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民國的鋼鐵之痛
字數:467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大西北自古就是百戰之地,民風彪悍,尤其是經常外出的商賈子弟,不學點保命的招式,別說遇到馬匪流寇,就是碰見凶殘的草原狼都會隨時要了你的小命。
別看大外甥元子一副人畜無害的斯文模樣,可一旦動起手來,一點也不含糊,陰招險招跌出,招招狠辣,是個極其難纏的對手。
是夜,甘光複和元子聊到了三更天,要他照顧好六九,少說多做,謹慎行事,萬一遇到麻煩事,千萬不要惹事,必要時可以找踏破天幫忙。
“元子,要想在上海灘出人頭地,你必須要學會英文和日文,因為我們的生意很多時候要與洋鬼子打交道,不掌握基本的外語,緊要關頭會耽擱大事。連鎖金牌擦鞋和黃包車行的事情,就你不要過多幹預,隻要把控好資金的使用情況就好。等理順了這一攤子,我讓雲哥給你和六九找一位合適的外文教師,起碼要把英文和日文學好。”
“小舅,這兩門外語難學嗎?”
“難學不難學我不知道,但是兩年時間你倆起碼要做到用英文和日文正常交流,能閱讀外文報紙,不然乖乖給我滾回西北老家去,別在上海灘丟人。”
“啊!小舅,我下苦功學還不行嗎,你可千萬不能把我趕回去,不然我去跳黃河也不回家!”
“喲嗬,你小子長本事了,是不是皮又癢癢了欠揍啊!”
“哪敢啊,說說還不行嘛。”
…………
波爾與傅先生交涉的時候,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研發經費的長短,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忽略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老謀深算的傅先生也裝作不知,仿佛都是太極高手。
熄燈休息,可甘光複的腦海裏總是縈繞著‘擦鞋箱’計劃的事情,他覺得眼下與波爾研究院的合作就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擦鞋箱’計劃的核心就是廢鋼貿易和基礎工業設備的引進,也是他實業救國最便利的捷徑。
1929年馬上就要來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持續數年的經濟大蕭條也即將到來,不乘機撈上一把,那還不早點撒泡尿淹死算球。
鋼鐵工業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和國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重中之重。可以說,沒有鋼鐵工業就沒有現代工業的崛起,就無法支撐一個國家的騰飛,英國、德國、美國、蘇聯、rb等列強無一不是如此。
鋼鐵工業對國家的發展如此重要,但是眼下的國民政府,現代鋼鐵工業極其落後,在輝煌的“黃金十年”時期,鋼鐵產量竟然隻有區區幾千噸,還沒有偽滿洲國的零頭多,和動輒上千萬噸的美國、德國、蘇聯這種世界鋼鐵強國更是沒法比。那麽為何民國時期的鋼鐵工業如此落後,偌大的中國鋼鐵產量竟然隻有幾千噸?
這就要從近代中國的國情說起。鋼鐵工業屬於重工業,重工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因此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對鋼鐵工業的投資熱情都不高。所以近代各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多由國家主導或者扶持。
晚清時期,雖然國家衰落但還有一定的底子,在洋務派大佬張之洞的努力下,搞出了亞洲規模最大的漢陽鐵廠,一個鐵廠的鋼鐵產量就占了中國的90%以上。不過漢陽鐵廠是一個失敗品,從設備采購到經營管理都有問題,所以開工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沒幾年就瀕臨倒閉,把張之洞愁白了頭。接手爛攤子的盛宣懷雖然對鐵廠進行改組,引進新的技術設備,還打造了中國的煤鐵聯合體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但漢陽鐵廠仍然沒有多少起色,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為了解決資金危機,盛宣懷不斷向rb借錢,漢陽鐵廠受製於rb,最後淪為rb的煤炭和鐵礦石供應商。國內雖然還有一些鋼鐵企業,但這些鋼鐵廠規模小、實力弱,大部分處於半破產狀態,比漢陽鐵廠強不到哪去。
北洋時期,軍閥混戰打了十多年,耗光了國家元氣和財力,中央連運轉的經費都是從國外借的,根本無力發展鋼鐵工業。如果袁世凱不死,按照他把漢冶萍公司收歸國有的主張,加上一戰時期鋼鐵價高,中國鋼鐵還有一些希望。不過袁世凱垮台後,中國變成一盤散沙,鋼鐵工業再也沒人管了,中國鋼鐵工業支柱漢冶萍公司也被rb人霸占了,中國鋼鐵工業不僅沒有發展,反而出現了嚴重的倒退。隻有閻錫山、張作霖等部分地方軍閥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富商資本家搞了一些小鋼廠,但規模都很小,產量也非常有限。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民政府執行優先發展輕工業的路線,雖然造就了經濟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但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工業卻沒有什麽起色,鋼鐵幾乎全都需要進口。
到了三十年代,國民政府好不容易穩住了局麵,攢了點家當,但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結果rb人來了,很多規劃包括年產三十萬噸的中德鋼鐵合作項目隻停留在紙麵上。
抗戰結束,中國的鋼鐵產量仍然非常有限,和印度比都差了很遠。直到新中國建立後,中國才建立起強大的鋼鐵工業,用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從年產幾千噸的落後鋼鐵進口國,變成年產數億噸的世界第一鋼鐵大國。有人說,世界鋼鐵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雖然隻是個段子,但也可以看出中國鋼鐵工業翻天覆地的變化。
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rb、法國和意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製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製主力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總噸位比例為10:10:6:.5。此外還規定了締約國航空母艦總噸位、標準排水量、火炮口徑。
根據華盛頓條約,直到二戰前,美英日意法的實際擁有的噸位比為5:5:3:1.75:1.75,也就是說rb在世界海軍中排名第三。
德國跟據1935年英德海軍條約被允許擁有英國海軍噸位的35%,而rb擁有海軍噸位為英國的60%,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rb從美國進口的戰略物資中,數量最大的就是石油和廢鋼鐵,其中的廢鋼鐵經過重新“回爐再造”後,就可以用來製造大到航母坦克,小到步槍手雷等武器裝備。198年多出9倍,199年間,rb70%的廢鋼鐵、90%的銅、75%的石油都來自美國,以美國當時的鋼鐵產能,出現這一數字絲毫不足為奇。
九一八事變以後,小rb稱霸亞洲的野心急速膨脹,從國家層麵加大了鋼鐵石油的戰略物資進口儲備力度,迅速與歐美各國簽訂了廢鋼進口協議。
現在是1928年,還有差不多五年的時間可以提前布局,搶先促使國民政府與歐美簽訂廢鋼和銅、石油等戰略物資的進口訂單,無疑是釜底抽薪的上佳之舉。
蛋糕就那麽大的一塊,中國人咬掉一塊,洋鬼子就少了一塊,一進一出,其中的利益就遠遠大於一加一等於二了。
下一次與傅先生見麵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談談這個問題,如果能通過波爾身後的兩條巨鱷坑小鬼子一把,那可絕對是一出四兩撥千斤的好戲。
這一夜甘光複在美夢中睡得格外踏實。
…………
道爺在石氏傷科在滬上名醫大家的陪同下,給小龍的母親進行了初次診斷,說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可以接手治療。
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小龍一家和阿根師傅終於盼來了久違的陽光。
道爺設計了一套獨特的牽引器具,需要趕製出來,隻要能讓錯位的脊椎複原,接下來石氏傷科完全可以接手後續的恢複治療。
道爺開了一副針對患者舒筋活血的藥方,準備三天以後做牽引複位手術。
小龍母親也正式入駐石氏傷科,石蘭亭告訴小龍做好準備,患者最少兩個月以後才能康複出院,至於費用的事情讓他不用過於擔心,可以分期慢慢償還。
小龍和妹妹小娟給道爺、石蘭亭和甘光複大夫下跪磕頭,感謝他們義薄雲天,出手相救半身不遂的媽媽。
甘光複上前扶起他們兄妹,好言撫慰,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小龍把這以後擦鞋積攢的一百大洋交到石氏傷科的櫃上說道:“石爺爺,我暫時隻能交這些,不夠的部分我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還上。”
石蘭亭笑道:“小小年紀,有一股不服輸的勇氣和鬥誌,可喜可賀。小龍,你少交三十元吧,留下住院期間給你母親多增加點營養,以便早日康複。回頭我給你開個食療的方子,讓伺候的親屬照顧好病人的起居飲食。”
“謝謝石爺爺。”
隨行而來小龍的姥姥姥爺、小姨等長輩感激涕零,表示一定積極配合治療。
甘光複緊握小龍的手,給他傳遞一股熱情和力量,兩人相視一笑。
街麵上不知誰家的喇叭裏傳出【我熱戀的故鄉】裏熱情洋溢的歌詞——
故鄉,故鄉!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變得地也美,水也美,地肥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