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內朝議論昨日事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三國興漢!
隨著太傅袁隗之命,內朝再開。
崇德殿中,何太後繼續臨朝稱製,與天子坐在珠簾後麵。
畢嵐在輕聲給天子介紹著緊要位置的官員。
此刻,正介紹到羽林中郎將桓典,也就是因豬隊友曹爽被殺的桓範的父親。
”沛國龍亢的桓家,家傳歐陽尚書,常出帝師。
恒典的曾祖桓鬱一門雙傑,是楊震和朱寵的老師。
可以說,造就弘農楊氏三世三公的《歐陽尚書》,就是拜師桓鬱為師所學。
後來,衛尉楊彪的父親楊賜,也曾在桓範的祖父桓焉門下就學。
不過,桓典因感念沛相王吉的舉薦,在王吉被殺後,以君父之禮,棄官收斂歸葬,並守孝三年。
後,又被太傅袁隗征辟。”
這一番話下來,劉辯聽的明白,這個桓典屬於世家大族,而且和頂流世家關係複雜。
說是一流的世家,問題也不大。
基本上不能被收為天子耳目。
劉辯也有些無奈,他昨天是沒有選擇,隻能硬上。
現在基本盤已經有了,接下來的行動,就不能太過莽撞和激進,以免打草驚蛇。
但羽林騎又是他比較看重的一支禁軍,所以才重點詢問了羽林中郎將。
若說雒陽禁軍中最厲害的,未必有定論。
但若說其中最讓人忌憚的,無疑便是羽林騎。
羽林騎最初名建章營騎,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置,後更名羽林騎。
羽林郎,秩比三百石,其成員通常從六郡良家子中選取。
董卓就曾被選為羽林郎。
另一個來源是戰死沙場士兵的後代。
作為羽林郎,要騎術和弓弩,戟,盾,刀劍,甲鎧精通,可以說是一支行動迅速的特種兵。
所以,羽林騎雖然由羽林中郎將統領,但還設數名騎都尉,對羽林騎進行監管,就是為了避免一人獨掌羽林騎的大權。
“太傅到!”
隨著謁者仆射的一聲高喊,原本議論聲聲的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就連劉辯也停止了詢問。
畢嵐輕聲的介紹道:”謁者仆射楊眾,是楊震的曾孫,楊彪的族弟。”
劉辯“”
他身邊是被老袁家和老楊家的人包圍了。
因為是內朝,並無多少繁文縟節,一時見禮畢。
便有尚書出列道:”並州牧卓上奏,言雒陽久雨成災,黎民有倒懸之危,當罷免三公,以熄天怒。”
東漢年間,因為災禍罷免三公,可以說是一種常態。
聞言,劉弘和丁宮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
前太尉,侍中崔烈則是神色微變,下意識的看向了珠簾後方的天子。
一時之間,大夫、禦史、議郎們討論紛紛,聲音大都是同意罷免三公。
不過因為太尉劉虞身在幽州,與雒陽久雨無關,當罷免劉弘和丁宮。
沒辦法,袁隗勢力龐大,大部分禦史台、大夫、議郎,不是袁氏故吏,就和袁家沾些關係。
禦史中丞韓馥不必說,尚書盧植的老師馬融,是袁隗的舅父(嶽父)。
光祿大夫淳於嘉和種拂,也是唯袁隗馬首是瞻。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很明顯了,袁隗開口道“啟稟太後、陛下,臣議準奏。”
何太後照例點頭,這次,是大長秋畢嵐開口“製曰‘以雒陽久雨,罷免丁宮司徒與劉弘司空’之位。”
接著,畢嵐又問”接替三公之人,不知太傅還有推薦?“
袁隗搖了搖頭。
這時,城門校尉伍瓊上奏道:”臣有要事奏報!”
”製曰‘可’。“
伍瓊深吸一口氣,方才沉聲開口“昨日並州兵嘩變,執金吾丁原薨。
並有不明士卒攻擊上東門、武庫,擊殺武庫令等人,劫走鎧甲五千具!
臣奏司隸校尉曹操、執金吾丁原、城門校尉瓊失職。”
“什麽,丁建陽被殺了?!”
“那數千並州軍還奪了武庫,如今在哪?”
聞言,不少百官大驚失色。
這時,後將軍袁紹開口道“此事,臣亦有失職,幸有騎都尉鮑信。
於大雨中,率領所部人馬守住武庫,並驅逐亂兵,看守上東門。
臣議,當拜鮑信為執金吾,以安定皇城。”
聞言,袁隗的身子微微動了下,就在他緩緩睜開眼睛,正要開口的時候。
珠簾後的劉辯,飛快的看了畢嵐一眼。
畢嵐心領神會,大聲道:”製曰‘準’。”
袁隗原本睜開的雙眼,溫和的看了袁紹一眼,就好像這件事情,是他兩人勾兌好的一般。
卻是要在百官麵前,維持袁家的團結。
”這支並州軍,是執金吾帶到雒陽的,他為人粗略,可能很多事情沒有考慮周全。
此次士卒嘩變,罪責當在執金吾,城門校尉和司隸校尉失職在次,當下詔申飭,引以為戒。”
袁隗緩緩說道。
他這樣一說,也就一錘定音了。
”如此大功,當宣騎都尉鮑信進殿,當眾嘉獎!“
一直如透明人般的崔烈忽然開口道。
”製曰‘可’。謁者仆射,速派謁者宣鮑信進殿。“
聞言,楊眾抬頭看了袁隗一眼,見對方並無表情,便著給事謁者去宣鮑信。
這時,尚書盧植開口道“當務之急,應先找到這支亂軍。
五千精兵,甲具齊全,若是不及時處置,可成大患啊!”
“是啊!”
“臣附議!”
就在群聲洶洶之際,太傅袁隗淡淡開口道”並州牧董卓,曾為並州刺史、河東太守,甚知邊事。
老臣已令其以並州牧名義招降亂軍,想來,很快就會有捷報走來。“
那副氣定神閑,波瀾不驚的樣子,和朝堂眾臣形成鮮明的對比。
”上東門與北宮相距何其近也!若是他們驚擾到天子和太後,那我等罪莫大焉。“
盧植憤慨道”常侍之亂,致使宮中衛士折損較多,臣議,當遴選衛士,補充宮中。”
聞言,袁隗同樣沒有表情。
為天子遴選衛士,正是他繼續安插親信的好機會。
“此事應有衛尉楊彪擬議。”
“報,捷報!”
就在百官討論的同時,殿外有捷報傳來。
看著報捷的華雄,剛巧走到殿前的鮑信,眉頭皺起。
華雄同樣發現了鮑信,聲音頓時變得更嘹亮了些“報,捷報!並州牧卓有捷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