僅如此,這無疑是有利於千秋萬代的事業。
    不論在什麽時候,優秀的士兵都是需要的。如果他們不能為朝堂所用,或許他們就成為了鄉野莽夫。
    而這些武力高的存在,科舉這種東西,往往也是考不上的。不過,武則天卻給他們提供另一個機會。
    同樣,這也是為了統治者自己好,試想這些武力值不錯的無業遊民們一旦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了,說不定揭竿而起了。
    農民起義這個東西最好還是杜絕的好,這是所有朝代都非常注意的問題。可是,這也是任何一個王朝都難以杜絕的問題。
    農民起義其實也不完全是農民在起義,更準確而言,應該是流民起義。然不論是具體哪群人,實際上都是下層民眾由於對生活的極度不滿意而走投無路。
    這是一個無法從根本處解決的問題,曆朝曆代都想要解決,可曆朝曆代都無從解決。因為,根本無法解決。
    雖然說,這需要涉及一些後世的理論作為支撐,後世的知識作為積累,但是皇帝們也基本上想得清楚具體該怎麽做。
    解釋起來,也就是下層民眾不可能過得太好,他們至始至終都在受到上層當權者的剝削。
    當他們受到過度的剝削之後,他們也就會受不了,忍無可忍之後,他們就會揭竿而起,這也就是最廣義的革命。
    當權者既不願意放棄剝削他們,又不願意他們反抗自己,也就隻能選擇中間的方法,也就是促進階級流動。
    比如說,科舉製度就是因此誕生的。科舉製度客觀上可以讓窮苦人家的孩子走入官場,可以大規模地實現階級流動。
    雖然說,這隻是客觀層麵上的。也有大量還不錯的家庭還是會選孩子進入科舉。
    毫不客氣地說,現在的朝堂還是被世家大族所操控。不論是通過科舉,還是通過別的方式,也還是大家族的人更容易實現晉升。
    然而,這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也同樣迎來了一個機會。雖然不見得可以改變命運,可既然有這樣的機會,那也就沒必要拚命了。
    武舉也是這樣。有很多窮苦人家的孩子,也許沒什麽錢上學堂,可是平時勞作的時候也一樣是鍛煉了身體的。
    因而,其實武舉說不定可以更大範圍地實現階級流動,也對抑製流民問題是更有益處的。
    不僅如此,這些胸無點墨的武將,他們心思單純,忠心耿耿,在朝堂之上也相對而言容易被操控。
    而且,也正是因為如此,好多貧寒人家出身的孩子,也有了入朝做武官的機會。
    尤其是,唐朝邊疆常年還是需要軍隊。老是讓那些世家大族掌握著軍隊,也並不是一個上佳之策。
    李唐之所以能夠打敗楊隋,不也有李唐一直以來都是世家大族,且李家掌握著重兵。
    而且,更為諷刺的是,那些掌握軍隊的大家族裏,並不一定誰都能打仗。會打仗的不能打仗,能打仗的卻不會打仗。
    可惜,這個製度到最後,也隻不過是歸於科舉製度的一個部分,並沒有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這可能也是因為,武則天當初尚且有大大擴大科舉的範圍,而武舉的範圍一直以來都沒有那麽大。
    再加上,唐之後經曆了那麽亂的五代十國,偏安一隅的宋朝又重文輕武。武舉並不那麽幸運。
    後來,人們都不那麽重視武舉在科舉這一整個科目裏發揮的作用。哪怕到了之後,科舉增加了那麽多的科目,重要的也就隻有那麽幾門,確實還是少了一些。
    再後來,科舉又逐漸地變得僵化,發揮不了那麽多的作用了。不過,這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也是後世的事情了。
    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好像也已經是武則天最後一項功績了。她作為一代帝王,最後對這個王朝做出的傑出貢獻。
    在此之後,她也就再也沒能拿出非常好的政策了。雖然,我也不能對她要求太高了。
    可是,讓我有些悲涼之感。她強悍了那麽一生,最終還是要老要死的。
    我喜歡過她,羨慕過她,嫉妒過她,也怨過她,恨過她,想打敗過她。到了而今,卻反而釋然了。
    她其實,這也是為後來的皇帝鋪路。也許,她對於自己的孩子們沒什麽感情,可她對這個王朝還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
    隻是,她從不對人言說過,可是我知道,武則天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她是愛權力,可是她也一樣承擔起來守護這片疆土的責任。
    而這個時候,我也做出了最終決斷。不論是對武則天,還是對這整個王朝。管她是李唐還是武周,她也一樣是我的王朝。
    我渴望實現的,不僅僅是我上官婉兒個人的結局,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安排。
    談妥了幾乎所有的條件,我答應了親李派的要求,我答應與李顯合作,在不違背一切前提和原則的基礎上。
    隻不過,我對李顯的那種厭惡,我都懶得藏。也沒必要藏,反正我答應了會幫他,幫是幫,但態度依舊。
    不過,親李派的大臣都覺得我是恨鐵不成鋼。我也不知道是什麽情況讓他們產生了如此錯覺,可既然他們都這麽覺得了我也不反駁什麽。
    於是,我也就順勢給李顯布置了不少政事。他們可能覺得那些很重要,可實際上,隻是因為這些太過於繁瑣,我不願意處理了。
    不過,對於李顯來說,這也確實是難得的鍛煉機會。他也應該感謝我才是。
    畢竟,他們那些人,沒人會真這麽逼他。不過,我會,我真的會逼他。我非常清楚這個皇位的不容易。
    如果現在就讓他這麽登上皇位,之後指不定還需要我來幫助他處理政務。我可不想做這種事情。
    再加上,我手裏的權力已經夠多了,也應該一點點放權了。不僅如此,我也想清理一下我明麵上擁有的這些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