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是她熟悉的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A+A-


    四合院我何雨柱,送賈張氏坐牢!
    這些是老大哥那邊派來的,但他們的手藝也不算精湛,可在軋鋼廠裏卻能以一頂百。
    終於,老大哥的技師忙活了幾天,大機器重新運作了起來。
    生產線也恢複生機。
    在王廠長跟李懷德共同的商議下,他們覺得白養著這批工程師也不是辦法。所以他們共同決定安排這群工程師外出學習國外的技術。說的正派點兒叫做學習技術,說難聽點兒叫做偷師。
    但說實在的,本身老大哥把機器賣過來的時候,就應該有技術工人陪著一塊兒講解如何操作,如何修理。
    最起碼機器的保養方法以及使用技巧應該是交過來的。
    不過可惜國家間本身就是競爭關係,所以老大哥並沒有切心實意的做好技術的交接。
    雖然大哥也希望身邊能起來幾個得力的助手幫著一塊分擔西方的霸權勢力。不過可惜,大哥對曾經霸權一方的龍頭老大防備心還是很重的。
    畢竟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老大哥雖然期待小弟能快速起勢,但是誰都不想能有另外的人跟自己並駕齊驅。
    有此般糾結,才使得老大哥沒有在技術以及經濟支持上誠心的幫助。最簡單的例子,就屬軋鋼廠這次的重機器引進了。他們光把設備給你,但是核心技術一概不教,就讓你自己慢慢去搞。
    王廠長在心裏不屑,他覺著如果能直接到你那邊兒去把技術都學回來,那他還花大力氣去摸索幹嘛?
    原本就是老大哥動了歪心思,所以王廠長帶著廠裏的技術工一塊兒開了個大會。
    ……………
    讓他們沒事兒的時候就跟在老大哥的技師旁邊偷偷學習,他們修理其他重機器的技術。
    但沒想到王廠長的心思很快就被老大哥識破。
    從此,老大哥每次整修機器之前都要求清場。所有工人技師一律不允許在場內逗留。
    等到他們完全整修完,到調試階段試生產的時候,才允許放行。如此一來,王廠長徹底沒了辦法。
    畢竟他也沒辦法強行要求自己家的工程師跟在老大哥身邊,光明正大的學習技術。
    就算他真這麽做,那些老大哥必定不肯。王廠長也沒辦法硬來。
    如果到時候他真的把老大哥派下的工程師都得罪了,他們一個不高興,直接回國了。那王廠長可真得兜著走了。
    …………………
    就在王廠長焦頭爛額之際,李懷德給王廠長出了個好主意。
    他跟王廠長說“咱們雖然沒辦法硬來,但是可以好吃好喝的照顧好這群工程師。”
    “然後讓廠裏幾個會喝酒,會聊天的師傅們陪著他們,等他們吃好喝好了,防備心變低的時候,再讓咱們的技術工人上去陪著。”
    “偷摸著跟他們問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這時候即便他們隻透露出一兩句,不也比沒有的強嗎?”
    王廠長立馬讚同了李懷德的想法,並且還讓李懷德單獨承辦這件事兒,
    讓他盡可能的照看好這些老大哥的技師。如果有短缺的,隻管跟他張口。
    王廠長再三跟李懷德說明,一定要跟這群技師交好,讓他們對軋鋼廠有一個良好的印象。
    這樣說不定他們會對軋鋼廠改觀,進而把自己的真才學識吐露出來。
    二人商定好計劃後,李懷德便組織廠裏的領導班子和工程師快速地開會,將計劃落實。
    買酒的買酒,做飯的做飯,搞娛樂活動的搞娛樂,一時間,廠裏上上下下一塊忙得熱火朝天。
    老大哥的技師也頂不住軋鋼廠群眾如此的熱情。
    他們漸漸的也打開自己,不再拒絕廠裏頭工人,對他們拋出的邀請。他們開始逐漸跟工人們走近,去李懷德提前安排好的地方喝酒吃飯。這些小灶的起灶人,當屬軋鋼廠一食堂的主廚傻柱。
    傻柱也光榮地成為了熱心廠工的一員。
    他每天都加班兒加點兒,為了讓老大哥們喝酒喝得盡興,得不停的給他們上菜。
    知道老大哥的技工全都喝趴下,也已經晚上十一二點了。廠裏其他工人都知道何雨水家有一個需要照管的妹妹。一些擅長拍馬屁的人,自告奮勇爭搶著要去紅星小學接何雨水照看他。
    畢竟幫傻柱接何雨水不是啥費心的事兒,而且還能在路上騎著傻柱的自行車風光一把。
    大把的人都想搶這個能討大廚歡心的好活兒。
    畢竟這時候的自行車價格貴得很,大部分剛進廠的工人工資都寥寥無幾。沒幹上幾年,根本就買不起自行車兒,更別提還是傻柱這種名牌兒車了。
    像易中海跟劉海中這種老技工,有大把的家底兒,可是他們老一輩的思想總是不願意花錢,有錢就全都存起來。
    必定不可能花個大幾百去買輛自行車。
    傻柱知道現在要是不買自行車,等再過幾年所有東西都得憑票購買自行車,就算有錢都買不到了。
    何雨水見每天來接自己的人,除了騎著同樣的自行車,每回都不一樣,小丫頭也覺得新奇的緊,所以被陌生人接送上學,她也不哭不鬧。放學了就拿著自己的作業跑到後廚來寫。傻柱專門給她騰了個安靜又亮堂寬敞的地兒。在那兒給何雨水支起兩個椅子,一個小凳子。
    何雨水雖然好玩兒,但是迫於傻柱的管束,她也隻能首先把作業寫完。何雨水對軋鋼廠的後廚也十分熟悉,畢竟她從小就跟著何大清在食堂後廚裏長大。
    雖說現在她待的地兒是新廠區的食堂環境,不是她熟悉的。
    但何雨水本就膽兒大,再加上這兒有他哥哥傻柱陪著,所以何雨水在後廚食堂跟工人們聊起天兒,絲毫不怯。
    她甚至覺得,在後廚做作業比教室裏都舒服,
    教室裏人多,又擠又悶,後廚食堂又寬敞,頭頂上還有電燈泡,別提多帶勁了。
    傻柱見何雨水這麽安分,便也放下心來乞
    城裏極少有家庭可以用得上電燈泡,大部分家裏燒的還是煤油燈。
    而且這個時候供電也不穩定,即便家裏扯了電線也很容易停電,所以家家戶戶用的最多的也是煤油。
    但是點煤油燈也是個大消耗,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很難承擔得起。
    所以大家能早睡就都早睡了,不會專門點起燈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