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劉表太守弘農郡

字數:5494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劉辯為何要嚴肅處理那名太守。
    侍中黃琬,稍一思慮,便明白過來。
    天下下詔書,要弘農郡太守準備船隻,供大軍渡河。
    行文中明確要求征收船隻多少艘。
    但太守卻是直接把黃河南岸能搜集的船隻,全部征集了來。
    看似邀功,實際上對地方上的傷害很大。
    下次,朝廷經過計算,弘農郡征收十萬石糧草,不至於傷到根本,使黎庶餓斃。
    但太守可能就會邀功,直接征收十五萬石送過去。
    多收的五萬石,不知道會餓死多少人。
    而且多多益善的話,操辦的官員再上下其手,實際征收的糧草,可能就會超過二十萬石,甚至是三十萬石。
    果不其然,天子的聲音幽幽響起。
    “我需要的船隻是有數的,汝卻把所有船隻都征收過來。
    前後數月都無法歸還。
    那河邊靠打漁為生的百姓衣食無落,如何自處?
    他們需要繳納的賦稅會減少麽?”
    說到這裏,劉辯的聲音愈發冷厲。
    “賦稅也是此理。
    朝廷經過計算,每戶加收一百錢,不會傷害黎庶。
    但實際的操作呢?
    你們為了邀功,可以加收二百,甚至三百錢。
    朝廷這邊按數交就行,剩下的,大小官吏和豪強分了便是。
    臭名還會甩到朕這裏,那些黎庶活不下去,正好賣田賣宅子賣兒女。
    豪強們正好壓低價格,又能買田,又能買僮仆。”
    “臣知罪,望天子垂憐,願自戕以謝社稷!”
    那太守終於明白過來,跪地請死。
    聞聲,不少人看向太守,心有戚戚。
    天子手段,總要走到這一步,隻是可惜此人做了表率。
    “不準!”
    原本已經消氣的劉辯,霍然站了起來,他剛接過的水杯,“啪”的一聲摔倒地上。
    聞聲,周圍人等再次疑惑起來,彼此相互看著,不明白天子怒在何處。
    實際上,前漢時,很多大臣被定罪自赴廷尉的時候,都會顧念自身名節。
    然後自戕。
    到了今漢,大臣們被定罪的太多,也就大多不敢隨便自戕了。
    尤其三公,很多人被免了,被定罪,都老老實實的認罪,等著大赦或者起伏。
    自戕不起了
    如今難得遇到一個原因顧忌自身名節,而願意自戕的臣子。
    皇帝不應該感慨,為什麽好像被踩了尾巴一樣
    “朕平生最討厭的就是借著名節行齷齪的勾當!”
    劉辯繼續罵道,“你為太守,犯了罪,那就去廷尉定罪,接受朝廷法度的處理。
    如此才能更好的警示他人和黎庶。
    偏偏有些人,因為犯的錯誤太多,直接自戕。
    如此以來,也就無從審訊。
    和他共分好處的那些豪強大族,不但落到好處,而且至此高枕無憂。
    當然了,這些豪強大族,也會投桃報李,好好照拂此人的家人。
    你和豪強魚肉鄉裏,罔顧朝廷法度。
    事不發,各自發財。
    事發了,你得到名節,而豪強大族護佑照拂你的家人,獲得義氣的名聲。
    你們一個個的,打的好主意!”
    隨著天子的話音落下,一旁不知何時出現的禦史中郎劉備,捧出一堆簡牘。
    “這些,都是彈劾你與豪強勾結,魚肉鄉裏的的證據,自己看看吧!”
    劉辯接過趙淳遞上來的又一杯茶。
    “或者細細從實招來,或者自戕。
    不過,朕今日會寫下製書,若地方官員犯法招供的,三族遷入河南尹緱氏山。
    若是犯法不招自戕的,三族全部誅殺!
    而且這道法令,從你開始執行,如此也是一樁美談,可以寫入史冊了。”
    那太守跪伏在地上,全身顫栗,不停的說道“罪臣願招,罪臣願招!”
    “喏。”
    劉辯看向劉備,“劉禦史,帶下去處理吧。”
    “遵旨!”
    劉備麵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隨著他一揮手。
    士仁帶著一隊衛士進入大殿,帶走了還在顫栗的太守。
    “黃卿。”
    劉辯看向侍中黃琬。
    “微臣在!”
    黃琬莫名的一抖,連忙應聲。
    他心中腹誹,怪不得太傅說天子是暴君,前幾日說話聊天還是好好的。
    今天忽然間,就有點暴君的雛形了人家是不動聲色間拿下一個兩千石。
    天子你是暴跳如雷的拿下一個兩千石。
    少年,少年,怪不得先帝說天子輕佻
    “大戰在即,弘農郡為此戰之根基,絕不可亂。
    如今沒有了府君,便由黃卿暫假弘農太守吧。”
    劉辯放下茶杯,溫和的笑道。
    黃琬頭皮有些發麻,他推辭道“得陛下厚愛,微臣惶恐。
    隻是,老臣做事雖然穩妥,但動作稍慢,恐怕難以快速安定弘農郡。
    老臣舉薦一人,此人乃是漢室宗親,大儒王諱暢之門生。
    且能力非凡,定能安定弘農郡,不至影響平定白波蛾賊的叛亂。”
    聞言,劉辯不由得再笑。
    人老精,鬼老靈,此言不餘欺也。
    黃琬本身是侍中,侍奉在天子身邊,那是大漢朝政的中央。
    本身就是兩千石,怎麽會瞧得上弘農郡的太守。
    從中央到地方,一定要升官才行,平調,那不是貶官麽
    推薦劉表就不同了。
    劉表原本不過是大將軍的屬官,大將軍府撤掉之後,就是白身。
    別說給個兩千石的太守,就是給個一千石的縣令,恐怕都高興的屁顛屁顛的。
    如此一來,劉表幹活肯定賣力。
    黃琬這個推薦,可以說是照顧到了方方麵麵。
    果不其然,劉辯思索明白過來後,就看向了劉表,道“景升,此時擔任弘農太守,不但要配合劉禦史打擊豪強勢力。
    還要安撫弘農郡的豪強大族,讓他們老老實實的供應糧草,支持我們平定河東的叛亂。
    你能做到麽?”
    聞言,心髒早就砰砰跳動的劉表,當即出列拜道“黃師推舉,陛下垂憐,臣必效死命以報。”
    劉辯擺擺手“朕問的是,你能做到麽?”
    劉表昂然抬起頭,斷然道“陛下放心,臣必然能做到!”
    “喏,便以你為弘農郡太守!”
    一郡太守是由天子任命。
    但郡守的從官,那些實權的郡吏,則是由太守征辟。
    因為三互法的原因,擔任太守的都不是本地人,想在一郡之地站穩腳跟,必須要和當地的豪強大族合作。
    實權的郡吏,自然要由本地豪強大族的青年俊傑來擔任。
    如少府陰修,在南陽太守就任的時候。
    舉五官掾張仲方正,察功曹鍾繇、主簿荀彧、主記掾張禮、賊曹掾杜佑、孝廉荀攸、計吏郭圖為吏。
    用的都是本地大族。
    當劉備押著弘農郡太守出來,送入檻車的時候。
    弘農郡的實權郡吏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與此同時,士孫瑞、魏傑、第五儁、杜楷和楊儒,正得天子宣見走過來。
    看到這一幕,五人心中都是微驚。
    彼此相顧的眼神中,都是疑惑的目光。
    天子到底要做什麽,他就不怕關中的豪強大族們掀桌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