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雪中送炭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1928年5月9號,星期三,農曆三月二十。
濟南慘案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報刊的頭條,南京城就像被丟進了一把火燃燒起來。
國民黨著名元老於右任先生為紀念蔡公時先生,挽聯為:“此鼻此耳,此仇此恥!嗚呼!泰山之下血未止!”,憤恨之意不絕。
甘光複早上剛到學校,有人通知他今天到校準備明天的大遊行,與南京的各大高校一起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強烈抗議rb帝國主義在濟南的暴行。
小爺才想起自己是匯文中學高一一班的班長,這個職務他已經差不多忘到了腦後。
匆匆趕到學校,教室裏已經聚集了不少早到的同學,大夥正在興高采烈地談論昨天匯文中學奪冠的事情,看到甘光複進門,騷年們紛紛打招呼問候。
“九哥,昨天你跑哪去了,賽場上咋沒見你的身影?”
“嗨,別提了,昨天正好陪北平來的老鄉辦事,忙活了整整一天。”
“可惜了,你沒看見杜老大那家夥風騷的迷蹤步,累的北大的那個後衛差點成為一條死狗,中間還被杜老大晃翻了兩次,太特麽過癮啦!”
“班長你知道嗎,劉宇峰老師成了國家隊教練,杜老大也被選了進去;聽說還要抽調隊員與菲律賓組成亞洲隊,到美國開展巡回賽,不知杜老大能不能選上,有劉老師在估計問題不大。”
“哈哈,那可太好了,到時候,我們一定要讓杜老大那家夥請客祝賀一下!”
“九哥,穆鐵漢那廝太恐怖了,一個泰山壓頂的騎扣,一聲金剛怒吼,又特麽拽塌了南大的籃球架,我估計華南師範的那個大個子已經嚇尿了,那場比賽過足癮了。”
…………
“開會了,各年級的班長趕快到會議室開會!”
樓道裏有人大喊。
進了會議室,就見王永成老師給他招手,甘光複便走過去坐到了他的身邊。
甘光複同學悄悄問道:“王老師,最近匯文印刷廠的事情忙的咋樣了?”
農夫老師笑道:“還算順利。哎,我說你小子就不能消停點嗎,折騰什麽球票,瞎胡鬧。”
“王老師,學生知道了。”
…………
主持會議的是顧凱文校長,老夫子首先神情悲憤的給大家傳達了濟南慘案的最新消息,痛斥rb帝國主義赤果果的強盜行徑,號召全校師生團結一致,為濟南死難的民眾發出自己最強烈的聲音;其次,積極響應南京大學生聯合會組織抗日大遊行的倡議,旨在喚醒國民,抵製日貨,呼籲國民政府停止內戰,強軍富國,槍口一直對外……
甘光複同學被分在文秘組,專門書寫標語,宣傳提綱都已經提前擬定好了,隻要他照貓畫虎就行。
老校長親自上陣,書寫了學校最主要的幾條橫幅——
還我濟南!還我青島!
團結一心,抵製日貨!
齊魯蒙難,神州失色!
倭寇不滅,魯無寧日!
抵抗rb,還我主權!
日寇不死,魯難未已!
…………
五月十日九時,南京城的遊行隊伍在中山大道匯聚,兵分兩路,分別向總統府和下關使館區進發。
遊行隊伍一路高呼慷慨激烈的口號,一邊張貼抗日反日標語,向廣大市民散發傳單,控訴日寇的殘暴行徑。得知消息的企業包括上青天在內,紛紛組織員工,參加到遊行隊伍中來,聲勢越來越浩大。
呐喊,數萬人聚集在一起呐喊,猶如雷霆滾動,震蕩這座千年古城。
同一時刻,上海、北平、天津等各大城市都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聲討日寇在濟南犯下的滔天罪行。
甘光複同學是匯文中學高一年級的執旗手,一路堅守使命奮力嘶吼,把胸中的憤懣酣暢淋漓的發泄出來,匯聚為直達雲霄的颶風。
大遊行直到下午三點多才結束,學校放假,讓同學們自由活動。
甘光複早早回家,準備整理五一籃球競彩的收獲,早點把分配方案搞出來,及時兌現給劉宇峰和孫撫民。
…………
上海公共租界一座不起眼的石庫門裏麵,此時正坐著三個人談天說地。
“劉老師,請你把這個高中生的事情再從頭到尾詳細的說一遍,不要有絲毫的隱瞞,這將關係到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部署,事關重大,半點也馬虎不得。”
“伍老板,那我就從下關碼頭脫險講起吧。”
在座的另一位霍然就是前兩天還在南京城遊玩的大表哥李澤田,他神情嚴肅,點滴不漏,把他與甘光複同學之間的事情闡述的清清楚楚。
“最後還有一件事情說明這個小家夥能量不小,他通過測字、看手相的小把戲,給我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他對我的背景了如指掌,就連我有幾個兒女都一清二楚。”
聽李老師講了這個小插曲,伍老板拿起桌上的支票,饒有興趣的說道:“三萬大洋是一個普通中產之家一輩子的積蓄,這個小家夥眉頭都沒皺一下就貢獻了出來,的確讓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不過聯係到他勤工儉學、勤工儉校、上青天技改、創辦南京文具廠等等一係列天才級別的表現,足以說明他已經心智成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已經形成初步的共產主義信仰,這一點尤為難得可貴。我建議由李澤田同誌繼續保持聯係,多方麵考察了解他的一舉一動,時機成熟可以考慮吸收到外圍的組織。”
上海是伍豪前輩的老根據地,有相當廣泛的人脈關係。1927年3月,伍老板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獲得勝利;1928年,黨的六大後,受黨組織委派,回到上海堅持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
此時的黨組織在上海處於白手起家階段,活動經費十分缺乏,很多時候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這個高中生預繳的黨費無疑是雪中送炭,給組織解決了大問題。要知道,去年的秋收起義的經費,都是太祖向章太炎先生借的,這筆借款,直到建國後的七十年代,太祖才逐年用自己的稿費還完。
“關於輔導教材的銷售事宜,我們要專題研究,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執行,眼下這可是個地地道道的聚寶盆搖錢樹,運作好了,起碼我們經費不足的問題可以得到穩步緩解。你們先回去吧,等候組織的通知。”
大表哥李澤田與他的老戰友錢杏村得到指示後,回到一家小報館附近他們臨時租住的地方,阿瑛表嫂已經做好了晚飯,等待他倆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