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電台和豪密
字數:6075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有一年相對自由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正是甘光複夢寐以求的事情。
就在眾人感到吃驚的時候,甘光複同學說道:“各位師長,學生有個不情之請——
學生的理想是科教興國,實業救國。時不待我,宜早布局占據先機顯得尤為重要。可能您們都已經知曉,匯文中學輔導叢書的其他地區的發行銷售、文具廠等,學生就占有其中的股份,近期我還在上海投資了幾個項目,需要不定期的過去指導督查。所以,學生的意思是,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還請您們給予便宜行事自由為盼。”
甘光複所說的事情得到甘鑑民和顧凱文校長的確認以後,劉英姿校長首先表態道:“我沒意見,與其在高中消磨時光,還不如乘早在商場磨煉,積累經驗和財富;實業興國這條路並不好走,經不起摔打萬萬不行,我支持他。”
張乃燕校長語氣嚴厲的說道:“甘光複同學,你自作主張,竟敢摘下我國立中央大學的招牌,這件事不說清楚,即便你有天縱之才也別想在我手裏請一天假。”
“張校長,匯文中學的擴招計劃遲遲得不到批複,顧校長滿腔科教興國的情懷得不到施展,學生一時心急昏了頭,竟然出此下策冒犯了華夏第一高等學府,現在想來追悔莫及;請張校長給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學生願意接受任何處罰。”
“好!”
張校長喜形於色:“這可是你自己說的,事後不要說我張乃燕仗勢欺人。國立中央大學校委會研究決定,經批評教育,甘光複同學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願將手中的原材料實驗設備原價轉讓給我校將功抵過,對其所犯的嚴重錯誤既往不咎,以觀後效。”
“君謀,你這唱的哪出戲啊?”
蔣部長不明就裏一頭霧水。
“哈哈,你們都不知道吧,這小子手中的實驗設備,竟然比我們學院的還要先進,要不是我們的學生跑來做實驗,恐怕都要生鏽了,簡直是明珠蒙塵暴殄天物;理學院的周院長對我說過好幾次,沒找到機會,現在好了,犯到我的手中豈能輕易放過!”
“張校長,您說學生要是不答應能行嗎?”
“不行,沒得商量!”
“好吧,既然這樣,學生有兩個條件,第一,將來我隨時可以動用實驗設備,耗料費用我自己承擔;第二,國立中央大學現在也是學生的母校,學生分文不取,捐獻即可,聊表寸心。”
“不行不行,十幾萬元的設備,其中肯定有家中的資金支持,我們不能強人所難。”
“張校長,要不這樣吧,我手下正好有個食品深加工保鮮、防腐、儲藏等方麵的項目,需要農學院專家教授的合作支持,解決這個難題我們互不相欠,算是校企合作的正常業務來往如何。”
“這個可以有,等開學以後,我安排一下,周院長接手實驗設備,你與農學院接洽即可。”
“甘光複同學,你說說為啥手下留情,放過了我教育部的牌子?”
“部長伯伯,我害怕老校長拿拐杖揍我。”
“哼,有其師必有其徒,古人誠不欺我。”
“部長伯伯,暫時不打擾您與三位校長談正事,正好家父也在,中午在南京飯店設宴,學生給您們敬酒賠罪。”
“這還差不多嘛,孺子可教也,哈哈!”
…………
安排好南京的諸事,帶著電台,趕赴上海。
法租界杜美路的石庫門,甘光複約見了廖雲。
自從去年四一二事變以後,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中央特科的地下黨都謹言慎行如履薄冰,看到一身普通夥計打扮,汗流浹背的雲哥,鼻孔還塞著血跡斑斑的棉球,甘光複吃驚地問道:“雲哥,咋回事,打架了?”
“沒事,老毛病了,我這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從小就體質弱落下的病根,打盆涼水洗洗就好了。”
甘光複急忙給他打水洗臉。
廖雲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先天營養就不足。出生後,母親的奶水不夠,主要靠吃米粉長大,這樣,造成他的體質從小就差。
“小九,你不知道吧,現在我們上海灘的普通民眾都不敢留中分,穿中山裝兜裏挎鋼筆,隻要具備上麵兩個特征,就認定你是共產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你逮起來再說;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誰他娘敢冒這個險。”
“雲哥,那你可要多加小心啊。”
“放心吧,我沒事。反倒是你們三人要多加防範,特別是鄧元才和李思武二人,又聽不懂上海話,沒事盡量不要出門。”
“哎,雲哥,提起這事,正好麻煩你一件事,給他倆找個懂英文,會上海話的先生,好好教教他倆,盡快適應這裏的環境融入進來,薪水給高點也沒關係。”
“你能開支多少薪水?”
“雲哥,我估計最起碼也要達到中學教師的水平吧,每天兩節課,一節課一塊大洋……”
雲哥猛然停下了洗臉的動作,抬起頭,憤懣的望著甘光複開口咆哮道:“狗日滴臭老九,你早不說幹嘛去了,老子最近差點跑斷腿才在一家小報社尋了個排版校對的差事,你知道老子每天辛辛苦苦最少幹十二個小時,一個月薪水多少錢嗎?”
“雲哥,這麽辛苦,至少要上百塊大洋吧?”
“做你的清秋大夢去吧,十八塊,老子每月的薪水十八塊!這麽好的差事你居然要我去找別人?甘光複老子要與你劃地絕交!”
“咳咳!雲哥,平常小九也不敢問你幹啥呀?要不你去辭了報社的差事,教教這兩個兔崽子咋樣,我也放心多了。”
“這是必須的,可惡的資本家!說說看,啥要求。”
“英文能達到正常交流,閱讀報刊雜誌的水準就行,上海話也要學的像模像樣,最起碼能聽懂大街上阿婆罵人的方言才算過關,這要求不過分吧。”
“多長時間?”
“一年可否?實在不行就兩年,如果兩年時間還學不會,我就讓他倆滾蛋,回大西北種地去。”
“不許你小子看不起老子的學生,這個先生老子當定了,哈哈。”
“那好,中午下館子,相當於拜師宴。”
“小九,要不省省吧,隨便湊合點算了。”
“那哪行啊,這事就講禮數,可馬虎不得。”
“既然攔不住你,那就把你大表哥兩口子也叫來,一塊熱鬧熱鬧。”
“那是當然的事情,不然他倆知道了我還得破費一次。”
…………
第二天,雲哥和大表哥兩口子都搬到了杜美路的石庫門,阿瑛表嫂主動承擔起了廚娘的職責,甘光複讓元子每月支付二十塊大洋薪水,沒多久大表哥他們回了一趟蕪湖老家,回來時帶上了兩個閨女寧寧和冰冰,還有蹣跚學步的小兒子阿倫,石庫門才有了濃鬱的生活氣息。
甘光複同學給阿瑛表嫂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最少保證雲哥和三個孩子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否則就解雇她沒得商量。
阿瑛表嫂笑顏如花:“小九,大表哥你就不管了?”
“嫂子,省省心吧,你想生出一個班的小戰士嗎?”
“討厭,嫂子不理你了!”
有天晚上,甘光複和雲哥聊天,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麽,帶著雲哥到書房看一樣寶貝,當雲哥第一眼見到電台的時候,大吃一驚:
“光複同誌,你那裏搞到的寶貝家夥,是給我們組織的嗎?組織現在太需要它了。”
“雲哥,這是國民政府登記在案計劃要架設在上海的商業電台,不過我可以做主,由組織安排人員掌握學習使用它,等組織有了熟練團隊,我想辦法搞到給組織的專用電台。”
“好的,伍老板回來了,我第一時間就匯報上去。”
當時,上海特科與黨中央的聯係十分困難,有時候傳達一個文件精神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黨的重要會議,最少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確定下來,不然無法通知天南海北的參會人員到位。
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進入贛南、閩西地區,與當地工農武裝相結合,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開辟了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夏,革命根據地進一步鞏固發展,紅軍隊伍迅速壯大。於是,黨中央對紅軍進行了改編,將紅四軍和紅二十軍合編為紅一軍團,將紅五軍和紅八軍(在湖北大冶)改組成紅三軍團。
8月,中央又將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麵軍,這就是很長一個曆史時期之內令國民政府軍隊聞風喪膽十分頭疼的‘朱毛紅軍’。
從1930年11月開始,紅一方麵軍連續三次取得反“圍剿”的勝利,又乘勝向閩、贛邊界的廣大地區發動戰略進攻。在閩西,紅十二軍重新解放了連縣縣城和長汀、連城、寧化交界的廣大地區,打通了閩西與寧化、清流、歸化、建寧等縣新根據地的聯係;在贛西南根據地所屬的十幾個縣內,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肅清了紅色區域內的白色據點和各類反動的地方武裝勢力。
因此,到1931年9月,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已鞏固地連成一片,形成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據地。
在另一個時空的1928年10月,領導中央特別行動科的伍豪從莫斯科參加六大回到上海不久,就分別約談了李強、張沈川,要求他們克服一切困難,學會無線電通訊技術,並在中央特科下設立了無線電通訊部門(四科),專門負責建立和管理黨的無線電。
當時的困難,真是很難想象。李強是學土木工程出身,是黨內為數不多的工科院校高材生,但他也從未接觸過無線電。在當時,無線電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新技術,國民政府對電台嚴格封鎖,完全沒有相關的中文書籍。學過一些英文的李強就從國外的資料上想辦法。他先是在一本美國的無線電期刊上找到了一張發報機圖樣,根據這圖樣繪製出電台線路圖和零件圖。此外,他又以無線電愛好者的身份,與當時在上海經營美國無線電器材的“亞美公司”和“大華公司”的老板交朋友,從那裏購買所需要的零件、發動機以及許多有關無線電技術方麵的材料。
就這樣,李強躲在赫德路(今常德路)的一所房子裏,照著手繪的線路圖樣,一次次試製收發報機。1929年秋,耳機裏終於傳來了期待已久的電台訊號,李強和夥伴們終於研製出了我黨曆史上第一部無線電收發報機。
電台有了,決定電台安全的無線電密碼是又一個難題。簡單的摩爾斯碼很容易被破譯,所以必須編出一種絕對安全可靠的密電碼。關鍵時刻,伍老板親自出馬,編寫了與收發報機相匹配的密碼本,這部密碼本被黨內同誌統稱為“豪密”。
據傳,國民黨密碼破譯第一幹將黃季弼曾苦苦鑽研中共密電,卻發現根本無法下手。
據黃季弼說,當時中共采用的是被稱為“複譯法”的二重作業密碼體製,這種密碼體製的優點是能夠在電報中實現“同字不同碼,同碼不同字”,不給對手分析的機會。這也是那個時代最先進,最安全的密碼體製。
在上海期間,伍老板親自保管密碼本,親手翻譯電報。他有重要事情不在,就由鄧穎超翻譯,“豪密”也由於保密性強,成為了我黨之後主要的電台密碼之一,一直到國民黨敗亡,這套密碼始終未被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