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封公卿考賈詡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蓋勳怔住了。
    他家鄉被涼州叛軍占領,背瘡時有發作,自覺壯誌難酬,時日無多天子是怎麽知道的。
    原來天子一直在關注自己,而自己卻幾乎對天子一無所知。
    士為知己者死!
    蓋勳堅毅的雙眼,忽然有些濕潤,蓋勳急忙假裝低頭,不動聲色的擦拭了下。
    眾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蓋勳是自覺時日不多,既是來報答天恩,也是來找陛下托孤。
    怪不得脾氣這個剛強原來是快嗝了。
    剛才幾個想直言犯諫的,急忙再次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暗道方才幸好沒犯抽。
    “聖上”
    畢嵐上前,輕聲提醒時辰。
    劉辯反應過來,不好,沾染了後世領導開會拖延時間的壞毛病。
    內朝會這樣開下去,得開多長時間。
    他點點頭,道“如今朝局動蕩,丁宮劉弘被免,太尉遠在幽州。
    我意三公便在幾位當中,也好安定朝局。
    至於幽州牧,可尊其為上公大司馬。
    大家議論一下吧。”
    丁宮是司徒,劉弘是司空,兩人前幾天被董卓以天天下雨為緣由上奏免職(實際上就是太傅袁隗,借用董卓的手,來打壓異己,震懾朝臣)。
    太尉劉虞遠在千裏之外,太平時無恙。
    但現在明顯朝局動蕩,則必須把太尉收過來,在公在朝,這是要給權利。
    劉辯的這幾句話一說,眾人便明白過來。
    他們本就有這樣的期待,如今終於落實,心中自然也都安定下來。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崔烈開口道“左將軍功勳卓著,天下難右,當為三公之首,太尉一職非義真莫屬。”
    原本太尉一職,劉辯是屬意崔烈的,拉攏崔烈的時候,也透露出這樣的意思。
    這也是崔烈奮力一搏的原因之一。
    更何況之前崔烈就是太尉。
    而他的親信王瑰和田芬,也確實立下了大功,滅殺了叛亂的一千西涼兵。
    並捎帶著,殺死了親董卓的張璋,親太傅的陰修和伍瓊。
    但如斯大的功勞,這和皇甫嵩一日夜行八百多裏,五千三河騎卒雷霆一擊定乾坤比起來,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
    而且皇甫嵩的名頭一向比他大,在軍中戰績也比他亮眼的多。
    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這個太尉都應該是皇甫嵩的。
    既然如此,他何必再去爭?
    不若推讓一番,還能落個舉賢的美名。
    而且這樣一推,等一會到了司空的時候,你皇甫嵩總不好去推薦蓋勳吧。
    以資曆功績來看,三公人員,是他、皇甫嵩、蓋勳和盧植四個人的舞台。
    皇甫嵩功勞太大,非三公不行。
    盧植是天子親信,而且董卓廢帝的時候,振臂高呼,司徒之位絕對不跑。
    還剩一個司空,也就蓋勳和他爭了。
    蓋勳雖然沒有帶兵來,但勸說皇甫嵩,收攏舟船,自然也沾到了功勞。
    而天子貌似對蓋勳又很是喜愛所以崔烈瞬間又有些尷尬了。
    “不可,不可,太尉一職當予盧公。
    盧公聲名著於海內,當為三公之首!”
    皇甫嵩則是謙遜的推給盧植。
    這其實就是欲拒還迎了,畢竟從履曆及目前來看,太尉不是他皇甫嵩就是崔烈。
    結果你推薦盧植
    這話一出,眾人頓時心領神會。
    果不其然,盧植更是聲若洪鍾“斷斷不可!”
    接著,其他人也上前,一番恭維之後,劉辯任命皇甫嵩為太尉。
    隨後,盧植的司徒兼尚書令,崔烈的司空也就沒跑了。
    接下來,蓋勳被任命為光祿勳,九卿中負責郎官和衛士守衛的重要職位。
    在後世來論,相當於公司儲備幹部的校長和警衛處總負責。
    “任命趙謙為衛尉。
    任命楊琦為太仆。
    任命牽招為司隸校尉。
    任命田芬為城門校尉。
    任命張遼為虎賁中郎將。
    任命徐榮為羽林中郎將。
    任命王匡為河南尹。
    任命呂布”
    呂布下意識的摸了摸腰不好,早上來得急,忘了帶李傕和郭汜的人頭。
    在場眾人官職安排好,接下來就是其他官員的任命。
    畢竟不少人已經離崗了。
    再接著,就是一些具體事務的商議。
    “當前最緊要之事”
    劉辯說著看向新任命的尚書仆射賈詡。
    尚書仆射,雖然依舊是秩六百石,但確是實權,和黃門侍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東漢年間雖置三公,而事歸台閣。
    所謂後漢眾務,悉歸尚書,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書令主讚奏事,總領紀綱,無所不統。
    而尚書仆射,是尚書台的二把手。
    負責發工資、批假條、閉鎖門戶等,甚至尚書令不在則代行其職權。
    原本的曆史上,司徒王允想誅殺董卓,及必須重用尚書仆射士孫瑞,就是這個道理。
    賈詡自然知道天子是要借機考校於他,畢竟名士閻忠雖然誇讚他有張良、陳平的英良才略,但天子不知道啊。
    眼前正好讓天下人見識一下,我賈文和的謀劃。
    “當前最緊要之事有四。
    其一,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天子當詔書傳告天下。
    曆數袁氏罪責,並言明隻誅袁隗,不牽連故舊門生,如此可安社稷。”
    這話一出,盧植等人就不住的頷首。
    “其二,補充禁軍,穩定雒陽。
    雒陽一日,皇宮衛士損失慘重,虎賁、羽林幾乎盡折,西園軍唯有淳於瓊一營人馬,且叛逃州郡。
    以我之見,當裁撤西園軍編。
    三河騎卒大多良家子出身,五千三河騎卒當留守京師,擇其精壯忠勇者,補充虎賁、羽林。”
    這話一說,皇甫嵩的臉色就有些難看,不過他還是拱手道“正應如此。”
    他現在是太尉,姿態當然要高一些
    盧植建議道“羽林騎可從三河騎卒中挑選,虎賁衛士,當從雒陽良家子、泰山兵和河北兵中挑選。”
    他這個補充,就比賈詡建議的要合理的多。
    不過賈詡的本意是吞下這五千三河騎卒,雙方的出發點不同。
    這時,蓋勳憤聲道“虎賁、羽林,乃天子禁軍。
    不思天恩,反而助紂為虐,自甘叛逆。
    其家眷子嗣當全部殺死,以警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