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乾綱獨斷大屯田

字數:4655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蓋勳和馬日磾想勸解田豐。
    但好像也沒法反駁,畢竟上林苑,那是皇家苑囿。
    蓋勳雖然不是三輔人,但他任命的五大校尉,基本都是三輔豪族,這一刀下去,臉色也不是很自然。
    但他之前忠臣剛直的位置拔的太高,此刻縱然心中憋悶,卻也隻能忍著。
    這時,心知肚明的司空崔烈,委婉提醒道“上林苑,是昔日武帝畋獵所在,其多是池林山澤,並不適合開墾軍屯。
    嗯,耗費朝廷大量的精力人力,去開墾屯田,得不償失啊。”
    “建武四年 28年 冬,馬援以三輔地曠土沃,而所將賓客猥多,乃上書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許之。陛下若要中興,當從舊製!”
    田豐引經據典。
    崔烈“”
    你丫的到底是哪邊的人?
    暗想回頭得讓田芬好好罵罵這個不知尊卑的田豐。
    “得不償失?這有什麽得不償失之說!”
    劉辯皺起眉頭,大義凜然,“上林苑,占地萬頃以上,雖是皇家園林,卻不能產出一粒糧食,與國家社稷有何益處。
    當此節時,我又豈能為了自己一己所好,而罔顧萬千黎庶。
    涼州百姓水深火熱的倒懸之中,對朝廷之師望穿秋水。
    朕恨不得提刀殺到西域,告訴他們國家還掛記著他們,又豈會在意一些山林私產。”
    說到此處,劉辯眼睛中飽含晶瑩的光芒,充滿期待的看著蓋勳。
    蓋勳“”
    他忍著忍著忍著,終於剛直之心勃發,再也忍不住了,幹脆破罐子破摔“聖上英明,情願拿出皇家私地,做為屯田之用。
    隻是聽聞有流民在上林苑屯田以生,不知如何處之?”
    他雖然剛直,但畢竟也是世家大族的序列,所以還是要為世家大族考慮一二。
    說這個話的意思,其實就是把侵占皇家園林的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能直接說豪族侵吞上林苑,而是說流民為了生存侵吞上林苑。
    如此,那些世家大族,把吃下去的吐出來就行。
    以前的事情就不計較了。
    在他看來,如此這番大度,那些三輔的世家大族,又豈能繼續貪圖蠅頭之利。
    “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
    劉辯自然明白時人對土地的鍾愛。
    造成東漢末年慘狀的一大主因,就是豪強大族對土地的兼並。
    出了國策之後,一直沒有說話的司徒盧植,忽然開口道“不說攻略涼州,就說現在的雒陽,同樣需要大量的糧草供給。
    如今山東荒亂,流民四起,我們不能全部依靠他們,還需自行解決啊。”
    盧植名聲重於海內。
    又是司徒、尚書令,可謂是名聲大,又位高權重。
    現在太尉不在,他站在天子一側,馬日磾等人就算再心有不甘,也隻能暗自忍下。
    如此一來,此事也就算定下來。
    “我意設三輔屯田校尉,收攏流民,開墾荒田,以做軍用。
    若有貧苦百姓迫於生計,私入上林苑便赦免其罪,但要納入屯田。”
    說到這裏,劉辯語氣加重了些“若是有豪強大族侵占園囿,則必須退還少府,否則以國法論處。”
    他這個話,其實暗藏的意思,是要豪族們必須拿出一定的奴仆了。
    不然,怎麽平“流民”這個說法。
    “陛下聖明!”
    蓋勳鬆了口氣,他對上林苑的田地並無情緒,也無瓜葛。
    做到這一步,已經對得起三輔的豪強大族。
    馬日磾則是寶寶心裏苦,但是寶寶沒法說。
    “陛下!”
    這時,田豐又站了出來,“雒陽周邊,袁賊和奸宦的田地既然收做官用,為何不收攏流民,同樣用做屯田。
    而且雒陽周邊的皇家園囿,有十幾處之多。
    陛下既然為天下表率,不若留下處,其他的全部拆掉,用作屯田。”
    眾人“”
    尤其蓋勳等人,看向田豐的眼神,是真的變了。
    之前三輔之地的上林苑,他們很多人以為是天子和田豐兩人一唱一和,分三輔豪族的開墾的田地。
    現在看看,好像不是那麽回事。
    田豐好像是個正直的剛臣啊!
    袁氏及其親信,以及十常侍在雒陽周邊有多少良田和園林,再加上七八處皇家園囿,差不多要湊出萬頃良田。
    而且這可是雒陽周邊的萬頃良田,價值和州郡不可同日而語。(就如同後世北京四環五環的地)
    劉辯的臉色這次是真的黑了。
    見劉辯不說話,田豐提醒道“陛下,園囿不能產出一粒糧食,與國家社稷有何益處。
    當此節時,又豈能為了一己所好,而罔顧萬千黎庶。”
    眾人“”
    好家夥,莫不是為了千古留名,連命都不要了,連皇帝的話都敢重複。
    然後出乎眾人預料的是,劉辯整了整衣冠,道“可,田卿一心為了社稷,真乃百官典範。”
    隨即在眾人還沒有回過神來,開始下旨令。
    “著令,由侍禦史攏龍宗、田豐為使者監管,由少府椽郭圖帶隊清查三輔上林苑田地。
    三輔的官員,便避嫌吧。
    屯田校尉一職,用陽翟名士棗祗。
    另外,以黃門侍郎鍾繇為京兆尹,統籌安排,負責務必要把上林苑變成萬頃良田。
    第一年上交糧草至少百萬石。”
    無論是棗祗,還是鍾繇,都很有名聲。
    但天子劉辯如此乾綱獨斷,出乎眾人的預料。
    仔細想想倒也正常,不但被田豐逼著拿出三輔上林苑,甚至還要拿出雒陽周邊的園囿和田地。
    在眾人驚訝的沒有說話的同時,劉辯接著下旨令。
    “升守宮令荀彧為雒陽令,即日起安頓雒陽民眾,丈量袁賊眾及奸宦田地莊園。
    並裁撤雒陽的上林苑、顯陽苑、西苑、平樂苑、鴻德苑等。
    除先帝家翁所建罼圭苑、靈琨苑之外的所有園囿,全部用作屯田。
    黃門侍郎射堅遷侍禦史,與侍禦史胡母班共同監察土地丈量等事宜。”
    “遵旨!”
    盧植帶頭應命,對於他來說,天子都同意他的國策。
    隻要這七策能夠持續貫徹下去,他盧植是真的要名垂青史了。
    而和老師馬融、師兄鄭玄等人不同的是,他是既治學,又治國。
    蓋勳同樣出聲遵旨,天子這番動作,乃是為了收複他的家鄉涼州
    至於第三位三公崔烈,他則是可有可無,反正三輔和他沒關係。
    其他人見狀,隻能同樣出聲遵旨。
    畢竟這一番動作,拿出的都是天子的私產,天子做點主也是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