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周,家務的處理

字數:4332   加入書籤

A+A-


    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20211018
    今天我突然想到兒子麵前有三座大山,上一篇是情緒的處理,這是最大的一座高山;這一篇準備寫家務的處理,也不小,一天三頓飯,總要去觸碰到這一部分;下一篇準備寫手機的處理,也是相當大的高山,尤其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
    反正每周的生活都會圍繞著這三座大山進行工作,大部分情況下處理時都挺不舒服的,但是能看到變好的趨勢。突然想到說的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我這是與兒子鬥,其樂無窮!倒不是真的很樂,但是要從中看到希望,帶著一種心態這種衝突是有價值,是能讓他和我都成長,至少能夠增加一些我的耐心吧!否則,老早放棄了。
    “老娘我幹啥不好,哪怕啥也不幹,好好歇著,非要和這小屁孩兒天天磨嘴皮子,自個兒找罪受。我趕緊風緊扯呼,跑了!”
    可是他是我兒子,我負有對他引領的責任;而我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我不能腳底抹油,開溜!
    好吧,老老實實回來,呆著,而且要帶著希望,帶著樂趣與臭小子鬥爭到底!
    上一篇寫到那個氣死人的“誰愛洗誰洗”,現在開始講後續的故事。
    到了快中午,我敲兒子房間門。
    “兒子,餓了不?做飯麽?”
    “做吧!”
    “好,但還有鍋和碗沒洗!”
    沒有聲音。
    沒有就沒有吧,我隻管做我的飯。
    過了一會兒,我再問“我飯準備好了,菜還沒法做,還有鍋和盤子沒洗。”
    “我不想洗。”
    “那就等會兒吧。”
    然後我就做我自己的事情了,既然他還沒有時間和心情洗,就等著唄。
    過了好一會兒,兒子出來了。
    當他看到了鍋和碗的現狀時,嘴巴裏嘟囔著不開心的話語,我也沒聽清說什麽了。
    我說“鍋沒洗,我沒法做菜。”
    兒子一副不開心的樣子。
    我說“你不想洗,我就等著你了。如果你讓我幫忙的話,我早上就已經幫了一部分了。所以,這部分你需要洗。”
    兒子說“我就不想洗。”
    我很平靜地說“沒關係,不想洗,咱們就等著唄。”
    兒子惱怒地說,“那我點外賣!”
    我仍然態度平靜地說“那你點唄,沒問題呀!”
    然後兒子氣呼呼地回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嘴巴裏還說著“你明知道有蘑菇,還做給我吃。”
    (蘑菇的事情也在前麵的事件中說明白了。)
    (天曉得,絕對是誣陷,我必須申明我的態度。)
    我追過去,很清晰地義正嚴詞地告訴他,“我根本不知道裏麵有蘑菇!”
    然後,我就幹我自己的事情了,同時腦子在飛快地轉著。
    我沒有生氣,但是我很確定地是如果他真的準備靠外賣吃飯,那麽我就不用做飯了。然後他可以花光他的零花錢,我也不用給他零花錢了。總之,沒有洗碗,沒有做飯。這是必須的!
    我還在等著事情後續的發展。
    所以我沒有下任何判斷,也沒有升起任何情緒,就是等待著事態的發展。
    過了一會兒,兒子出來了,說“媽媽,我把鍋和碗洗了。”
    隨後,“但是,我也點了外賣!”
    我說,“行啊,點了就點了吧,你把鍋洗了,我就做菜。”
    然後,我照例做了三個菜,仍然變著花樣,用心給兒子做的。
    可想而知,我們的中飯就異常豐富了,兒子發現媽媽還是照常用心做了飯,於是他說,“我點的外賣也可以晚上吃的。”(自己找台階下,嗯,可以,下吧。)
    然後,在雙方都很友好的氣氛下,我告訴兒子說“兒子,還是需要吃完飯就把碗洗掉,這樣不影響下頓的做飯。”
    兒子說,“但是我當時就是真的不想洗。”
    我說,“我知道,你是真的不想洗,不是故意的,不想洗沒關係的,可以等。”
    然後,就在飯後,兒子順利地把碗和鍋洗幹淨了。
    突然發現,其實家務的處理與情緒有關。
    因為兒子隻有情緒很好的情況下才願意洗碗,這種情況少之又少。於是讓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在多變的情緒下,去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真是太難了!
    但是,我還是迎難而上,因為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不願意做,但是還是需要做,這種痛苦的體驗一樣還是很需要。
    (我覺得,在學校裏的各項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些課程孩子會很喜歡,一些課程孩子會很討厭。但是不喜歡的也要做,也要有個最低限度。而不是不喜歡就不做,這樣就過度接納了,就沒有引領了。)
    隻是,引領者需要掌握一個度,既不能太多,壓力太大,對於孩子來說太難了。而是他可以承受的範圍,可以小小克服一下就能做到的,或者是成人支持一下可以做到的;也不能沒有,因為害怕麵對孩子,就幹脆包辦代替,將來是孩子受更大的苦,父母受更大的苦!
    還有一點,我覺得是我對兒子情緒的接納。你不想做,可以!我繼續等!而不是
    你怎麽可以不想做呢?過去我就是這樣的。
    或者媽媽這麽辛苦地做飯再扯出一些憶苦思甜的東西來
    或者媽媽為你做了這麽多飯,想想多不容易,可你連碗都不洗,真是不知感恩真是白眼狼
    想著想著,我覺得好可怕!
    如果演繹出這麽多的東西來,媽呀,孩子該承受多大的壓力!成人真的是有戲劇天賦的!
    最後孩子隻好洗碗,但是從此對自己不想洗碗的念頭無法接納,也對自己不洗碗給媽媽造成的難過很自責,“都是我不好,讓我媽媽傷心了”。
    然後,這個孩子變得聽話了,成人覺得他異常地好帶了!
    同時,有些東西在發酵,悄無聲息,但是卻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要我說,哪有那麽多破事!就是很簡單的一條,因為孩子不想洗碗,不想做事情而已。
    允許就好了,再增加點耐心,這事情就結束了。
    哼!說得容易!
    但是我過去也是不允許的。
    為什麽,因為我的生長環境裏我沒有被允許過,我小時候沒有被允許我不想做可以不做的,所以我就不知道去允許我的兒子。
    所以,教育方式在無意識之中一代傳向一代,同樣的方式就在傳遞,除非接受者有了新的感悟和成長,便會有新的意識。
    我覺得,我很慶幸,老天爺讓我有所覺察,有所改變,於是我沒有那麽複雜了!
    於是我也敢於和兒子一起去簡單地麵對了!
    我很幸福,因為我慢慢地走到了今天。
    一旦走上了覺醒之路,就在路上了!
    為所有已經走上覺醒之路,和將要走向覺醒的人們而鼓掌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