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嗣子潘璋實特工

字數:4221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不錯。”
    劉辯點點頭,隨口誇讚。
    “這是奴仆的本分,當不得聖上誇獎!”
    潘隱麵有得色,忍不住就想誇耀自己的本事。
    卻不料天子眉頭一皺,淡淡道“朕說的是你的態度,態度很認真,但是這個條陳,真的乏善可陳!”
    潘隱頓時耷拉下腦袋,道“還請天子教誨。”
    劉辯抬起頭,見黃門侍郎都在遠處忙碌,便開口道:“我和你說過,讓你興建暗衛的初衷是什麽?
    主要是軍民情報,你們要作為我的耳目。
    我要知道的是真實的大漢,真實的士族和普通人。
    如此的話,我才能對症下藥,而那些士族百官和我說的事情,我才能知道他們的本意。
    但是你這個條陳,還在於如何限製百官公卿,如果這麽簡單的話,我讓禦史中丞去做就行了。
    為什麽還要大張旗鼓的要你偷偷的去做呢?
    要的就是,沒有人知道我知道了,如此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事情,之所以找你,就是因為你不但是宦官,而且和士族交好,知道他們的習慣。
    說句難聽話,我不覺得你會背叛我,投身於朝臣。
    但是我覺得你現在的條陳,未免有些屍位素餐,或者說,隻看到了追逐名利!”
    潘隱聽的冷汗直冒,他正想出口解釋一二,卻被劉辯再次打斷“我之所以和你說這麽多,就是視你為腹心。
    你有什麽顧慮,或者有什麽想法,都可以盡可和我說。
    我若是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到,也當不得你的忠心。”
    “敬請聖上詳說。”
    劉辯說道“首先,你要有真正忠心的人;
    其次,你的人要散布到每一個地方,他們可以是三公的管家,九卿的小妾,或者是商家大賈的蒼頭、婢女,甚至娼妓這個都沒有關係。
    第三,你要把他們得到的信息,進行收集、歸納,你一個人不行,就多收攏些人;
    第四,你還要有一批類似刺客的人,關鍵時刻要真的能打,能刺殺;
    第五,你的總部一定要有一個據有大局眼光的團隊,對所有的信息進行總結和分析。
    如此串聯到一起,才能發現很多隱藏在表麵之下的問題。
    如此一來,你這個部門才能成為隱藏在水麵之下的常設部門。
    而你潘隱,將會成為後世青史上,記錄的某一部門始創人!”
    潘隱聽的大汗淋漓。
    見對方如此驚懼,劉辯微微收了些氣勢,改口道“你家中,嗯,族中,有什麽親信子嗣,能給你養老送終的?”
    正所謂要想馬兒跑,必須要給馬兒草,大棒之餘,還要有胡蘿卜遞過去。
    “回稟聖上,臣這個樣子,家中哪裏還有子嗣。
    不過承蒙聖上愛戴,我如今在族中還有些威信,可以收個嗣子。
    若說族中兒郎,有個喚作潘璋的,卻是有些勇武,不過年歲尚幼,僅有十五歲”
    潘璋??
    劉辯一怔,這家夥可以說是東吳鼠輩中的福將和勇將。
    當時威震華夏的關羽,就是被這貨的部下馬忠擒斬的。
    後來劉備打的東吳避而不戰,大放異彩的護軍馮習,也是被潘璋的部下斬殺
    雖然都是部下立的大功,但也可見此君的一些實力,江表之虎臣,也是得到時人認可的。
    劉辯開口道“這個年紀,做郎官確實有些幼了,不然朕的秘書監,倒是可以來試一試。
    典藏秘書,兵書之類的,也是需要一些人才。
    把這個潘璋叫到京中吧,秘書郎中,必有他一席之地。”
    潘隱大喜,跪地稽首“臣正要收璋為嗣子,不期聖上如此厚愛,定當粉身碎骨,才能報君父浩蕩之恩。”
    “起來吧,朕不需要你粉身碎骨,隻要和朕一心,聽朕的安排就行!
    平日裏多為國家著想,用心做事。
    暗衛這方麵的事情,你本就是有能力的,帶兵方麵也有水準。
    舅父昔日在時,多有言說,若無君之示警,又哪裏有我的九五之尊!”
    劉辯安撫道。
    潘隱愈發激動,幹脆叩首不已“聖上謬讚,微臣慚愧之至。”
    劉辯說的就是當初宦官首領蹇碩想謀殺大將軍何進,然後立劉協為帝的事情。
    何進傻缺缺的過來,幸好有潘隱眼神示警,才果斷逃走,然後陳兵於朱雀確下,逼迫蹇碩,最終立劉辨為天子。
    當然,這些話現在說起來,不過是加深情誼,籠絡人心。
    潘隱若是聰明,知道天子念著這些恩情,十倍忠心於天子即可。
    但若是蠢笨,反而借著這個功勞自得,那就不適合作為繡者,是取死之道了。
    當然,劉辯不是薄情之人,若是潘隱不適合這個角色,也就不再重用,不會因此取其性命罷了。
    “聖上,臣議若要此暗衛,當從小培育。”
    潘隱感動之後,開始發動大腦,“如今天子不愛畋獵,讓顯陽苑、上林苑等地劃歸屯田。
    雖是有利社稷,但難為國家手足。
    臣議,當在其他園囿,或者劃分土地,收攏少年流民以為僮仆。
    如此定然忠心,臣以此為根基,興建暗衛,必然無往而不利也。”
    這個建議,就是讓天子自己畜養奴仆,然後潘隱在其中選擇,散於各地,形成忠心的情報機構。
    漢末時,無論名門望族,還是豪強大族,私底下都是隱藏人口,畜養家奴。
    這一點,史書春秋筆法,但劉辯自然心知肚明。
    否則的話,那些名門望族招兵買馬,怎麽隨隨便便就能聚起數千,甚至上萬人。
    像糜竺一家,祖上連兩千石都沒有,僮仆都能過萬,而真正的世家大族呢?
    總不能比糜家少吧。
    劉辯親自下場,開始收攏流民,用作家奴。
    哪天朝廷的兵不能用了,我天子的家奴組織起來,就是三四萬的大軍。
    說句難聽話,你們世家不是要取代天子,建立一個士族的王朝麽?
    我現在天子自降身份,變成了士族之一,你還跳什麽。
    潘隱的這個提議,雖然誤打誤撞,但是卻是非常的好。
    於是,劉辯頷首,問道“朝令不能夕改,既然顯陽苑等,已經下令用作屯田,就沒有收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