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學院的綿羊,單位的虎狼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A+A-


    這常言道,人靠衣裝馬靠鞍還真不是沒有道理啊。
    禮堂內,超過一半的軍官軍銜被更換,從最初的兩杠二,兩杠三換成兩道粗折拐。
    整體給人的感覺瞬間就不同了。
    至少在精神方麵的壓迫感,要降低好幾個檔次。
    建議雖說是陳鈞提的。
    但拍板和監督是戴老頭執行,有他坐在禮堂前頭,瞪著眼珠子鎮場麵。
    誰敢齜牙咧嘴啊?
    不過。
    換銜沒有陳鈞的份,這倒沒啥可說的。
    因為他本來就是179旅的人,就算中校換成四期也是一點用都沒有。
    當初一營的營長,現如今旅副參謀長,全旅幹部誰不認識他?
    都特麽不用看軍銜,光聽聽名字,哪怕179旅重新調過來的士兵和軍官,都知道他是誰。
    換與不換沒啥區別。
    換銜過後,就是全體幹部集體簽訂保密協議。
    這種東西咋說呢,走個過場的用意更大一些。
    屬於雙向協議,要求參加培訓的學員,不允許在下部隊後,向單位戰士講述中培的一些內容。
    也不允許實踐單位的一些訓練方式,組建框架結構,向外界流傳。
    在場的人都是老油子了。
    啥話該說,啥話不該說,自己心裏還能沒點數嘛。
    等一切流程走完。
    戴老頭才心滿意足的背著手,離開禮堂。
    鎮場子的老泰山走了。
    眾人鬆了一口氣的同時。
    各專業學員開始更換教室,進行考核前的最後一節課。
    要跨入第二階段了。
    對於陳鈞來說,他也終於可以喘口氣,自從過來學院這一個月,身體上的累倒是不明顯。
    主要是精神上太過疲憊啊。
    毫不誇張的說,就他學那仨瓜倆棗的知識點,還沒有他自己輸出的心得經驗多呢。
    一部分教案,還是陳鈞協助教員編的。
    加上他還要為,所有中培學員製定實踐安排。
    盡管參謀專業,以及政工專業安排都很簡單,大多隻需要跟著營裏或者旅裏。
    學著看看就行。
    尤其是政工方麵,壓根沒啥可學的,中培就是有這麽個經曆就行。
    但指揮的就繁瑣了啊。
    很多幹部要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不間斷的更換單位。
    因為所謂的合成化框架,還真不是在課堂上聽聽課就能搞定。
    必須要學會整合各兵種優勢,實現兵力和作戰平台的動態融合運用,根據作戰需要,進行快速打擊和機動調整。
    在調整中,培養大批量的骨幹填補單位的空缺。
    但怎麽填補呢?
    陳鈞當初讓人背說明書,從其他單位調老式戰車的骨幹過來學習,不斷培養,才勉強能讓一營達到合訓的程度。
    這還是他之前就懂得一些,沒走彎路,搞定一個營都需要半年。
    以此類推。
    整個旅的合成化說起來簡單,但想要搭建起來,其中的難度就更別提了。
    光是填補,就能耗掉一整個旅的骨幹,全補上去都不夠。
    並且,還是遠遠不夠的那種。
    那就更別提合成的關鍵,是需要考慮如何實現各種裝備,和兵種之間的有效協同。
    這需要日複一日的訓練,根據訓練情況不斷更改大綱,調整並且不斷提升基層幹部的能力。
    剛才這些還隻是合成化。
    但軍部的口號,一直都是合成化,信息化,數字化一同進行。
    否則單單合成化,壓根不用非要99A,04A,老式戰車也能頂上用。
    但信息化不同,老式戰車就必須更換了。
    新式武器列裝適應的難度拋開不談,怎麽讓坦克,無人機,裝甲車之間的通信係統,拋開種類上的隔閡,進行數據實時傳輸和共享。
    這又是一大難關。
    光憑聽課,僅僅上述的這幾項,能解決哪一項?
    陳鈞這次過來中培,他學沒學到東西不知道,但至少,將合成化的理論都教給在場的軍官了。
    不至於誰說起合成化,就隻會形容一句,那不就是師級單位作戰時,臨時抽調的聯合團嘛?
    拜托大哥,那說的好聽點是聯合,說得難聽點就是縫合怪。
    純機械化的聯合作戰行動單位而已。
    真正意義上的合成化,壓根不是一個臨時組建起來的聯合團能夠比擬的。
    聯合團隻是滿足了戰場上各火力輸出的保障,還遠遠達不到一體的程度。
    。。。。。。。。
    眼下,不需要再考慮實踐的安置,盡力備戰第一階段最後的考核。
    對於陳鈞而言,反而算是輕鬆了不少。
    到了第二天4號考核時,按照戴老頭的要求,中培第一階段考核全部得分,滿分也就30分。
    但分數低,可不代表考核的難度低啊。
    國防大學對於進修幹部的培養,屬於全方麵的,學習途中布置的作業,已經包含了全麵的學習內容。
    到最後該考核了,題目統一換成《如何理解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精神》,《簡述新軍事革命的內涵》,《信息化戰爭發展經曆了哪幾個階段》,《簡述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征》,《如何看待2016年國防預算》等等諸如此類的題目。
    第一階段的考核,學院隻給了一上午的時間,要求所有中培成員任選三個題目,或簡述或詳細的去回答就行。
    其實這些題目,都屬於軍事學科最簡單的,也是最常見的類型。
    但隨著職位不同,經曆不同,軍改倡導的聯合化,小型化,自主化趨勢越來越公開。
    武器裝備呈現出數字化,精確化,隱形化,無人化,接踵而至。
    那這些答案至少也要圍繞著軍改展開。
    陳鈞其實還好,因為他年輕啊,軍事學院畢業本來就沒多長時間,之前學習的很多知識點也都沒有忘記。
    加上自身知識儲備,考核這三十分對他來說還真就不難。
    咱就不說手拿把掐的吧。
    至少也不會像那些年齡大的中培學員,本身就從軍校畢業十幾年的功夫了。
    平時在單位裏麵,有點啥事也都是考驗文書的功底,一般不會自己為難自己來寫。
    如今坐在教室裏,頭發都特麽快搓禿了,也沒寫幾個字。
    而反觀陳鈞。
    卻是早早完成,將三份答卷以及勾選的題卡一並交給監督的教員後,便起身離開了教室。
    由不得他不積極啊。
    過來國防大學一個月了,按照學院的規定,今天上午考核完畢後,一部分教員留下批閱考核的試卷內容,評定分數。
    另一部分教員以及所有學員,就要在下午出發,直奔東部戰區七十一軍179旅駐地。
    彭城距離京都不遠,滿打滿算六七百公裏,中午吃過飯出發,乘坐大巴車的話,在單位晚點名之前應該能到。
    正值軍改期間,一切自然以學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