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養寇自重
字數:3728 加入書籤
白雪皚皚,一行披著蓑衣的人在田野間緩行,一穿著樸素的方臉大耳的中年漢子正彎下腰,用手搓著腳下被雪水浸濕的泥土。
一個陽曲縣官吏在一旁陪笑:“如聖主所見,陽曲這一片幾十年來都被充作了沙陀族的牧場所在,便是這楊興河旁邊的幾十戶人家,也僅僅開墾了幾百畝農田。”
李嗣源搓了搓指尖的泥土,用手指著寬長無垠的河穀,狹長的三角眼微眯:“哦?這麽大片地,就拿來放牧?依本聖主所見,這就該是良田所在才是。”
說罷,他又繼續道:“這些年,朱溫連年北犯,潞州那邊戰事吃緊,連帶著太原的糧價也飛漲。咱們作為晉國臣子,正該以身作則,與百姓同甘共苦,帶領鄉民開墾荒地,不但是為晉王效忠,也算是利己利民的事。還有這楊興河,我聽說到了每年下半年,夏水暴漲,衝垮農田屋舍,可有此事?”
那官吏便點頭應是。
“明年開春,我會調撥修繕河堤的用款,連帶著疏通水利,一氣促成,這麽一片良地,焉能拿來放牧?真需要畜牲,雁門以北要多少有多少。”
“可畢竟是沙陀……”
李嗣源擺了擺手:“我會處置此事,斷不會讓他們再繼續騷擾此地百姓。還有,我有意將一批河北流民遷至此處,你是陽曲的父母官,當要做好安排。”
“下官遵令。”
不止是這位官吏麵有動色,便是一同跟在後麵沒資格說話的裏長及鄉老都高興不已,說到底,陽曲的人口也是漢胡參半,甚而是漢人多一些。但他們往常顧忌沙陀族在晉國天然的優越身份,自然是敢怒不敢言的。而今李嗣源願意管此事,還願意撥款修繕水利,自是讓人高興都來不及的。
一時間,侯在田野外的一眾農夫議論紛紛,卻都是對李嗣源交口稱讚。須知,這位通文館聖主,可也是沙陀人。
青天大老爺,不外如是。這般的仁心義舉,活該他被晉王收為義子,當上大官!
李嗣源卻是不以為意,入冬農閑後,他一路從太原考察至此,能開荒的地區都被他標記好了。整個晉國上下,十三太保裏,也唯有他看重農事,便是堂堂晉王李克用,也隻管對外征戰、閉關修煉。
武夫們甚是輕賤農事,但李嗣源卻常常帶著一幫官吏下田割麥、鋤地,百姓們偏偏最是吃這一套,故他的名聲在民間一向不錯。
在一眾官吏、農夫們的簇擁下,李嗣源繼續頂著雨笠巡視河道。
這時候,有一騎遠遠的從南麵冒雪而來。
有在遠處靜候的通文館門徒本欲作攔,卻在看清來人後,紛紛散去。
來騎雖是個男人,但俊美的過分,陰柔的似若女人一般,一些道旁的農夫都看傻了眼,還以為是哪個娘們女扮男裝來的。
其戴著一個烏紗襆頭,臉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顯得很是親和,便是對著這些往日裏視如螻蟻的低級官吏,也能一一點頭示意。
有熟悉他的官吏也急忙行禮:“見過禮字門主。”
“你怎來了?”
李嗣源頭也不回,負手緩步。
李存禮近了些,拂起寬大的袖子,附耳低聲道:“大哥,世子敗了……”
前者那雙狹長的三角眼,幾乎是霎時一眯。
他頓步而停,負手看著已結冰而止的河水,臉上若有所思,卻是一言不發。
一旁,馬上就有通文館門徒屏退一應官吏、農夫。
這下子,李嗣源才繼續踱步,語氣淡漠:“他也會敗?”
“是大敗。”
李存禮稍稍躬身,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輕聲道:“義從軍幾無幸存,非死即降。便是鴉兒軍,也都折損大半……老十麾下的飛虎軍,全軍覆沒。”
“!?”
李嗣源捋著八字胡的手一頓,回頭看來,稍有些驚色。
李存禮的麵上還是一副淡淡的笑意,道:“假不了,愚弟從太原來,雖沒見到世子,但據老九所說,世子被追兵追的割發逃生,若非老十與鴉兒軍拚死阻攔敵軍,其險些沒機會逃回河東。”
而後,他語氣頓了頓,繼續平緩道:“此次世子雖不能說是單騎走免,但也差不多了。一萬餘義從軍丟在了河北,鴉兒軍也折損了近八成。且最關鍵的是,他還是敗在一個無名小卒手中……”
李嗣源捋著八字胡,眯眼道:“何人?”
“汴梁,蕭硯。”
“朱溫的人?”李嗣源愣了愣,繼而思忖了下,自問自答道:“也隻有朱溫,能比我們先插手河北了,確實早該想到……但據我所知,梁軍的主戰場,應是在滄州吧?此人莫非得了天兵?這蕭硯是何許人?”
李存禮從袖中掏出了一劄子,遞過去,“愚弟一得到消息,便已替大哥打探清楚了。此人乃李唐不良人,一說其曾效命於洛陽,一說其曾效命於曹州,不過皆不可查。去歲天子遇害後,此人暗感李唐複興無望,遂投了朱溫。”
“不良人?”李嗣源一邊翻看著劄子,一邊若有所思道:“我倒是在父王那裏,聽說過大唐有一不良帥,甚是詭譎,但已多年不知其蹤……繼續說。”
李存禮便繼續道:“說起來,關於這蕭硯還有一樁趣事。據汴梁那邊的消息稱,此人與天子貌似有七分,傳聞,其乃是天子的死侍替身……”
“既如此,朱溫也肯用他?”
“小弟以為,朱溫應存有千金買骨的心思。且據稱,這蕭硯也確有幾分本領,哄得朱溫甚是寵信他。此次朱溫圖謀河北,便就是聽信了此人的進言……”
“……”李嗣源三角眼一眯,忽地冷笑了一聲:“昔日天子遇害於洛陽,說不得就與這蕭硯有幹係。朱溫肯用他,或可能便是其拿了天子的首級當投名狀,巴爾的事,我總算是弄清楚了。”
李存禮也不質疑,隻是想了想,便欽佩的拱手:“大哥洞若觀火,小弟佩服。”
李嗣源則指著劄子上的一列蠅頭小字:“據老九說,其人引漠北為援,我晉軍方才大敗……”
他捋著胡子,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李存禮察言觀色,接過話茬輕聲道:“但據大哥那位愛婿的來信所言,漠北王庭動蕩,無力插足河北之事,更稱漠北王欲與晉國交好。老九死裏逃生,逃回來的鴉兒軍也有數百,他們不會說謊……可漠北軍卻偏偏出現在了河北……”(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