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騰格裏大漠邊緣有一座神奇的山——壽鹿山;
    壽鹿山下有一個不平凡的小山村——甘家灣;
    山上有一座三清觀,觀中有個‘三絕’道長,道長壽不知幾何,爺爺年輕的時候他仙風道骨神采奕奕,孫子長大了他依然道骨仙風步履穩健,每年除了六月六守觀之外,餘時皆雲遊四海難覓其蹤。‘三絕’乃書法繪畫一絕、妙手回春一絕、道家功夫一絕,一字(一畫)難求、一方難求、一招難求。
    山下小村有七八百戶人家,以張王李趙四大家族為主,奇特的是小村眾星拱月守護著一座九九丈的四合大院——甘家老宅。
    老甘家獨門獨戶,曆代單傳,卻威望極高。
    甘家的祖上名喚甘破虜是明朝守邊的將領,官拜正五品黑水城守備,明朝滅亡後便率眾解甲歸田留居此地,直到現在,甘家灣關帝廟裏還供奉著甘破虜使用過的三石弓、亮銀甲、點鋼槍。
    最富傳奇色彩的是甘家的人物。
    從明末清初到現在幾十代人四百多年時間裏,甘家就一直是一枝獨秀男丁單傳,生命力極其頑強堪稱奇葩。甘家的女兒卻枝繁葉茂花團錦簇,每輩都在五朵金花以上,到民國時期的甘光複一輩更是達到了空前鼎盛的八姐九妹,令人歎為觀止。
    老甘家的姻親關係極廣,你想幾十代人下來,甘家姑奶奶們和她們的子子孫孫呈幾何式增長,能不枝繁葉茂嗎?!而老甘家的男丁都姍姍來遲,幾百年下來,輩分自然就高了,無論老小遇到老甘家的男人張口叫聲‘舅爺’總是不會錯的。
    這一切都與老甘家的祖宗甘破虜有關,據說,當年壽鹿山的道爺張天師曾給他批過八字讖語:一枝獨秀,武運長久!
    老甘家的男人都要遵從祖訓習武從軍,而老甘家的女人都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曆代的媳婦當家主內後相夫教子都豁達幹練帶有軍人作風,從不含糊。老甘家走出去的姑娘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十裏八鄉小夥子們夢寐以求的對象,但是做老甘家的女婿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別的不說,僅僅老甘家姑奶奶們擺下的天門陣就讓小夥子們腿發顫心發怵,比過火焰山還難哪!
    甘光複排行老九,乳名‘小九’,生於民國五年農曆六月初六午時,呱呱落地時恰雨過天晴,彩虹架於蒼穹,幼鹿鳴於山坳,道爺觀之曰:大象天成。
    道爺法號閑雲,相貌清奇,左臉頰有塊胎痣,上麵長一根三寸長棕紅色毛發飄飄然帶幾分仙氣,所以鄉親們背地裏都稱他為‘紅-毛老道’。
    紅-毛老道不僅道行極高,而且有一手極為高明的道家功夫,至於是【葵花寶典】還是【紫陽神功】就無人知曉啦,反正老甘家的每一位‘舅爺’都會得到曆代三清觀道長的指點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相輔相成,道爺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麵有高深的造詣和獨家秘方,對十裏八鄉的鄉親們都會有求必應,隻是他經常雲遊四海,難覓仙蹤罷了。
    小九哥三歲入觀拜道爺為師爺修行操練,六歲時道爺便帶他雲遊天下曆練,年及九歲才允他隨父親甘鑑民到北平求學。
    自幼陪伴小九哥的是村中鐵匠的孫子董豹、三清觀的道兄無塵,雲遊天下時無塵作伴,北平求學時豹子相隨
    甘鑑民生於1873年,清末曾留學俄國聖彼得堡大學,主修機械動力學,精通俄、德、日三國語言,是保定軍校的教官,軍校停辦以後暫居北平,在燕京、清華兩校教授外語。董豹的父親董長壽在國內一直相伴甘鑑民左右,原來是軍校槍械修理所的技工,有一手精湛的車鉗工技藝,這在那個年代可謂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甘鑑民是民國時期國內為數不多的槍械工程師之一,回國後一直在保定軍校任教,期間曾多次隨各路軍械采購團出訪過美、英、法、德、日、比利時、捷克等國;同時,他也是癡迷的槍械收藏家之一,多年以來利用各種機會,花費了巨額銀兩收藏頗豐,大概在當時的國內,無人能出其右。
    雖說神州大地處於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的苦難境地,但作為槍械收藏家來說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佳時期。
    其實不止民國,早在清末時期,中國-軍隊的武器就已經被稱為“萬國牌”了。到了民國,軍閥割據,混戰不斷,軍閥的軍隊所拿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來源眾多。
    民國時期,中國人民朝不保夕,溫飽和生命安全都未能保全,絕大多數人更沒有條件和機會享受教育,中國的識字率自然慘不忍睹。而就在這極少數受過教育,乃至上過大學的“文化人”中,卻有70%以上都是學的文科,學習並擅長工科的人極少。因此,即使有少數軍閥有發展軍工的意願,也沒有足夠的人才。
    桂民黨軍隊處於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麵,導致軍隊裝備無法統一。桂民黨統治時期,中國包括各個軍閥的軍隊在內的部隊高達數百萬,而中國有能力批量製造武器的兵工廠,隻有沈陽的奉天兵工廠、湖北的漢陽兵工廠、山西太原的太原兵工廠和河南鞏縣的孝義兵工廠等少數幾個大型兵工廠。
    但是,這些少數的兵工廠每年生產的數量也遠遠無法滿足數以百萬計的軍隊裝備要求。更何況,這幾大兵工廠分別屬於不同的軍閥,擁有兵工廠的軍閥,也根本不可能為其他軍閥提供武器裝備。因此,各個軍閥為了發展各自勢力,有且隻有一個選擇,就是從列強處購買武器。
    民國之時,城頭變幻大王旗,中國始終處於紛亂割據的局麵,常校長的金陵國-民-政-府也隻是名義上統一了全國,而實際上中國大部分地區和省份均處於半獨-立狀態。
    各軍閥割據一方,軍閥們自己也朝不保夕,極少有軍閥能夠長久占據一地。他們除了橫征暴斂,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發展經濟,更遑論發展工業了。不但如此,軍閥長達數十年的混戰,更導致了中國本來就十分薄弱的工業基礎在戰火中被損失殆盡。
    軍閥割據的局麵也導致軍閥們為了各自利益,投靠了不同的列強。為了討好列強,也為了裝備軍隊,軍閥們從各自投靠的列強中獲得了種類、類別、型號、數量均完全不同的裝備。這也是最終導致中國-軍隊的武器“萬國牌”的原因之一。
    不說其他的槍械,僅僅機槍一個種類,甘鑑民就收藏了二三十挺,加上其他藏品,據行家粗略估計不下二十萬光洋之巨,這在民國時期可是妥妥的土豪藏家。在兵工製造業無人不知甘鑑民的大名,經常有上門取經的家夥,還要托人情走門路,才能一見廬山真麵目,順帶著甘鑑民和董長壽測繪的各類槍**紙也買了個好價錢。
    在甘鑑民的指點下,董長壽對國內外的槍械構造、繪圖和保養十分嫻熟,甘鑑民的藏品隻有他可以隨時動用,當然更多的是肩負保養的職責。這次赴寧任教,帶上董長壽也是甘鑑民的附帶條件之一。
    金陵黃埔軍校也同樣需要軍械修理,自然樂見其成,還開出優厚的待遇鼓動董長壽帶來幾個熟練的技工,任何時候專業技術人才都是大家追逐的對象。
    1927年,民-國-政-府定都金陵,籌建金陵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保定係大佬點名甘鑑民任教。時年仲夏,甘爸爸甘媽媽帶著小九哥和他的妹妹果果,董長壽兩口子帶著董豹,兩家取道天津抵達石頭城,在白馬山下的軍校家屬區分了兩套比鄰的家屬院,開始了軍校任教的難忘歲月。
    殊不知小九哥來到金陵古都,開啟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激蕩人生,真可謂——
    乳虎出林蛟龍入海,鬥西洋強盜東洋豺狼;
    鯤鵬上天哪吒下凡,鬧南方塵飛北方沙揚。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第一卷【乳虎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