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子公道憶先祖

字數:5806   加入書籤

A+A-


    三國興漢!
    “喏,我有馬黃門,何愁天下不安定!”
    劉辯慨然說道。
    馬宇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再不用對方,就是打消對方的積極性了。
    而且劉辯也要給其他人樹立一個榜樣。
    你們看,這個馬宇雖然能力不咋樣,但態度很端正,那樣,朕依舊會給他機會。
    當然,最關鍵的問題是,招降於夫羅失敗的代價,劉辯承擔的起。
    (袁紹打了個激靈好像有人在含沙射影?)
    “不過這個軍令狀就不用立了,此去本就風險重重,無論招降成功與否,馬侍郎還是要以保重性命為要。”
    既然決定讓馬宇前去,他自然也要收買一波人心。
    說到這裏,劉辯的神色變得肅殺起來“那於夫羅若是敢動馬侍郎,我傾全國之兵,也要將之挫骨揚灰!”
    “陛下厚愛,臣縱使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一二!”
    果不其然,馬宇感動的一塌糊塗,直接跪地稽首。
    其他人也紛紛行禮“陛下對臣子的愛戴之心,臣等五內恒感!”
    “報,去卑帶到。”
    十餘丈外,侍衛們壓著一名麵相粗獷的胡人大漢。
    謁者仆射楊眾前來稟告。
    “宣。”
    瞧見劉辯點頭,趙淳高聲。
    “罪臣劉去卑,拜見皇帝,願陛下春祺夏安,秋綏冬禧,長樂未央。”
    被帶到跟前,去卑跪伏於地,稽首行禮。
    劉辯神色如常,道“你身為世祖後裔,卻隨匈奴行叛逆之事,可知罪否?”
    聞言,去卑一愣,自知難以幸免,垂淚道“陛下之責,罪臣無話可說,隻求聖上垂憐,留幼子一命。”
    劉辯沒有下令,而是幽幽的歎了口氣“去卑,我常在想一件事情。”
    去卑再次愣住。
    他雖然生活在匈奴人中,但獨孤部一向都以漢人自居,而且口口相傳一些漢人的文化。
    匈奴部族中,也有鄙視鏈。
    去卑的曾祖父劉進伯被匈奴人抓住後,身邊人也同樣被抓,他們並沒有投降。
    當然,這個祖訓上是這樣說的,但具體就連去卑也不知道有沒有投降。
    隻知道劉進伯娶了匈奴人,生下一個兒子叫屍利。
    單於很是看好屍利,就封為穀蠡王。
    因為劉進伯被囚禁於獨山。
    這一部族,也就自號“獨穀”部。
    正是“獨孤”部。
    屍利也叫劉屍利,是去卑的爺爺。
    從血緣關係上算,劉去卑和靈帝劉宏同一輩分,而眼前的天子,則是他的遠房侄子,他是皇叔
    隻不過遠的有點狠
    (作者按漢末的皇叔遍地都是,真的不值錢。
    劉備能混起來,靠的不是‘皇叔’這個身份。
    而是因為拜師盧植,進入了士人的圈子。)
    “聖上,罪臣在聽。”
    眼見劉辯開了個頭,便沒有下文,去卑忍不住說道。
    能活,他並不想死。
    “嗯!”
    劉辯點了點頭,示意趙淳扶起去卑。
    然後才緩緩道“世祖聖德靈威、才明勇略,洛水信義,胸懷寬闊,能容天下,卻為何唯獨不能容一妻子?”
    聞言,黃琬等人大驚失色,劉去卑宛如被雷劈一般,愕然當場。
    世祖是光武皇帝劉秀的廟號。
    劉辯說的正是劉秀在取得帝位之後,廢掉了第一任皇後郭聖通,立陰麗華為皇後的事情。
    其實這段往事,在劉辯看來,劉秀可以說是始亂終棄。
    劉秀奪取天下,有三個主要的利益集團。
    創業班底是南陽人,以鄧禹為代表。
    但真正讓劉秀做大,兵強馬壯的是河北人,也就是冀州、幽州一帶。
    潁川集團是第三個集團,相對於前兩個,沒有兵馬錢糧,主要出人(人才入股)。
    所以要弱勢一些,但也是劉秀製衡其他集團的手段。
    隻不過因為代表人物馮異的早逝,在後來的朝堂上漸漸勢弱。
    當然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東漢中後期,汝潁集團再次做大。
    而袁紹帶著南陽人、潁川人,跑到河北去創業的手段,和劉秀可謂同出一轍。
    所以雖然袁紹喊出了“我劍也未嚐不利”,但由此便說袁紹是個忠臣,那劉辯卻是打死也不認的。
    還有曹操,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赤壁之戰失敗兩年後,麵對朝野洶洶,寫了一篇《述誌令》。
    用於安定朝野的環境,當中說我年輕時候的誌向就是個征西將軍。
    如此目的明確,欲蓋彌彰的事情。
    到了後世,居然有人就據此認為曹操是個大漢忠臣,也是可笑至極。
    在劉辯看來,曹操年少時就不循規蹈矩,代表著他敢於向強權發出爭鬥。
    也就意味著,他絕不是什麽忠貞之臣,而是頗具手腕的能人。
    在治世的時候,一切都需要循規蹈矩,不服從規矩,就會遭到打擊。
    所以他是能臣。
    但是在亂世,不講規矩的,道德底線較低,反而會助長他的成長,讓他成為梟雄。
    正如權力遊戲中的小指頭所言,混亂乃是階梯。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可謂鞭辟入裏。
    真正的忠貞之臣,那是盧植這樣的,必須要有很高的道德節操的人物。
    但這種人,又沒有曹操好用因為他有底線,不會一味的迎合。
    “陛下!”
    眼見劉辯說了一句話,就不再吭聲。
    導致反應過來的去卑,哭的悲天動地,但眼淚都快哭幹了,劉辯還在發怔。
    黃琬忍不住提醒一聲。
    “噢!”
    劉辯回轉心神,他想的有點多,有點遠了。
    劉秀借助河北人的集團做大之後,就想著製衡。
    先是磨磨嘰嘰的不肯立郭聖通為皇後,也遲遲不立郭聖通和他的兒子劉疆為太子。
    作為大股東的真定王劉楊,也就是河北派的代表,郭聖通的舅舅,就坐不住了。
    畢竟從劉楊的角度來看,你創業就快失敗了,我們幫助了你,還結了姻親,隨後出兵出錢出糧出人,怎麽說也是大股東。
    你現在公司上市了,就不太想認賬,不但沒有給我分紅(爵位、封地都沒有增加)。
    現在在繼承人上,還想立南陽人?!
    史書記載劉楊是計劃謀反泄露,然後被劉秀派出的將領耿純誘殺。
    這裏,劉辯覺得一定是史官在春秋筆法。
    沒道理你弱小時,我大力資助,你上市了,我卻想謀反,而且還鬧的人盡皆知的樣子。
    在劉辯看來,劉楊大概率是傳遞了一些信息給劉秀,提醒對方我是大股東。
    然後劉秀直接耍陰招,殺死了劉楊及兄弟幾人。
    劉楊若真想反叛的話,會帶著兄弟幾人去赴宴,雖然請客的耿純是他的外甥。
    而且殺死劉楊等人之後,劉秀又火速任命劉楊的兒子為真定王,並立郭聖通為皇後,立劉疆為太子。
    這是什麽?
    這就是大棒加胡蘿卜。
    我先殺死你們跳的最歡的出頭鳥,然後又把你們河北派最想要的分紅和股份給你們。
    恩威兼施,手段穩準狠。
    暫時安撫了河北派之後,劉秀也就有了喘息之機。
    但這隻是緩兵之計,數年後,徹底掌控大漢公司的劉秀,以莫須有的借口廢掉了郭聖通。
    雖然這些年來,郭聖通又給他生了五個孩子
    郭聖通廢掉之後,陰麗華上位,也就代表著南陽勢力,創業元老們的上位。
    對劉秀來說,這個過程,不過是他平衡公司內各股勢力,掀翻大股東的手段。
    但對於郭聖通來說,何錯之有。
    去卑的曾祖劉進伯,便是劉秀與郭聖通的兒子劉輔的後人。
    這正是,去卑如被雷擊中,痛哭流涕的幾欲暈倒的原因。
    多少代的怨恨啊!
    其實到了他這裏,去卑等的不過是一個公道。
    現在,天子的公道話,來了。
    黃琬“”
    陛下怎麽“噢”了一聲後,又沒有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