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西北來人

字數:395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五省聯考於七月六日統一開考,匯文中學全員動員做最後的衝刺,撒野的甘光複同學也被顧校長收緊了韁繩,由不得他自由散漫,來去無蹤。
    逐漸,騷年們發現最近的甘光複課餘時間有點怪異,愛鸚鵡學舌,經常模仿方言口音濃重的同學說話,雖然一開始有不少瑕疵,但幾經矯正以後,進步神速;
    發展到後來,如果背身或者有屏幕遮擋,他能把被模仿同學的聲音模仿的惟妙惟肖,真假難辨,令人歎為觀止。
    直到有一天這家夥站到講台上,用俞浩老夫子老氣橫秋的口吻說道:“甘光複同學現在學習一門新的技巧——口技,希望同學們不要藏私,大力支持。如果誰能貢獻出擬聲的小技巧,拿出可用的道具,甘光複同學要請同學們下館子。”
    馬丹,你早點說會死嗎,我們還以為你小子有病精神不正常,害得老子耽擱了多少美餐!
    騷年們忿忿不平,提出強烈抗議,先把獲得金牌欠下的人情補上再說。
    無奈這小子提前請了四次客才算作罷。也許你會問為啥要請四次,你大概忘了,甘光複在中學四個年級都有課桌,也就是說他有四個班的同學。
    民國元年(壬子年),蔡元培任教育總長時,改革了清末1902年製定的壬寅學製,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稱壬子癸醜學製。
    根據壬子癸醜學製,升學要經過三個階段:初等小學4年、高等小學3年(相當於初中)、中學4年。
    眾人拾柴火焰高,慢慢的收集了不少使用的擬聲小技巧及其道具,好在同學們要求不高,實惠的路邊攤就可以打發,對現在的小財神甘光複來說,不過是毛毛雨而已。
    五一籃球競彩,甘光複他們三人組就每人收獲了六萬多元,再加上美軍戰靴銷售等其他收入,甘光複現在自己可以支配的資金在二十萬元左右,妥妥是富少一枚。
    要知道,太祖井岡山起家的本錢隻有兩萬元而已,按眼下的物價最少在首都南京城可以全款購買二十套不下一百平的大宅院,你說這是什麽概念!
    五月初三,甘爸爸和董叔親自到上海迎接,道爺率領的家鄉子弟兵到了南京城。
    甘光複和董豹專門雇了一輛鄺大爺的公交車在火車站守候,當第一眼望見神采奕奕的道爺出現在出站口的時候,甘光複嗯噎著撲上前挽住了他的胳膊:
    “道爺,您來了,一路可好,我可想死你了!”
    “不錯不錯,一年不見,壯實了不少,哈哈!我身子骨硬朗很,一路順利。別和我膩歪了,快去和你的小夥伴們打個招呼,來了十幾人呢。”
    “三喜、六九、虎子、鐵錘……,你們都來了,這下好了,我和豹子有伴了!”
    “尕舅爺,豹子,我們來了!”
    “元子,你咋來了?”
    “小舅,我和我媽鬧翻了,最後姥姥姥爺發話,我才爭取到這個機會來南京伺候你。”
    “好,以後你就是小舅的跟班,哈哈!”
    元子是甘光複大姐的長子,比甘光複大一歲,兩人從小就格外親近。
    很快,甘光複和豹子就被家鄉來的小夥伴們圍在了中間,七嘴八舌,親熱的不得了。
    道爺這次帶來了甘家灣的十六名子弟,年齡大多都在十六七左右,外加老管家的長子朱全福夫妻倆和元子,總共二十人的隊伍。
    “全哥全嫂,你倆也來了,朱伯伯他們都好吧?”
    “托尕舅爺的福,一切安好。”
    接風宴設在安樂酒店,因為道爺忌口,提前與酒店安頓好了注意事項。
    第一:忌吃牛肉,牛乃老君坐騎,故禁食。
    第二:忌吃黑魚,黑魚七孔代表北鬥,故禁食。
    第三:忌吃天鵝,天鵝乃羽化之表示,故禁食。
    第四:忌吃狗肉,乃忠義之代表,故禁食。
    道士們的飲食禁忌與其所屬的道派有關。恪守道教戒律,是全真道清修派的基本特征,故此派道士多與酒肉無緣,而正一道、茅山道等曆史上不同時期的道派,相對而言就不那麽恪守戒律,無論在家還是在山上,飲食方麵的禁忌便少多了。
    壽鹿山屬於天師世家,也有“四不吃”的禁忌,即不吃牛肉、狗肉、烏魚和鴻雁。其原因據說是:牛一輩子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眾生,它太辛勞了,不能吃;
    對於烏魚,人們常說:“烏魚精最可惡,連自己的親生子都吃”,但天師世家的說法與此恰恰相反,他們認為烏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麽也看不見,隻待餓死升天,烏魚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遊入母嘴,給娘充饑,也不能讓娘餓死,其精神可貴可嘉,吃不得;
    還有鴻雁,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淒涼,矢誌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該吃;
    至於狗,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也不可食。
    新街口三進大宅院一進三進的廂房都已經收拾妥當,換上了全新的鋪蓋;甘光複和豹子也被攆回了各自父母的身邊,三進的兩間主臥分別讓道爺和即將上任的大管家全哥居住。
    晚上安頓小夥子們早點休息以後,甘爸爸董叔請道爺和全哥到二進的客廳議事,少主人甘光複也位列其中。
    道爺說故鄉的一切安好,接到甘鑑民他們的電報,老舅爺甘萬春召集了甘家灣的四大家族商議此事,最後決定抽調十六名年輕的後生隨道爺一同前往南京,輔助甘鑑民在南京開創的一攤子事業。
    老管家要求他的長子朱全福夫妻一同前來,協助料理內務。
    甘家灣的四位族長還表示如果人手不夠,及時來電,他們隨時可以調派。
    “舅爺,這幫年輕人怎麽安排?”
    全哥無形中已經擔當起了管家的角色。
    甘鑑民說道:“全部安排到上青天做安保,名額都給他們留著呢。先進行二個月的軍訓,一邊訓練,一邊還要肩負起上青天和這裏的安保工作。一開始,上青天在本地招了幾個品質不錯的安保人員,打亂編排進來,訓練和日常生活中還要抓緊學習南方話。
    這兩天讓小九和豹子多陪他們在南京城轉轉,熟悉一下環境地貌,不要鬧出上街找不回來的笑話。
    除了上班,其他食宿都安排在這裏,這一塊從現在起就全部交給你,有不懂的事情隨時與內人溝通。我的要求隻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從各方麵照顧好他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注意安全。另外每月每人發五元錢的零花錢,就從現在開始。”
    “爸,全哥,元子、三喜、六九、虎子、鐵錘他們幾人,除了軍訓以外,少安排點活,輔導叢書的事情我需要人手。”
    “你們幾個在一起少惹事,這裏是南京城,不是我們大西北的蘭州西涼,一旦惹下禍事我們可沒有多少助力,全憑自己扛。”
    “爸,知道了,我一定謹慎從事。”
    雖然口頭答應了,但甘光複的心中卻已經充滿了壓抑已久的野望,許多以前無法施行的計劃,現在終於可以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