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我劍也未嚐不利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孔融著急離開,百官公卿哄堂大笑。
    董卓卻沒有笑。
    他看著孔融離去的背影,目光深邃,忽然一聲長歎。
    這時,不少官員才反應過來。
    見狀,眾人都收了笑聲。
    河南尹王允開口問道:“宴席正盛,司空何故歎息啊?”
    董卓依舊看著孔融遠去的背影,緘口不言。
    待所有人都看過來時,才又一聲長歎,道“想當年孔文舉假托親戚拜訪李君。
    又曾想時人盛傳郭泰與李君同船過河,好像神仙一般。
    誰知道,如李君這般君子,子嗣後代在何處都不知道。“
    聞言,在場的氣氛,頓時沉悶下來。
    董卓一副追昔的樣子,繼續道“不知李君,還有陳仲舉,竇大將軍那般的名士君子,
    最後竟然也落得滿族被害的下場,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是啊!”
    “這,誰說不是呢。”
    眾人紛紛感慨不已。
    這時,尚書丁宮趁機道“幸有司空為外援,後將軍為首領,如今徹底誅殺宦官,今日可謂大喜啊!”
    “大喜,大喜也隻是一時而已。”
    董卓雙手按在食案上,憤然道“張讓趙忠這些宦官的權柄來自哪裏?
    還不是恒帝,靈帝他們重用這些常侍、小黃門等奸宦,不重用名士黨人。
    以至於小人為非作歹,殘害忠良。
    這才是禍亂的根本原因。
    隻要一想到靈帝,就讓人憤恨不已啊。”
    百官聞言,有些人低頭沉思,有些人微微點頭,也有些人不以為然。
    董卓的旁邊,李儒掐著胡子,一副略略自得的樣子。
    顯然,董卓今日的表現,有他的提點在裏麵。
    “我們現在雖然誅殺了宦官,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新的小人趁勢而上,迷惑天子呢?
    那樣的話,到時候再迫害天下忠良名士怎麽辦?
    隻要想想,我現在都不寒而栗,夜不能寐啊!”
    說到動情處,董卓涕淚橫流,聲音激蕩,胸口不住的起伏
    “司空所言極是。”
    “是啊!”
    “我們現在怎麽辦呢?”
    這一次,在場的百官公卿無不紛紛附和,點頭稱是。
    董卓於是轉向袁紹,正容開口道“所以啊,天下的君主,一定要讓賢明的人來坐才行。
    史侯雖然大赦天下,但性格中頗有靈帝剛直的樣子,誰知是不是在隱忍,這讓人不由得不擔心。
    董侯看上去,就很乖巧聰穎,和靈帝完全不一樣。
    現在我想擁護董侯,不知道能不能勝過史侯?”
    聞言,整個大殿裏頓時一片寂靜,眾人都被釋放了定身法一般,靜止在原地。
    袁紹更是瞪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是要廢立?!
    見袁紹沒有反應,董卓就繼續勸說道“當然了,人都有小時候聰明,大時候蠢笨癡傻的情況。
    但這個就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袁紹雙手抱拳,向上行禮,此刻的他麵容正氣,眼中含光“漢家君臨天下,已經有四百多年,對世間的恩德和澤潤深不可測,深得眾民擁戴。
    現在國家的年齡很小,不但沒有不善的行為暴露在天下之間,反而大赦天下,寬宥士人。
    廢嫡立幼,本來就是禍亂的根源,你這樣做的話,恐怕大家都不會同意。”
    董卓按照李儒所說演了這麽長時間的戲,結果袁紹依然不同意,頓時心中怒火壓抑不住。
    右手抓著佩劍,凶狠的看過去。
    此刻他龐大的身軀筆直而挺拔。
    麵容上每一個紋路都緊繃著,顯得扭曲而恐怖,散發出一種無可抗拒的力量。
    周圍徐榮、董旻、董璜等人見狀,紛紛長身而起,手按佩劍。
    “既然這樣的話,那劉氏的種就沒有必要留下了。”
    董卓的聲音壓抑而低沉,透露出內心的暴戾。
    袁紹環顧左右,壓下胸中怒火,盡量用平緩的語氣道“今日酒宴,大家都有些醺醉,不適合談論國家大事。
    這件事情,我會請示太傅,請太傅一起商議。”
    然而,此刻董卓的怒火已經無法壓抑,他原本計劃等人到齊之後,就開始討論這件事。
    是李儒在旁邊,好一通勸說,他才耐著性子鋪墊了許久。
    那些場麵話說的,董卓自己都信了,誰知道袁紹還是拒絕,豈不是不給麵子。
    而且廢帝的大事,太傅已經暗示了他董卓,又怎麽可能不暗示你袁紹。
    現在我們一起演完這場戲就行,你怎麽還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光明正大的訓斥我。
    難不成,是讓我董卓來背廢帝的鍋?
    越想董卓越是惱火,他指著袁紹厲聲嗬斥道:“如今天下間大事,難道不是由我決定的?如果我這樣做,誰敢不聽!“
    聞言,袁紹好不容易壓下的邪火,也噴薄而出“全天下雄壯健猛的人,難道隻有董卓你一個?”
    從軍多年,董卓積威甚重,何時被人如此針鋒相對。
    當下鏗鏘一聲拔出寶劍,鋒利的劍尖指著袁紹,須發皆張怒喝道“豎子,汝以為我寶劍不夠鋒利麽?!”
    此刻董卓龐大的身軀巍峨如小山,氣勢磅礴如烏雲蓋頂。
    他邊疆百戰,殺人無算,渾身的煞氣有若實質。
    偌大大殿之中,大多數人情不自禁的縮起腦袋,不敢抬頭。
    就連董卓身邊李儒都瑟瑟發抖,臉色發青,幾乎喘不過氣。
    然而,袁紹凜然不懼,同樣鏗鏘一聲拔出寶劍,指著董卓厲喝“我劍也未嚐不利!”
    “這”
    在場的百官公卿們隻覺得頭皮發炸,無不驚愕萬分,震懾的說不出話來。
    劍光閃爍,倒映著酒水和百官的神情。
    整個大殿好似靜止了一般,落針可聞。
    就在這時,大殿中的油燈火光飄搖。
    一陣莫名的穿堂風咻地吹起,給稍顯酷熱的殿中帶來微微的清涼。
    鬢間的須發,隨著清風飄起。
    袁紹猛然冷靜下來,他急忙深吸一口氣,手中橫著佩劍,抬著頭彎腰一揖。
    隨即不待董卓及眾人反應過來,轉頭昂然離去。
    龍行虎步,似是根本沒有把董卓放在眼中。
    咵咵咵的腳步聲,落在眾人的耳廓中,清晰而又嘈雜。
    董卓看著袁紹離去的背影,臉色鐵青,但最終並沒有下達將之格殺的命令。
    事情到了這一步,董卓自然也沒有心情再喝酒,於是拱手道“諸位,請仔細想想我董某人的話,明天是常朝,到時候咱們再討論吧!”
    說完之後,不理驚愕的百官,也轉身離去。
    直到董卓離去半晌,整個大殿中的百官才在一道長長的呼氣聲中,活了過來。
    他們活動著僵硬的手腳,甚至顧不得寒暄,一個個尷尬的拱著手,飛快的離去。
    法衍也牽著法正的手,快步向大門外走去。
    年少的法正有些不解的問道“阿翁,他們不是一夥的麽?”
    “哎呦!”
    腰杆挺直的法衍一個踉蹌,徑直向前摔去。
    “阿翁!”
    法正急忙拉住法衍。
    正看到法衍回頭的神情,目光中盡是驚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