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武裝提升
字數:6032 加入書籤
太陽係,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群地帶,藍星人稱之為神聖光明濟世行星群。
這裏有一顆由光明神聖的濟世帝君,創造的類似藍星的神造星球——濟世星。
濟世星是太陽係最重要的行星,鎮守與看護著唯一的靈能點,是整個太陽係的門戶,是藍星進行超能亞空間通行的唯一核心點,也是藍星對外溝通的科技星際躍遷通行的兩大中樞之一。
如今神造濟世星所在的地帶,又出現了一個神奇的類似藍星的行星——光明星。
這顆光明星,充滿了奇特的非靈能異獸,他們被帝君名命為精靈,該世界還連接著帝君的另一個信仰世界——究極世界。
光明星是由小行星地帶的物質,被帝君的神力融合了靈珠力,靈能力,究極力,精靈力等神秘力量構造而成,它比濟世星成分還複雜。
守護光明星的力量,主要是帝君的眷屬精靈:日之使者,月之使者、星雲家族以及卡璞家族(克隆複製)。
光明星居住的人類不多,才堪堪超過5億人,他們都是帝君的虔誠信徒。
居住在這個神奇的光明星上的人類,大部分是藍星人,也有一部分究極世界的。光明星上的的濟世教會,聚集著各方麵的相關精英,圍繞著精靈建立起相關的培育、戰鬥與科學技術係統。
光明星上,每時每刻都在誕生各種神奇的精靈與植物。在帝君的引導下,這顆星球為藍星人帶來了可觀的補充戰力,讓太陽星係與赤峰星係的中低層戰力快速提高。
不同於難以溝通與操控的異獸,精靈們智慧程度較高,大部分精靈都能和人和諧相處,可以運用精靈球收服,而且他們和靈能異獸一樣擁有著各種神奇的戰鬥與輔助能力。
精靈與精靈相關的技術體係,快速被濟世教會推廣到所有藍星人所在的居住地,大大的提高了普通藍星人與士兵的基礎戰力。
藍星能成為七級文明,完全是靠帝君和侍奉他的神修士與修行者,再加上從星際大聯盟和其他地方獲得的科技技術,推上來的如今地位。
藍星人類,可沒有什麽靈能與武道血脈這種走能天賦,根本就沒有太高的戰鬥力;就是士兵們也隻能用著科技含量不高的武器,在戰艦、空間站與行星上充當進攻與守衛的炮灰。
真正決定戰鬥的,還是要靠濟世教會的神修士、修行者以及一部分靈能者。
藍星的殖民星係——赤峰恒星係,是比太陽係的資源還豐富的恒星係。藍星人接手這個資源豐富的恒星係後,開發的很好,成了藍星人的第二個家園,大大緩解了人口壓力。
不過赤峰恒星係,並不是一個安全的地點。它所處的角鬥大星係,是人類聯盟與靈族的邊疆界,經常爆發小規模星際戰爭,而大星際戰爭也是爆發過很多次。
角鬥大星係,擁有111個恒星星團或星雲,赤峰恒星係所在的克裏斯星團就是其中之一。
克裏斯星團,是擁有49座恒星係的小型恒星星團,星團雖然小,重要性一點也不低,而且爆發了戰爭頻率甚至比中大型的星團與星雲還大。
邊疆的恒星與星團級的星際種族戰爭,往往100年內就要打一場,甚至兩場,乃至三次,更多也不是不可能。
角鬥星係外,臨近一擁有108個恒星星團與星雲的星係——號角星係,它由靈族掌控。
角鬥與號角兩大星係,離得非常近,原本算是一個大星係,現在是人類與靈族對峙的雙角前線。再不爆發九級星係級的戰爭時,那低烈度的八級星團級、七級恒星級的星際戰爭戰役卻從未少過。
一方麵當然是為了練兵,另一方麵當然是消耗人口。
是的,就是消耗人口。
靈族的生育力,在宇宙種族中是下等,而人類的生育力在宇宙種族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人類和靈族作為鄰居,都想降低對麵的人口,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戰爭。因此即使不發生星係級,星係群級與星係團級戰鬥,但星係級以下的絕對不會少,而且是主流。
畢竟打一場審判級、末日級與啟世級的戰爭,那也是傷筋動骨的,宇宙各大種族都不會經常發動。
爭奪邊疆大星係的審判級,通常要3000年~5000年打一場;爭奪星係群的末日級,通常要15000年~30000年打一場;而最慘烈爭奪的星係團的啟示級,通常是90000年~150000年打一場。
審判及其以上的戰爭,是為了爭奪種族在大宇宙的生存空間,每一次都是要九級文明下場的,而參與的九級文明數量根據戰爭形勢而調增加。
隻有七級恒星級文明的藍星,駐守赤峰恒星係500多年了,與鄰居阿爾法星人所在的布萊恩特恒星係,很早就組成攻守同盟。
雙方同盟,一開始與靈族的兩個恒星級文明,現在是三個恒星級文明,已經打了一共6場戰爭,4場防禦戰爭,2場進攻戰。
4場防禦戰中,因為阿爾法人和藍星人都是初來乍到,戰鬥經驗不豐富,被對麵狠狠的按在地上教訓了。
這四場防禦戰,阿爾法人被打穿了第三、第四次,而藍星人在第四次中被打的半穿。
前三次戰爭中,因為藍星人三次防守成功,還有餘力救場阿爾法人,在第一、二次中途就幫盟友擊退了靈族,第三次還挽救了崩潰戰線的阿爾法人。因為藍星展現了出眾的實力,自然接被幾個靈族恒星文明給盯上了。
第四次戰爭中,高文擺在明麵上的半恒星級靈能分神,被對麵的5個恒星級靈神給提前鎖定,一開場就被突襲打滅。
三支恒星係靈族組成的部隊,突破赤峰外圍防禦,長驅直入赤峰核心,他們還隨手團滅了支援而來的阿爾法星人軍隊。
赤峰恒星係一共5個生命行星,3個為原生星球,由高文的一位地仙分身與兩位人仙分身駐守。
高文,後來改造了赤峰兩顆行星成為生命行星,他們就是現在赤峰的外圍行星防禦圈,由4位藍星人仙駐守。
兩個外圍行星一共有21.5億民眾、3000萬軍隊、12萬神修祝士、45萬修行聖兵以及4位藍星人仙。他們在第四次戰爭中,被靈族的500萬軍隊給打的幾乎全軍覆沒。
外圍行星戰後清點:剩下13.7億民眾,862萬軍隊,5萬神修祝士,13萬修行聖兵以及2位深受重傷的人仙;而他們的戰果是讓靈族軍隊損失了約95萬人,擊殺2位行星靈神,重傷3位行星靈神,輕傷一位恒星星神。
500萬靈族軍隊,一路打到了第三顆行星,造成了這顆核心行星的33億平民,1200萬軍隊,1.2萬祝士,5.6萬聖兵的重大傷亡。
5位恒星靈神,開戰之初就瞬殺了高文的靈神分身,然後直接進入內核防禦圈以逼迫藍星人的恒星級戰力出手。
高文的2位人仙分身調動信仰力加持,以戰死一位,重傷一位人仙分身的代價:瞬殺2位行星靈神、斬殺1位恒星靈神,擊傷2位恒星靈神、重傷3位行星靈神。
為了挽救大局,高文的地仙分身超極限出手,以雷霆手段斬殺了2位受傷的恒星靈神和6位行星靈神。
這恐怖的戰力,直接讓2位恒星靈神、7位行星靈神帶著剩餘360萬的靈族軍隊快速撤退!
地仙分身的超極限出手,差點被位麵規則壓碎,他和兩位藍星人仙直接被高文本尊調回九重天,並重新降下一位地仙與兩位人仙駐守核心,從藍星抽掉四位人仙駐守外圍。
下界的位麵真是太壓製了,一顆星球隻能有一兩位人仙,安排一位地仙還要再三壓製,也就藍星這種親和性非常高的母星,才能寬容那麽多本土仙人。
損失慘重的藍星,根本沒有餘力去救阿爾法星人,他們被回轉進攻方向的靈族軍隊打穿了。
阿爾法星人,在第四次戰爭中,重傷了1位恒星靈神,擊殺3位行星靈神後,徹底失去反抗能力。
等到阿爾法人,得到八級科技文明高斯人支援時,布萊恩特星係隻剩下3.6億人,總損失超過98%。
第五次戰爭和第六次戰爭,是藍星人帶著阿爾法星人去實行的報複進攻戰,藍星人是主攻方。
第一次主動進攻,被對方輕鬆打退,隻有高文的一個人仙分身以犧牲的代價,殺死2個行星靈神,重傷垂死1個行星靈神,幾乎屠滅了一個靈族生命行星,最後被一個恒星靈神以付出重傷的代價襲殺。
第二次主動進攻,藍星人取得了重大收獲,史無前例的攻克了兩個靈族恒星係的外圍,屠滅了5顆靈族生命星球,在損失了1位分身與2位藍星人仙後才進行了撤退。
之所以,能取得這麽大的成果,是因為那時候的藍星人已經得到神賜予的根據律者核心改造的法寶“理核”、“空核”、“雷核”、“風核”,藍星科技水平提高,戰力得到有效的加強。
光憑借科技戰力,藍星終於製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真正進攻型恒星級科技武器——恒星級驅逐殲星艦。
以前的藍星人,隻擁有衛星級炮艇艦、行星級巡邏艦,恒星級護衛殲星艦的科技技術,勉強觸碰到恒星級驅逐殲星艦但很難製造。
至於恒星級驅逐殲星艦、星團/星雲級巡洋殲星艦、星團/星雲級戰巡殲星艦、星係級戰巡殲星艦、星係級殲星母艦、星係級戰略殲星艦、星係級無畏殲星母艦、星係級無畏戰略殲星艦等等這些高級戰艦;藍星人是根本就沒有那個資本去觸碰。
藍星曾經的最高科技——恒星級護衛殲星艦。
這種殲星艦,當然可以做到字麵上的殲星,但隻能摧毀小型行星球,這種武器一般隻是用作防衛作戰。
大宇宙中,各個文明種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去毀滅生命生存的根基行星,大家爭奪的是生存空間,不是毀滅生存空間,打那麽多超級戰爭也是為了奪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恒星級驅逐殲星艦,是七級科技文明的標杆型武器,這個強大的武器可以斬殺行星靈神,也能給恒星靈神帶來大麻煩。
憑借著帝君給的外掛,藍星人一口氣製造出十二艘恒星級驅逐殲星艦,配合幾乎傾巢而出的2位分身與4位藍星人仙進行遠征。
此以遠征一共殺3位恒星靈神,傷2位恒星靈神,殺9位行星靈神,傷11位行星靈神。
12艘驅逐殲星艦第一次參加實戰,配合著阿爾法新人的5艘驅逐殲星艦。以損傷9艘的代價,殺4位行星靈神,傷6位行星靈神,集火下殺1位靈族恒星靈神,傷1位恒星靈神,隨便還配合著護航艦隊擊殺了眾多的低級靈能修行者。
驅逐級殲星艦的誕生,這大大緩解了高文與藍星超凡部隊的壓力,讓日後的防禦與進攻作戰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隻是恒星係級高端武器,用於星際作戰很方便,但是不適合狹小空間使用。藍星的軍隊用的進口自八級文明與自製仿造的科技單兵與炮火,不適合對抗能使用靈能的靈族。如果進行行星地麵作戰與衛星空間防禦作戰,往往都是很吃虧。
軍隊,尤其是平民,隻要被靈族,獸族摧毀行星防禦係統,進入地麵與空間內作戰,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寶可夢世界與究極世界,就讓高文看到了提升軍隊與平民的希望,至少在擁有一些好用的精靈,麵對普通的靈族與獸族士兵時,會擁有反擊的機會,擊殺也不是不可能。
而事實表明,沒有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