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擺駕罼圭邊讓導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孟他跪地稽首,激動不已“陛下,臣雖老邁,猶有報國之心,臣願為永樂仆。”
    他捐了一個億,隻能想替兒子孟達買一個秘書郎。
    誰知道天子買一送一,還附贈一個秩千石的永樂仆。
    孟他做過商賈之事,自然知道其中竅門。
    現在頂著太後麾下商人的名頭,背後老板又是當今天子,肯定是路路暢通。
    即便不吃拿卡要,把其中的一些活安排出去,也足夠他賺回家產。
    比方說開酒肆需要建樓,或者改造裝修吧。
    比方說貨物的來源需要購置吧,大家都賣豬,我為什麽買你家的呢?
    心情激蕩之下,孟他又道“陛下,當今之計,土地多為豪族所有,臣願意捐出半數良田予官家!”
    他自然知道,捐獻上億的時候,自己就已經站到了關中豪強大族的對立麵。
    這個就如同在公司裏,老板經營不善,公司快倒閉了。
    你一個已經辭職的老員工,忽然衝出來,高調的把私底下侵吞的公司利益退回來不說,又捐了一個億,讓公司渡過難關。
    老板肯定喜歡你,但其他員工怎麽看?
    既然天子想千金買馬骨,他就再上道一些。
    “哈哈哈!”
    劉辯一愣,倒是笑了起來,對畢嵐道“詔令太官令賞賜孟卿食物,賞賜一把玉具劍,特許他可以乘安車代步。”
    “臣他拜謝聖上。”
    王越還是沒有逃掉,他被史阿等人押著,老老實實的返回了酒肆。
    對於這個後世傳為劍聖,和評書裏童淵齊名的人物,劉辯還是有些興趣的。
    當下問道“王越,你身為虎賁,為何詐死?”
    王越雖然身材魁梧,但低眉順眼的樣子,一點都不像個劍客。
    他甫一進入,便跪地稽首。
    此刻見天子發問,便哭泣道“陛下,臣昔日帶人,戰至最後一刻,隻恨沒能擊殺史阿這個叛徒。
    當時大軍湧入,臣,臣一時豬油蒙心,才詐死逃走。
    今日不敢奢望陛下寬恕小人,隻求陛下念在世代守護宮中的份上,能給臣留下一點香火。
    我兒王昌,那日可是並未隨從進攻宮門啊!”
    劉辯並沒有追責的打算,道“我改元昭寧,已經大赦天下,你自然無罪。
    我雖想再用你,但你臨陣而逃,再做虎賁也不合適。
    這樣,潘隱,你來安排一下吧。”
    王越大喜道“陛下聖明,不念罪責,在下必全力效忠,再有境況,死而不退!”
    對於詐死的虎賁衛士,劉辯並沒有信任,王越這種性格,再有境況,絕對腳底抹油。
    “把那三個遊俠兒帶過來,近前說話。”
    原本被壓到一邊的李義、嚴幹和鮑出三人,又被押了過來。
    三人跪伏在地,大氣也不敢出。
    看著灰頭土臉的鮑出和另外兩人,劉辯道“你們遊俠少年,好勇鬥狠,與家國何利?”
    居中的李義,急忙道:“蒙陛下垂憐,我等單家,無有進階之術。
    家中還有些餘糧餘財,便練些劍術,好托身於豪族,做做賓客,也是養家糊口,侍奉父母。”
    一旁的嚴幹也道“陛下容稟,我等習練劍法,好勇鬥狠,也是為了一日朝廷用兵西涼,好博一份軍功。“
    劉辯笑了起來,仔細想想,確實也有點道理。
    像張遼鮑信等人去征兵,征召的大部分不都是這些不愛種地,有點野心的二流子。
    老老實實在家種地的人,若是沒有兵役和官吏逼迫,誰願意去當兵。
    黎庶百姓們見識雖然不多,又不認字,但並不代表他們蠢笨。
    一將功成萬骨枯,枯的可都是普通人。
    像鮑出,兄弟五個,也就他一個好勇鬥狠,四處遊蕩。
    在劉辯看來,所謂遊俠兒,自恃勇武,講義氣,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和後世那些活老鬼之類的有什麽區別?
    區別可能在於他們還沒有形成幫派的形式。
    此時還是以農業為主,三鄉五裏的,裏魁、亭長已經把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
    遊俠兒也隻能是個遊俠兒。
    若是像後世工商業發達,走鏢漕運之類的形成產業,其中的利益自然會吸引誌同道合的人。
    思索到這裏的時候,劉辯突然想起了一個人——劉備劉玄德。
    此人在涿縣合徒眾,聚少年,講義氣,不就是幫派的雛形。
    而且背靠師兄涿縣令公孫瓚,可謂是黑百通吃。
    想來張世平和蘇雙兩個大馬販子,去拜訪劉備,還送錢,八成就是交保護費。
    這個倒是走到了時代的前列,可惜沒有堅持下去
    “你們三個也現在潘隱下麵做事吧,順便跟著王越多練練劍法。”
    劉辯安排道,事情到了這一步,他也沒有了再呆在粟市的興趣。
    當即起身道“去罼圭苑,畢嵐,孟他驂乘。”
    “東罼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魚梁台。西罼圭苑周三千三百步。”
    是孝靈皇帝修建的園林。
    在劉辯看來,更像是後世的園林農莊。
    因為苑中還養著雞鴨鳥獸。
    見劉辯表情怪異,畢嵐介紹道“這邊的禽獸少些,基本上是留著,待聖上過來時,隨時食用。
    上林苑(雒陽的上林苑,並非是京兆尹長安那邊的上林苑)那邊的多些,宮中食用的野獸供應,也是上林苑那邊負責的。
    若是用的多了,還要從長安那邊的上林苑捕獵一些過來補充。”
    劉辯微微頷首,想想後世玩的很多東西,其實在古時都能找到。
    若誰覺得古人不懂享受,是傻子,那他可能才真的是坐井觀天。
    侍衛開道,甫一進入,便有假罼圭苑令邊讓帶人迎了上來。
    皇家苑囿,每一個園林都會設一個令,秩六百石。
    負責掌管苑中禽獸和苑內的居民。
    大的園林還有丞、尉,如雒陽上林苑,單吏員就有近六十人。
    “丈量長安上林苑需要大量能做事的人手,罼圭苑等的令丞全部調走了。
    又臨時從大將軍府椽屬令史和三署郎官中,征召了一些,負責照看。”
    畢嵐如導遊一般介紹著,“這位便是原大將軍府的令史邊讓邊文禮,現在假罼圭苑令。”
    邊讓?
    這個人,劉辯同樣很熟悉。
    邊讓少年時就學識淵博,善於辯論,和陶丘洪、孔融齊名,後來董卓上台,被老鄉蔡邕推薦為九江太守。
    再後來因為天下大亂,不敢在九江呆,就跑回了老家,再後來就因為恃才傲物被曹操砍了,從而引發了陳宮和曹操之間的愛恨情仇。
    令史是低級官吏,比椽屬還低,大約也就兩百石的樣子。
    蔡邕一句話,邊讓從兩百石直接提到兩千石
    不過這一次,蔡邕自己才是個博士祭酒,董卓連頭都沒了,邊讓自然沒有混到兩千石。
    一個六百石的罼圭苑令,還是假的(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