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凶凶不安卓受難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崇德大殿,百官列入。
    漢製,百官依次接席而坐。
    唯有司隸校尉曹操、尚書令盧植、禦史中丞韓馥三人列專席,與百官分開。
    此刻三公僅有司空一人在朝,董卓之位愈發寬敞,更顯獨坐專席。
    而二十名身體雄健的“椽屬”列於身後,雙目圓瞪,神色凶狠。
    楊彪看了一眼位於殿中的謁者仆射楊眾,微微頷首。
    謁者是天子左右掌傳達政令、維持殿上禮儀的近侍,除了品德學識出眾,還要個人儀容端正氣派,聲音洪亮。
    “天子未到,先請三公議事。”
    隨著楊眾嘹亮的聲音響起,便有尚書出列道“稟,後將軍袁諱紹,將旌節掛在上東門上,不見蹤跡。
    衛士稱向冀州方向去了,同行者大將軍府逄紀、許攸。”
    董卓聞言,眼睛微眯,他直接出列,抬頭道“袁紹豎子,棄官而走,雖為大罪,但京中兵馬還需安頓。
    我欲薦虎賁中郎將袁術為後將軍,諸君以為如何?”
    “這,術豈敢當!”
    袁術吃驚,連忙開口道,但話語中的欣喜,卻是遮掩不住。
    百官中,有相熟的相互看了一眼,頓時心中明了。
    原來是這樣,董卓和袁紹鬧崩,並不是董卓和太傅鬧崩,而是袁紹和袁隗鬧崩了。
    想想也是,天子雖然年少,但也記事,更何況太後壯年。
    他日掌握大權後,若是秋後算賬,那也是老劉家的傳統。
    想到這裏,大部分百官心中也就清楚了看來,是太傅想廢帝。
    畢竟昨天是酒宴,相當於私底下討論。
    今天開朝會,那就相當於投票站隊了!
    董卓笑道“公路切莫推托,後將軍一職非你莫屬啊!”
    袁術連稱不敢當,卻跪坐回了原處。
    周圍人等,小聲的恭賀起來,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商量晚上在哪喝酒了
    這個時候,董卓起身, 龍行虎步來到了大殿正中,靠近天子禦榻的前方。
    雄壯龐大的身軀上,腦袋抬起看著上空,張開雙臂。
    見狀,百官公卿盡皆噤聲。
    “公路前些時日從南陽弄來的九醞甘醴,今晚可要多開幾壇。”
    騎都尉張邈還在攛掇袁術,被身邊的騎都尉司馬防瞪了一眼。
    左右看去,這才發現偌大大殿靜無一聲,急忙低下頭。
    “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
    皇帝昏庸柔弱,無法供奉宗廟,成為天下之主。
    現在我想依照過去伊尹、霍光的做法,改立陳留王為天子,大家看怎麽樣?”
    崇德殿中,董卓的話義正言辭,聲音洪亮。
    百官公卿或是低下頭,或是相互看了看。
    也許是心中懼怕,一時之間,並無一人出言反對。
    尚書令盧植臉色鐵青,他抬頭看去,隻見平日裏那些自命清高的名士大臣,宛如石雕木塑。
    雖然劉辯已經和他說過董卓要廢帝,百官可能無人出言,讓他也隱忍不要發話。
    但是一股子抑鬱之氣憋於胸口,讓他雙手情不自禁的抓住膝蓋。
    董卓見無人應聲,聲音愈發洪亮:“過去霍光定下計策,田延年手持刀劍輔助他。
    今天有誰敢阻撓大計,都要按軍法論處。”
    聞言,盧植再也按捺不住,“騰”的站了起來。
    他顴骨高突,體量高大,以後世身高,接近一米九。
    此刻暴怒之下,額頭上青筋突出,麵色赤紅,聲勢極為駭人。
    “過去太甲被立為天子卻不賢明,昌邑王犯下千餘條的罪過,所以才有廢立之事。
    現在皇上年齡還小,行為又無失德之處,不能照過去的做法行事。”
    董卓瞪大眼睛,怒視著盧植“咱剛說軍法從事,我看你是沒有聽見啊,衛士何在?”
    “司空不可,不可妄殺大臣啊!”
    蔡邕急忙起身上前,“盧子幹性格剛直,司空萬不可和他一般見識。”
    這時,議郎、太常丞彭伯也起身勸說道“夫善人者,天下之紀。
    盧尚書是海內大儒,天下之望。
    如今若殺了他,隻恐天下人都會震驚害怕。”
    此刻,偌大的大殿中,百官公卿們大氣也不敢出,一個個噤若寒蟬。
    董卓餘氣未消,喝道“殺不了你,那就免了你的職!“
    “什麽時候,外朝的三公,有可以罷免中朝尚書的權力呢?”
    就在這時,一個稍顯青澀的少年聲音忽然響起。
    ”誰?“
    董卓怒喝,百官驚怖。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簾子後的禦榻上,不知何時已經坐著一名少年。
    少年麵容白皙,頭戴通天冠,身穿上玄下纁的朝服,正一臉好奇的發問。
    見無人作答,少年再次開口道”滿朝的大夫、議郎,也沒有人給朕解答麽?“
    諫議大夫種邵不顧其父的眼神阻止,昂然出列,大聲道:”回聖上,此乃僭越。“
    禦榻之上,正是劉辯,他看著眼前的種邵,微微頷首。
    原本他還對曆史上的廢帝,認為是董卓、袁隗之舉。
    現在切身體會,才知道,廢帝,那是大勢所趨,是大部分百官的意誌。
    這並不是一個大赦和寬宥黨人就能完全逆轉的。
    或許臣子們心中有忠義,但第一要義還是自保,老劉家的皇帝心狠,秋後算賬不是一次兩次了。
    所以既然宦官全部被殺死,何進被殺死,那他劉辯和何太後就必須死。
    政治鬥爭,士大夫集團從來都是下死手的。
    之後十幾路諸侯之所以反董,那是因為董卓趁機竊取了朝政。
    如果秉政的是袁隗,哪裏還有這麽多的反叛。
    就算是這些人反董,又有幾人是真心實意,大部分人不過趁機撈取好處罷了。
    ”罷免尚書是僭越,那如董司空之前所言,罷免天子是何罪呢?“
    劉辯的聲音清脆好聽,音量不大,但卻清晰的傳到大殿中每個人的耳朵中。
    董卓此刻雙手抱胸,一副饒有興致的樣子。
    而這一次,大殿中無人敢再應聲。
    博士李儒忽然大聲開口道“天子暗弱,寵信奸宦,致有十常侍之禍。
    何思鴆殺孝靈皇帝之母董太後,可謂不孝至極。
    母子如此危亂社稷,恐失漢家天下。
    現在司空忠正賢良,感念先帝之恩義,欲撥亂反正,立孝靈皇帝之子董侯為帝。
    如此,才能順應朝野悠悠,使劉氏不失天下,宗廟社稷延續不斷!
    如果現在大家都屍位素餐,令漢家宗廟絕祀,諸位死後,有什麽麵目去見先帝和祖宗?“
    聞言,董卓大喜過望,一臉正氣的掃過群臣,昂然看向天子”博士文優所言極是,天下匈匈不安,卓當受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