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雄才大略公孫度

字數:4745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聽聞劉辯要禦駕親征,何太後等人少不得又是一番勸說。
    但被劉辯一句話堵了回去。
    “當今天下,豪強虎視眈眈,我不掌握軍權,焉有命在。”
    隨後劉辯又細細勸說“中樞之所以為中樞,那是因為州郡中的豪強,都有代言人在這裏。
    大家不願不敢撕破麵皮的情況下,各自妥協,認輸。
    現在位於中樞的代言人,因為利益都已經撕破了臉皮。
    袁隗更是帶著半數官員離開了雒陽。
    這些官員不僅代表著自己,還代表著身後龐大的家族勢力。
    如此,州郡中豪強自然要揭竿而起,謀求利益,又有誰還把中樞放在眼中。
    我若是連一個司隸校尉部都不能安定,那伺機而動的人就更多了。”
    一番話,說的何太後等人啞口無言。
    於是何太後一邊誇天子聰穎睿智有決斷,一邊又讓唐雪繼續給天子張羅選美女入掖庭的事情。
    而唐雪這些日子,也見了不少世家大族和司隸校尉的各個家族的家眷。
    第一批已經選了二十人,後麵還要繼續。
    劉辯表麵上一番推辭,心中則是樂開了花。
    當皇帝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多娶女子,而且沒有輿論壓力。
    像東漢末年時的美人別人能獲取一個都是萬幸,自己這邊還沒有出手,就有人幫忙搜羅了好幾個。
    目前後宮中,除了唐雪,還有疑似貂蟬和董卓婢女的胡女,有原本秦宜祿的妻子杜氏。
    若是有時間的話,劉辯不介意和她們談談風花雪月。
    但是現在,隻能把她們當成工具人
    “我還年少,不要選太多!”
    劉辯裝模作樣的叮囑著唐雪,一邊又拿起簡牘瞄了幾眼。
    隻看到幾人,心中頓時就有些火熱。
    馮方女,蔡貞姬,鄒婧等人赫然在列。
    馮方女可是史書中記載的國色。
    蔡貞姬識大體,又精通音律和書法,是個才女。
    馮方女倒沒什麽,蔡貞姬入了宮,那司馬師的妻子羊徽瑜和名將羊祜,大概率也就沒了
    至於騶婧,在劉辯看來,則疑似張濟的遺孀鄒氏。
    (注這個時候的鄒,寫的還是“騶”,後來漸漸演變成鄒。
    雒陽西有縣名為穀縣,相距數十裏,縣中有騶姓人。
    《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碑陰故吏泛定國錢七百。
    故吏泛奉祖錢三百。故從事原宣德錢三百。故吏騶叔義錢三百。
    漢朝的吏員一般都是當地豪強大族中人,此騶姓在縣中應為大族)
    至於為什麽疑似,因為此時的邊疆,風吹日曬,怎麽可能有多少美人。
    曆史上董卓掌控朝綱的時候,肆意屠殺豪強和富戶,其中將校趁機娶些美人也是正常。
    畢竟這幫大老粗,何曾見過雒陽的繁華。
    而無論哪個朝代,在京城的美人都是最多的。
    大家提著腦袋跟你董卓混,圖的是什麽,不還是升官發財找女人
    “舅父什麽時候到雒陽?”
    劉辯問道,“少府給他留了很久了。”
    “陛下,家翁在會稽郡,距離此處兩千裏多。
    恐怕現在征召的消息才剛剛收到,收拾行裝也要時日。
    如今兵荒馬亂,還要調配家兵,月內能到已是萬幸。”
    劉辯點點頭,他那句話本就是安撫唐雪。
    於是握著對方的小手,深情道
    “舅父到了雒陽,就任少府後,就先操辦策立中宮的事情。
    等我平定白波軍歸來,咱們就舉行大典。”
    在劉辯看來,所謂愛情,不過是一個見色起意,自我催眠的過程。
    所以,適時的演技很重要。
    果不其然,感受著天子手心處傳來的溫度,聽著那柔情的話語,倉促驚慌跪下的唐雪,眼中晶瑩,淚花閃過
    好似沉浸在幸福中的小姑娘。
    但當天子轉身離去後,唐雪的瞳孔中,情緒的色彩立即又被睿智和冷靜所代替。
    誰是高端玩家,或者說誰是獵手,誰是獵物,還尚未可知啊
    應付好何太後和唐雪,天色已是黃昏。
    但,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劉辯還要賜宴公孫度。
    此君現在看著人畜無害,好像徐榮的跟班。
    但曆史上在就任遼東太守後,可是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公孫度在建寧二年(169年)就擔任了尚書郎,後來外放為冀州刺史。
    熹平元年(172年)10月,漢靈帝劉宏下詔,由冀州刺史逮捕渤海王劉悝(漢桓帝劉誌的弟弟),查辦案情。
    劉悝在獄中不堪拷打,被迫自殺,其妻、子百餘人均死於獄中。勃海國立25年,國除。
    不知道這個冀州刺史,是不是公孫度如果是的話,也就卷了一場政治鬥爭中。
    但公孫度從冀州刺史被罷免之後,就再沒有起複。
    “臣榮(度)(信)(遼)(雄)拜見君上。”
    幾人是天子近臣,在私底下的稱呼,自然是君上。
    除了徐榮和公孫度,劉辯還傳了鮑信、張遼和華雄三人,算是陪酒
    “此去遼東經年難見。
    以升濟之能,安定遼東,不在話下。”
    劉辯端起酒爵。
    眾人急忙收聲細聽。
    “我長想冠軍侯和大將軍衛青,他們舉全國之力,連年征戰。
    雖屢屢大勝鮮卑,揚大漢國威,但卻未能給大漢略到多少實際好處。
    這些草原之地,為何不能建城?
    遼東四周,如高句麗、扶餘、東部鮮卑、三韓等,朕許升濟見機行事。
    若能蕩平這些胡人勢力,把版圖納入我大漢國土中。
    我不吝給升濟一個萬戶侯,乃至於更高。”
    聞言,端起酒爵的公孫度一怔,連忙放下酒水,跪地稽首,涕淚橫流。
    “君上厚愛,臣無以為報,唯有肝腦塗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方能報答一二!”
    雖然公孫度表現的很是忠心,但劉辯並沒有太過信重。
    人的野心,總是會隨著位置的提高而變化。
    這一次,平定白波軍,之所以不用鮑信等人,就是因為他們的功勞已經足夠大,官職足夠高。
    若是再立下大功,怎麽封賞?
    徐榮和張遼,則是被劉辯硬生生拔到兩千石的,並不能服眾。
    也就需要一場勝利,來鞏固他們的位置。
    他返回宣室的時候,禦史中丞孫嵩、禦史中郎劉備已經在等待。
    “公孫度雄才大略,野心勃勃,此去遼東必然大有作為。
    埋幾顆釘子在他身邊,不需要匯報他的行蹤,隻需要關鍵時刻,能有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