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君王猜忌
字數:388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互換特產,李白也喝我茅台? !
果然,和宋軒想的不差,朱元璋心裏早有人選,自己,隻是幫他說出來罷了。
隨後,宋軒帶著柳雲兒回府,春桃也將中饋交給了柳雲兒,既然這個家有了柳雲兒,這樣的話,主掌這府中事務的,就是柳雲兒。
這兩天,宋軒都陪著柳雲兒,直到第三天,便是回門的日子。
宋軒直接拉了一馬車的東西去柳家。
柳雲兒說道:“殿下,你這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這也是讓嶽父嶽母放心,知道我對你好。”
聽到宋軒這樣說,柳雲兒點頭。
新婚三日回門。
宋軒和柳雲兒坐著馬車,來到柳府,便看到柳正陽夫婦已經站在府門外等著了。
宋軒先下車,扶著柳雲兒下馬車。
宋軒先行一禮。
“嶽父嶽母,我帶著雲兒回門。”
“爹娘,你們在這多久了,快進去吧!”
看著宋軒帶來的一車東西,能夠說明,宋軒對柳雲兒的重視。
柳正陽笑道:“你們回來就好,怎地,帶這麽東西。”
“嶽父,也不多,快讓他們把這些東西搬進去吧!再說,您將寶貝女兒嫁給我,這些東西,都算是少的了。”
這話一出,柳正陽笑了起來,看到宋軒和柳雲兒這般恩愛,他也放心了。
幾人進了屋裏,家丁們幫助搬這些物品,柳正陽和宋軒在客廳閑聊,柳母將柳雲兒帶到了裏屋,說些體己話。
柳母問道:“雲兒,你在殿下府上,過得可好?”
“娘,雲兒過得很好,殿下也很疼我,府中的中饋也交到了我手上,那三個妹妹,對我也很好,宣兒他們,也很喜歡我。”
聽到柳雲兒這樣說,柳母也放心下來,就怕宋軒內宅已有三人,雲兒受苦,現在看來,倒是沒有這回事。
柳母道:“雲兒,聽到你過得好,娘也安心了,隻是,你和殿下,也該有自己的骨肉了,畢竟,在家裏,總會是母憑子貴。”
“娘,殿下不是這樣的人,再說,我覺得生孩子這事也急不來,不過,應該也要不了多長時間,我也會懷上孩子。”
聽到雲兒這樣說,柳母欣慰的看著女兒,看來宋軒對雲兒是看重的,也是疼愛的。
……
正廳裏麵,柳正陽問道:“殿下,都說這成家立業,現在殿下已經成家了,這立業殿下也該考慮了。
殿下,你是打算走仕途還是打算走行伍,建立軍功。”
宋軒回道:“嶽父,不怕您笑話,宋軒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抱負,隻想幸福的過完下半生。
如今我已是皇上的義子,論地位,也不差,再說之前的一些事情,父皇日後也會封我爵位。
待到日後,子孫能夠承襲爵位,也可保他們三代不衰,至於將來子孫後代,能走到哪個位置,便不是我能決定的。”
聽到宋軒這話,柳正陽有些不解,誰不想往上爬,最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麽宋軒會這樣。
“殿下,以你之前的功績,再加上如今廢除丞相,已是聖上眼中的紅人,您再搏一搏,地位不是還能更高嗎?”
宋軒搖搖頭。
“嶽父,地位再高,權利再大,財富再多,也得有命享受才是,嶽父在官場多年,怎會不知,伴君如伴虎。”
“可是殿下,你是聖上義子,聖上對您寵愛有加,皇後娘娘對你更甚,就連太子殿下,也對您照顧有加,您擔心什麽?”
宋軒笑著搖搖頭,又喝了口茶。
“嶽父,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現在母後身體雖然有所好轉,但是,母後身子始終沒有痊愈。
說不好也就這一兩年的事情,嶽父應當知道,父皇就像一把懸在臣子頭上的刀,而母後就是那刀鞘。
倘若有一天,母後去了,這把刀可就沒有刀鞘了,那一天,誰能保證這把刀不會落下來。
倘若那時,我位極人臣,有了極大的權力,甚至父皇都覺得我危險,那時候,恐怕會連累家人。”
柳正陽這才明白,不是宋軒不上進,而是宋軒在明哲保身,隻有宋軒表現出,對權力沒有想法。
朱元璋才會去用宋軒,甚至給他權力,隻有沒有野心的臣子,聖上才會放心,可是就算沒有野心,有一天,你威脅到了皇權,一樣不會有好下場。
柳正陽想明白,這才說道:“殿下,您說得對,倒是老夫一時糊塗了,殿下能在這個年紀,還能看得這般透徹,倒是不易。”
“隻是想得多了一點罷了,再說,我確實隻想好好享受這榮華富貴。”
宋軒想到這樣,也隻是知道曆史罷了,從古至今,有多少權臣是可以善終的,哪怕最後權傾朝野,最後的下場也就那樣。
那是像董卓,趙高等人,不都落得一個不得好死的下場嗎?
不過,從古至今唯一一人,哪怕權力之大,隻要他想,就能坐上帝位,可是,他沒有,反而,當朝的君王都十分信任他。
這人就是諸葛亮,也唯有他,開創了一個不可能的先例。
那就是君不疑臣。
諸葛亮一生忠於劉備,劉備身死托孤,諸葛亮也對得起劉備,將劉禪撫養長大,並坐穩皇位。
劉禪的一句相父也不知喊了多少年,就算諸葛亮真的坐上皇位,劉禪也隻會說一句。
“相父要是皇帝,我依舊是太子。”
諸葛亮出兵北伐,為劉禪留下出師表,字字都是關懷,出師表我們背得難受,覺得他長,但是,劉禪卻覺得出師表太短。
有人會覺得,劉禪無能,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但是,劉禪至少是個合格的君王,他知道自己不行,對諸葛亮留下的出師表,看了又看。
嚴格的執行出師表的內容,重用諸葛亮為他留下的幾位賢臣,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禪依靠出師表,守住了漢室多年。
君王的猜忌是可怕的,像諸葛亮這樣的事情,也不能被複製。
所以諸葛亮也稱得上是千古一相。
宋軒又和柳正陽聊了一會兒,便看到柳夫人帶著柳雲兒走了進來。
柳夫人說道:“殿下,也該餓了,我這就讓他們端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