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這也讓我意識到,親李派的那些大臣,雖然磨磨唧唧,但還是做了些事情的。
    隻不過,他們做事可能沒有那麽規範,而且也隻是在閑暇時分進行的。然而,我也沒必要對此抱有太過悲觀的態度。
    或許,我們的準備,還是會比較充分的。我確實也沒那麽擔心了,也不再那麽著急。
    而作為另一個著急的存在,太平公主也早早地就將事情做完了。於是,我們又開始利用這個時間好好地見了一段時間的麵。
    談天談地,不去管那些政事,好不愜意,可惜,我們也都清楚,這也就是暴風雲來臨之前最後的寧靜了。
    與此同時,我也沒有閑著,我在做兩手準備,宮裏宮外都安排了一些人馬,政變當天會偷偷潛伏在暗處,如有特殊情況,即刻行動。
    宮裏的人主要是給太平公主安排的,如果出了什麽意外,一麵可以幫助太平公主解決問題,另一麵可以在最後關頭帶太平公主離開。
    而宮外的人則是為我自己準備的。出於安全考慮,當天我會離宮做一些其他的事。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政變失敗,我就立刻離開。
    至於如果真的失敗之後,我和太平公主能否江湖再見,也就不得而知了。總之我會把我在都城僅存的勢力全部給她。
    她是會拿著我的勢力再殺回去還是選擇和我一樣流浪江湖這也就隨她便了。隻是,這一次,我恐怕還不會這麽快就如願以償。
    沒過多久,終於迎來了最後一步。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我居然終於有些緊張。
    張柬之問我要不要去親手對武則天做什麽,我拒絕了,武則天到底也還是對我有恩。
    他微愣,然後淡淡地說道,你不想的話也就罷了。然後也說,武則天其實這麽多年,也對很多人有恩,隻是像我這樣念著舊情的恐怕也不多了。
    張柬之這個人還是頗為不錯的,他真心地稱讚了我重情重義,他反而叮囑我,這個時候不宜跟武則天走得太近。
    不過,我也跟他說,具體準備哪個日子動手,我出宮避避風頭,以免誤傷。同時,我也提醒他,要選一個良辰吉日。
    雖然,我從來不信這些說法,但不少大臣都是相信的,為了不落人口實,還是可以由我來說一說。
    可能,也是因為他跟我說了不少,我出於好心,我依舊說了一些可能不該說話的話。
    我跟他說,其實他這麽幫李顯,不見得會有一個好結局。說不定會把他們放在虛職的位置。
    我沒有說得太明顯,我總不能說李顯會把他們都處理掉,這種事情可不好亂說。可稍微提點幾句,也還是做得到的。
    李顯畢竟處理他自己的親生母親,雖然說沒有什麽感情,但畢竟也是母親。他們把他逼得太緊了。
    自己的妻子兒女自然不會怪罪太多。可他們這些大臣可就不一樣了,他不會那麽多好好對待他們的。
    再者,他們今天能夠弑這個君,明天也就能弑那個君。說不定有一天,便輪到了李顯自己了。
    李顯會不會害怕我不知道,但是身為帝王首要忌憚的便是這種人。畢竟,皇帝最重要的,除了那個皇位,也便再無其他了。
    這也是我為什麽不願意在政變中鋒芒過盛的原因,也是我竭力勸阻韋氏和安樂公主不要太早下場的原因。
    至於太平公主倒是不需要太過擔心,畢竟李顯這麽多年對他這個妹妹到底還是不錯的。太平公主也一直是一個類似團寵的角色。
    我非常清楚,李顯也不是一個簡單角色。雖然他明麵上,假意答應可實際上他心裏可暗暗都給這些人記上了一筆。
    當然,我的這些想法,我自然不會告訴張柬之的。雖然,我並不覺得他完全不知道。
    張柬之望了我一眼,說他其實猜到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一個不變的規律。
    然而,他也跟我提起了,孟子的“魚我所欲也”那一段。一開口,我便明白了。
    他說著,“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我便接上,“故不為苟得也。”他再說著“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然後我再接上,“故患有所不辟也。”
    這番話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典型的儒家學說教材。而搬經典,也是儒生們常用的事情,張柬之如此一大把年紀了,背出來倒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他說的是前半句,而我接的是下一句,我們倆說的才是完整的一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命是我所喜愛的東西,但在我喜愛的東西中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東西,但我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有的災禍我也不躲避。
    簡而言之,那便是舍生取義。這個想法確實足夠崇高,然後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
    我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他知道李顯恐怕不會放過他。然而,在他的心目中,他當然也是想活的,可對於他來說,義是更重要的事情。
    不得不說,他這麽一說,我還是有些敬佩的。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我也很少有見到這樣的人。
    我朝著他行了一禮,他也回禮。這也是我對他的尊重。
    我也告訴他,我不讚成他這種行為,但是我會尊重理解再加支持。
    而他也說,雖然他知道我是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可我跟她不一樣,我是一個君子。但他其實受恩於高宗。
    誠然,我上官婉兒的義和他的義不甚相同。他為義而死,我會為他祝福一二的。或許有一天,我也會為了我的義,選擇死亡。
    然而,現在的我,還做不到坦然赴死。
    至於他覺得高宗對他有恩,我卻並不這麽覺得。雖然武則天曾經將他貶官放逐,但讓他當上大官的也是武則天。既然他不這麽覺得,那我也不會多說了。
    隻是,李顯這個皇帝,不見得比武則天要好上多少,他手上也一樣是有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