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諸君努力過黃河

字數:4928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各將領命之後,自去安排。
    士孫瑞五人出了大帳,都是長出一口氣。
    杜楷看向魏傑,道“今日一見,才知魏兄膽魄,遠勝在下。
    所謂,麵見麵子,我已顫顫栗栗,足下居然還敢仗義執言。”
    魏傑哈哈一笑,道“腦袋掉了,名字卻能書於竹帛,有什麽好怕的麽?”
    幾人跟著笑了起來,第五儁心有餘悸道“話雖如此,足下方才卻是有些過頭。”
    魏傑笑道“國家要震懾我們,我們也要讓國家看看,咱們名士也是有硬骨頭的。”
    楊儒麵色冷靜的問道“接下來的渡河之戰,諸位怎麽看?”
    聞言,眾人都看向士孫瑞。
    士孫瑞略一沉吟,道“諸君努力吧,國家都說了,兵法最重要的是因地製宜,落到實處。
    大家都知道聲東擊西,怎麽做到讓對方相信,才是真的本事。
    畢竟,我們可是聲東。”
    幾人彼此點了點頭。
    “阿翁!”
    身後傳來士孫萌的聲音。
    “何事?”
    士孫瑞有些疑惑的轉過身,“你不在國家處侍奉學習,來這裏做什麽?”
    士孫萌遞過去一張紙,道“國家有手諭,讓我給你。”
    “手諭?”
    士孫瑞的神情愈發狐疑,他接過那張紙,隻看了一眼,就臉色大變。
    隨後長出一口氣,神情中盡是苦笑。
    “士孫兄,國家說的什麽?”魏傑急忙問道。
    士孫瑞意味難明“國家說,黃河悠悠,希望我們努力。
    會令徐榮和秘書郎們統後軍一萬,隨我等過河。
    若是我等不拚命,渡過黃河,就不用回來了。”
    “啊?”第五儁和杜楷大吃一驚。
    魏傑則是臉色一沉“國家,這是在威脅我們?”
    楊儒冷笑道“威脅我們又如何?”
    魏傑哼道“徐榮雖然是驍將,但所統的一萬士卒卻是新兵。”
    “新兵,新兵又如何?”
    第五儁反應過來,無語道,“秘書郎們可是隨軍的,你敢有異心麽?”
    聞言,桀驁如魏傑,也是牛眼一瞪,焉了下去。
    確實,秘書郎可都是各大高門望族的俊傑子弟,有個三長兩短,都不用天子動手。
    那些公卿的門生故吏們,就能手撕了他們和他們的家族。
    楊修,那是弘農楊家,三世三公;王粲,山陽王家,二世三公;桓範,“三代禦先生,五代帝師”
    而且他們也會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因為他們的舉主蓋勳的兒子,蓋順也是秘書郎。
    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魏傑道“諸君,我們這次是真的要努力了。”
    感情,方才的努力是假的
    “是要努力!”
    士孫瑞接著道,“國家還說,若我們努力,那麽渡過黃河,就可以不用回來了。”
    “這,這什麽意思?”
    魏傑眼睛瞪起,重複道“我們不努力,渡過黃河,就不用回來了。
    我們努力,渡過黃河,就可以不用回來了?”
    “這還不明顯?”楊儒倒是喜道“那是許下河東太守,恭喜士孫兄!”
    杜楷和第五儁也醒悟過來,笑著拱手道“士孫河東,有禮了。”
    “國家說的是我們。”士孫瑞分析道,“許的應該不是河東太守。”
    “那,是宅邸和爵位封邑?”
    楊儒猜測著,“河東郡遭此大亂,按照國家的手筆,那一定是要收攏流民和蛾賊,用作屯田的。
    而蛾賊肆虐,殺死的一般豪強也有不少,如此一來,必將空出大片田地。
    正好拿出部分,賞給我們。
    長安周邊雖然人傑地靈,但田地狹小,無異於牢籠。
    我們若是能在河東站穩腳跟,未嚐沒有另一番海闊天空。”
    這次,士孫瑞點點頭。
    “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這樣,哈哈哈哈!”
    第五儁和杜楷也點頭稱是。“諸君,努力,努力,以後咱們可是在河東再開一支了!”
    “這下不是努力,而是要拚命。”
    魏傑更是大喜的說道。
    士孫瑞看向四位夥伴,幽幽道“蓋公常說董卓狼子野望,太傅老謀深算,都居心叵測。
    現在看來,他們輸給國家,確實不冤。”
    “不行,絕對不行!”
    “陛下,你殺了我等吧!”
    與此同時,大帳之中,跪了一整片的人。
    為首的便是黃琬,他看著躍躍欲試的天子,心中不由得感慨。
    縱然是天縱奇才,但也是個少年啊!
    所謂聲東擊西,也叫疑兵之計,劉辯第一次擔綱統帥大軍,自然要做雙重的保險。
    正常的聲東擊西,便是士孫瑞帶兵在曹陽亭大張旗鼓渡河,吸引郭泰的注意。
    然後毋丘毅趁機從茅津渡過黃河,攻擊郭泰軍的後方。
    參考的戰例,便是董卓擊敗王匡的孟津之戰。
    不過出於保險的考慮,劉辯又加了一層保險。
    他的第二路毋丘毅大軍其實也是疑兵。
    所謂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
    真正的殺招,是張遼所領的三千虎賁羽林,以三河騎卒為主體的他們,是真正的精兵。
    在士孫瑞及徐榮部兩萬人,和毋丘毅的一萬人引起郭泰注意的時候。
    三千精兵從砥柱悄悄渡河,攻擊郭泰的後方。
    就算是郭泰再聰明,會計算兵卒的數量,也算不到這一出。
    疑兵之計的妙處便在這裏,能忽悠住對方才行。
    同樣的疑兵之計,張飛可以唬住曹純,就沒有唬住曹休。
    也有可能曹純告訴了曹休,下次見到張飛要小心,這家夥喜歡用疑兵之計。
    而讓黃琬帶頭跪在大帳中以死相諫的原因。
    便是劉辯以三千虎賁羽林調走,他身邊沒有侍衛為由,要隨張遼一起渡河。
    如此一來,幾乎把眾人嚇得三屍神暴跳。
    看著以死相逼、油鹽不進的眾人,劉辯縱有萬千謀略,軟硬兼施,卻也無可奈何。
    按照他的想法,曹操當年當話事人的時候,雖然身為統帥,不就經常帶著士卒親臨一線。
    如伏擊文醜,如深入千裏,到柳城去殺蹋頓
    他現在不也是統帥麽?
    話事人當統帥的,多了去了。
    遠古和春秋戰國時不說。
    漢高祖、光武帝就算到了後來,也有楊堅、楊廣、李淵、李世民、趙匡胤、趙匡義、趙恒、朱元璋、朱棣、朱厚照
    對了,還有大明戰神朱祁鎮。
    “若留侍衛在此,那文遠還有多少士卒可用,如此一來,又怎麽能打敗郭泰?!”
    劉辯厲聲喝問道。
    聞言,張遼抬起頭,眼中精光閃爍“聖上,與我八百精兵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