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後何思策中宮

字數:4673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呃?”
    劉辯走了兩步,卻被身邊人擋住去路。
    環顧四周,這才發現眾人都是一臉震驚的待在原地。
    他頓時明白過來,自己隨景吟唱的這首古詩,被人誤解了。
    曹植的七步詩在此時都是千古傳唱,相對來說,又有天子的身份加成,這首唐詩就顯得太好了。
    當下臉色微紅,有些羞愧的擺手解釋道“不用如此,此詩並非我作。
    乃是古文之中窺見,今日恰有些應景,故而隨口吟出罷了。”
    “唯唯唯,聖上所言極是。”
    眾人急忙應唯,隻是表情出賣了他們的內心。
    有如此應景的詩文麽?
    我們怎麽沒有聽說過。
    劉辯“”
    他決定以後,還是少拽點文了,不然成了文抄公。
    “天下豈有偷竊而理直氣壯者乎?”
    劉辯返回永樂宮時,太後何思已等待多時。
    貴人唐雪靠在太後身邊伺候。(後漢時,貴人和美人相當於一種身份,例如貴人相當於後世的貴妃,美人相當於嬪妃)
    而劉辯的外祖母舞陽君,也在一側。
    另外,還有一大堆的親戚,以女性居多。
    諸如何進的家眷,何苗的家眷,劉辯的小姨何氏及家眷(何氏嫁於張讓的養子張奉)
    智計百出的劉辯,看到這一幕,也覺頭皮有點發麻。
    這是要做什麽?
    最小的是何進的孫子何晏,還在繈褓之中,被其母尹夫人抱在懷裏。
    劉辯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尹夫人現在不過十七左右的年紀,生過孩子反而愈發顯得嬌豔欲滴。
    也難怪曆史上被曹操看中,並納之為妾。
    “拜見聖上。”
    天子駕到,除了何思、池陽君,其他人紛紛跪地行禮。
    都是親戚,劉辯是客氣道“咱們都是親戚,不要這樣見外。”
    聞言,這些親戚不但沒有起身,反而嚶嚶的哭泣起來。
    尤其何進何苗的妻妾,哭的最為悲慟“聖上,可要為我等做主啊!”
    劉辯的大舅母何進妻說著指向劉辯的小姨“都是他家外舅糊塗,殺了我家夫君,才有此亂。”
    劉辯的小姨何氏還沒有說話,劉辯的二舅母何苗之妻就指著何進之妻罵道“你家夫君的部曲自去報仇,殺我家夫君作甚!”
    這時,劉辯的小姨何氏也罵道“都是你家夫君,不聽太後之言,偏信袁氏賊子,要殺盡我們。”
    何進妻道“那明明是賊子袁紹假托的信,你們不辯真偽,不和大將軍對質,直接就把他說了,我家夫君找誰說理去。”
    劉辯聞言,臉色逐漸冷了下來。
    這幾日劍在頭上,眾女眷還算老實,如今眼見朝綱漸穩,倒是鬧了起來。
    “放肆,太後和天子在此,你們在此吵鬧,成何體統!”
    注意到劉辯的神色,劉辯的外婆池陽君厲喝一聲,老太婆霍地站了起來“老身死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婿,和誰說理去!”
    聞聲,女眷們嚶嚶的哭聲漸漸停止下來。
    劉辯環顧眾人,冷道“朝政混亂,州郡中多叛亂,我們劉氏何氏危在旦夕。
    世間沒有朝代更迭,而皇族還在的道理。
    這幾日,我無一刻敢放鬆,一步踏錯便是萬丈深淵。
    諸位現在還在,劉家、何家,還有張家還有子嗣在,已經是萬幸。
    目前太傅帶百官公卿在外,要號召天下人討伐天子,我等齊心協力,都未必能活。
    你們若還想活著,就放下恩怨,聽從太後之令。
    若你們誰還有其他心思,我昨日已殺萬人,今日不介意送你們去見大將軍和車騎將軍!”
    這時,太後何思也開口了“咱們都是一家人,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誰都不想的,也是兄弟鬩牆,彼此不一心造成的。
    到了這個時候,有了這麽慘痛的教訓,你們還不醒悟麽?
    為什麽聖上要把你們全部遷到永樂宮,不然的話,昨日動亂,你們早就被滅門了。
    你們不思量天子的拳拳愛護之心,反而在此哭鬧,使天子煩心。
    須知我為了天子,便是殺盡天下人,也不會心軟。”
    劉辯微感詫異,但隨即恍然。
    太後這個話,自是察覺劉辯剛才話說的太厲,先是替劉辯圓說,緩和戾氣。
    隨後話鋒一轉,殺意更大,卻是為了徹底震懾住這些親戚。
    能執掌中宮多年,何太後又怎麽可能如一些史書中寫的那樣蠢笨如豬。
    而很多的史官和士人,最喜歡做的事情,不就是把責任歸咎在女人身上。
    “太後千秋,吾等謹唯。”
    在何進妻及何苗妻等人的帶領下,一群親戚再次跪拜行禮。
    “好好想想天子和太後的話,下去吧!”老太婆池陽君開口道。
    “謹唯。”
    眾人再三拜謝之後,紛紛離去。
    親戚們離開後,氣氛便緩和了很多。
    “如今身邊沒幾個宦官使喚,很多事情確實焦頭爛額,還有大兄和仲兄的喪事要辦,阿母還能多幫我些?”
    何思先向池陽君道。
    池陽君的眼眶還是紅腫的,道“家門不幸,白發人送黑發人,子嗣全喪。
    老身現在五內崩潰,恍惚狂癡,恐怕活不過今年,哪裏還有心思理事。”
    “外王母”
    劉辯想安慰,卻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
    他心中忽地一動,這幾日何太後和池陽君都在一起。
    想說什麽話,恐怕也都說了,現在為何當著自己的麵說這些。
    想通了這點,不由得無語起來,忙道“阿母,宮中人手不夠,可提拔些女官用。
    宦官這段時間是斷斷不能再增加了。
    不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咱們母子勢單力薄,這些親戚。大舅、二舅和姨母家的,倒是可以多提拔些,也能安安他們的心。
    另外,再在永樂宮建一個家學,凡何家、劉家血脈都可入學。
    這些事情,一並由阿母來做就行。”
    何思聽了,沒好氣道“我嫌事多,想著央你王母幫我。
    你不勸勸王母,倒給我又安排了這麽多事,可真是個孝子。”
    劉辯笑道“阿母執掌中宮多年,這些不還是得心應手,不過現在缺人。
    現在孩兒給你找了這麽多親戚用,如此才算是個孝子。”
    何思收斂了情緒,認真道“辮兒有一點說的是,咱們勢單力薄。
    如今這永樂宮和這幫親戚,我管便管了。
    隻是你既然已經親政,就要盡快搬去德陽殿。
    不要賴在崇德殿,中宮,也該有個主人了。”
    劉辯總算明白過來,原來太後是想要他立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