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字數:3357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婉書華 !
    李顯便開始了繼續的演戲過程。他裝模作樣地探出身子,然後半推半就地和這些大臣們匯合了。
    其實,在我看來,真的沒必要如此過度演戲。曆史上,根本不會記載得如此詳細。
    他也沒必要欺騙自己、欺騙世人,他為了皇位逼母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事實而已。
    李顯完全可以坦率一點,可以講這個皇位本來就是他的,也可以把李重潤之死歸咎到武則天的身上。
    隻可惜,李顯沒這麽做,因而即便他成為了至高無上的皇帝,他的懦弱卻被很多人所知曉。
    在大臣們的簇擁之下,李顯被抱到馬上,並前往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而韋氏的描述到此為止,她也是長籲短歎許多。
    雖然她不曾離宮,然她也還是聽從我的建議。在李顯走之後,她便關閉門窗,遣散眾人,靜待佳音。
    而後麵他們前往迎仙宮的路途,本應是頗有曲折的。雖然我選的路大多都是那種比較短又比較好走的路。
    然而在我的偷偷幫助下,我讓所有本該這個時間段出現在那裏全部趕走了。是為了大計,也是為了保護宮中的安寧。
    其實,我也是真心希望,不要因為他們的政變,擾了這皇宮中的一片祥和。雖然我也知道,這可能是我癡心妄想了。
    雖然說,宮人們躲這些人遠遠的,因而沒有人受到了實質上的傷害。然而,他們肯定是有些害怕的。
    否則,也不會事情剛剛進行完,就有這麽多人往我這裏跑。很明顯,是他們還是想通過我解決這件事。
    很可惜的是,沒過多久,我也會離開這裏了。我頂多也隻會帶走一部分我的親信,甚至我還會把一些我的人留在這裏。
    以後,宮中大小事務,就得靠他們自己了。不過,韋氏和安樂公主,我也不介意幫他們搭上關係。這也是後話了。
    接下來便是渚幽和玉裴的描述了。渚幽在集仙殿外遠遠地看著。張柬之等人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首,衝進集仙殿。
    而玉裴在集仙殿內,看到有人來的那一刹那間,武則天周身便已經環繞侍衛。順便他們把玉裴也圍了進去。
    玉裴趕緊跪了下去,然而把臉緊緊地埋住,讓人看不到她的表情,誰都知道,這個時候,不該有其他人可以插話。
    還好我提前也跟玉裴和渚幽說過了這件事。渚幽我索性跟她說的是讓她隨便找個緣由,那個時間點上便不要在集仙殿了。
    而玉裴的話,雖然我知道她離宮指不定會被武則天察覺出哪裏不對。但是我也千叮嚀萬囑咐了,讓她一定不要離武則天太近。
    沒想到,她們倆居然都沒有聽我的勸告,不僅待在了集仙殿附近,而且玉裴還就在武則天身邊。
    還好,我囑咐過他們盡可能不要傷害無辜的宮人,玉裴的靈機應變能力也還行。
    幸好他們沒有對玉裴出手,否則的話,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會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跟他們翻臉。
    也正是因為玉裴和渚幽都還平安,他們才能跟我如此詳細描述在集仙殿裏發生的事情。
    被圍住的武則天,先是吃驚地坐起來,問道:“何人作亂?”雖然我們都清楚,武則天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猜到了。
    而且,我也是知道的,一般來說,武則天在生病之後,有不少的時間都是在臥床休息。
    然而,偏偏他們闖進來的時候,武則天坐在桌邊,就仿佛武則天就在等著他們的到來。
    我非常理性地懷疑,武則天其實是把這些大臣當作了敵人,而麵對敵人的時候,要保持好自己最好的姿態。武則天在有些方麵,頗為讓人敬佩。
    隻是,我也知道的是,武則天這麽做,僅僅是出於直覺,還是說,她真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又或者她隻是這麽多天以來一直都有這麽做而已。
    張柬之則上前一步,說是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了,然後又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語。
    比如說為了防止消息的走漏和他們二人逃跑,然後又說著什麽為驚擾到武則天而感到抱歉。
    而武則天知道現在也已經處於劣勢,自然不可能追究什麽。可能,也是她自己清楚,在關鍵時刻,哪些事情是可以追究哪些事情又不能追究。
    隻不過權勢過盛的二張兄弟就這麽沒了。也是讓人有些唏噓不已的。其實他們兩兄弟根本也就不重要。
    他們不過是武則天皇權之下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衍生物,根本也就不甚重要。
    隻不過,人命這個東西,不論在哪方勢力手裏,一點都不重要。虧他們還總覺得武則天殘暴,其實,他們這些自稱君子的人,也沒有多好。
    而這個階段的太平公主,則正在搜查二張兄弟在宮中的住處。不過,好在二張兄弟沒在他們自己的住處,否則太平公主不可避免會沾染上鮮血。
    然太平公主做的這些事情也是非常需要的,他們需要證據來給二張兄弟定罪。更何況,他們要處理的,從來都不止是二張兄弟兩個人而已。
    目前為止,太平公主應該也處理得差不多了。
    而接下來,武則天開始喊話李顯,武則天沒有指責他什麽的,但是武則天讓他滾回東宮去。
    而李顯素來是一個頗為懦弱和膽小的人,他的第一反應還真是想要撒腿跑回東宮去。不過,那些大臣並不會放李顯回去。
    接下來輪到這些大臣們發言了,他們本來就是滿腹詩書的正派人士,又為這件事準備多年,引經據典這件事,自然不需要多教。
    桓彥範上前一步,開始引經據典,從太宗開始又說到高宗,說了很多唐朝以來的豐功偉績。
    玉裴說到這裏,連我都感覺有些無聊了。她也說正是因為恒彥範實在是說了太多,她都沒感覺到害怕了。
    不過,武則天居然一直都沒有打斷他,也不知道是說武則天耐心好還是說識時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