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趙岐舊事黃忠現
字數:4736 加入書籤
三國興漢!
“我已令司隸校尉部及平南中郎將等部,沿官道出動,四處掃蕩群寇。
然而此舉,雖然能蕩平一些表麵上的賊寇,但對一些遊俠,卻是無用。”
劉辯看向潘隱,“暗衛中的尖刀,可以出擊了麽?”
潘隱道“聖上,暗衛成立之日尚短,雖然拉攏了王越和鮑出等人,但活動範圍不過是雒陽和三輔。
若要再向外,那就是生麵孔,這個當兒四處出動,反而打草驚蛇,起不到成效。
遊俠倒是不怕,怕的是豪強大族的賓客。
他們熟悉地形,又有當地豪強保護,他們殺了人,躲在豪強的塢堡和壁壘中,根本無法找到。
當年趙岐能夠逃出生天,靠的就是孫賓碩。”
“孫嵩?”
劉辯抬頭看向殿外。
孫嵩,字賓碩,北海安丘人。
又是一個在後世不是很出名,在當時很有名聲的人物。
即便目前是白身,其聲音都可抵達天聽。
就好比大俠郭解一般,雖然是白身,卻能夠讓大將軍衛青幫他向漢武帝說情。
當年經學大儒趙岐得罪了唐玹,也就是荀彧嶽父唐衡的兄弟(也是劉辯中宮唐雪爺爺唐珍的兄弟),帶著侄子趙戩四處逃難。
後來逃到青州,被具有偵探素質的孫嵩發現,於是把趙岐藏在家中的夾壁(砌牆中間留空)中生活了好幾年。
直到唐玹死後,趙岐才出來。
在夾壁中生活的那幾年,趙岐還寫了本書
“孫嵩擔任豫州刺史之後,便把家搬遷到豫州。
養賓客劍士數百,若能為聖上所用”
“以孫嵩的能力,你還能掌控的了他?”
“啟稟聖上,隻要能為聖上效力,小人這點起伏,又算得了什麽。”
“哈哈哈哈!”
劉辯笑了起來。
這時,一個小黃門的聲音入內“聖上,孫諱嵩到了。”
“進來吧!”
劉辯一個眼神,潘隱開口道。
室外的孫嵩脫了鞋,卸了劍,然後轉入堂中,一路,到了近前行禮道“臣嵩拜見陛下。”
“孫卿起來吧,賜座。”
劉辯親和的說道。
若不是昨日孫嵩夜行兩百裏入雒陽,他和朝廷中的重臣,還不知道派向豫州等地的使者,沿途遭到截殺。
“謝陛下。”
孫嵩恭敬的行禮,然後昂首挺胸,坐在旁邊。
“當此社稷危難,黎庶有倒懸之危時,不知孫卿還有心起複?”
聞言,孫嵩睜開眼,微不可查的看了潘隱一眼。
他心中清楚潘隱是做什麽的。
現在天子在潘隱麵前問他,卻不在侍中和三公麵前問他,其實他起複的方向也就明確了。
不再是一郡之長官,也不是一軍之統帥,而是行奸細刺客事宜。
“若陛下能赦免並起用一人,臣願為陛下效死命。”孫嵩並沒有考慮太長時間,便昂然道。
劉辯微微一笑“孫卿推舉何人?”
“前敦煌太守,趙諱岐君。”
趙岐是孫嵩能步入仕途的關鍵人物,從這個角度來說,便是孫嵩的故主。
在趙岐的推舉下,孫嵩做過青州刺史和豫州刺史。
不過,後來趙岐又受到二次黨錮之禍的波及,又被禁錮了近二十年。
如此一來,孫嵩在仕途上也沒能再進一步,做到兩千石。
劉辯的笑容更燦爛了,其實這個和後世很像,孫嵩想進入官宦的圈子,難如登天。
他冒了全族被殺的風險,藏了趙岐好幾年,才拿到入場券。
他現在這個圈子裏混的好,必須抱緊趙岐的大腿。
可惜的是,趙岐被黨錮波及,孫嵩在圈子裏也就沒了靠山
“昔日賓碩救趙公,可堪義士。
趙公是故推舉賓碩。
如今賓碩又推舉趙公,當真是美談一樁,可以記入史冊。”
趙岐在黨錮之禍解除後,就從白身被征為議郎,一年的時間就提拔成兩千石的敦煌太守。
這其實就是圈子的重要性。
不過趙岐的運氣不太好。
在路經襄武縣時,被反賊邊章等人抓獲。
邊章想要脅迫趙岐任他們的大帥,趙岐費盡口舌才得以幸免。
輾轉到陳倉時,又遇到亂兵,隻能裸身自救,躲在草叢中十二天不進食,曆經磨難才回到了長安。
這個上綱上線的話,就算是在大的責難,趙岐也應該去上任,而不是討回長安。
如此棄官逃回長安,也就一直沒能再起複了。
當然了,趙岐的名聲和身份還是在的,他需要的就是一個契機。
在曆史上,董卓遷徙到長安,就拜他為議郎,不久就升為九卿之一的太仆。
後來李傕郭汜掌權,派太傅馬日磾安撫關東,趙岐就是馬日磾的副手。
到了雒陽之後,分為兩路。
趙岐去勸說袁紹、曹操、公孫瓚停戰,三方都很給麵子。
對於這種人,劉辯其實並沒有什麽好感。
畢竟董卓掌權,他跟董卓混,李傕郭汜掌權,他就跟李傕郭汜混在後世屬於非常冷靜且理性的職業經理人。
但若說多厭惡,倒也不至於,其並沒有多少野心去迫害別人。
而且一直被公司高層打壓和迫害,又怎麽可能有多少忠心。
“雖然棄官而走,畢竟遭遇叛軍。
大赦之後,已然無罪。
既然賓碩推舉,那便征為太中大夫吧。”
劉辯同意道。
趙岐能力不說。
最起碼名聲比較大,時人都比較給麵子。
這個有時候其實也是一種能力。
而且趙家在京兆尹也是名門大族,趙岐本人娶了馬融的之女,征他也算是拉攏了趙家。
豫州、譙縣。
“天子招我入京?”
豫州牧黃琬,拿著手中的公文,目光逐漸堅定。
見狀,都尉郭貢開口道“君侯,中樞動亂,我們握有重兵,正當距前觀望局勢,怎可輕易人局。”
黃琬搖了搖頭“天子相召,我卻觀望,此非人臣之所為啊!”
“軍侯!”
“不用多說!”
黃琬擺了擺手,“我走之後,郭貢,你與黃猗兩人領軍,不可輕舉妄動!”
“謹唯,君侯!”郭貢行禮。。
“謹唯,伯父!”旁邊一個麵容冷峻的青年同樣抱拳。“伯父,你若定要去雒陽,須要帶黃忠隨行方可!”
“嗯!”
黃琬點了點頭,“令黃忠挑選族兵五十人,與我共入雒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