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九龍之春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狼行民國 !
    香島與羊城之間,每半月固定往返一趟千噸貨輪‘九龍號’,運載的貨物主要是大米、蔬菜、肉類以及大陸特有的傳統手工藝製品。
    香島碼頭有‘九龍號’固定的泊位停靠,並且還有一片專屬的倉儲區;依照慣例,每次出海和返航,都有香島稅務司的稽查專員例行巡檢,隻要沒有違禁物品,一概免稅放行。
    九龍號的免稅在全香島獨一無二,不說關稅,就連增值稅等商稅都不用交一分錢,全部在減免之列,堪稱奇葩。
    這一切都是因為香島大清國飛地九龍城寨的存在。
    在香島曆史上,九龍城寨是唯一沒割讓或租借給英國的香島領地,麵積2萬9千平方米。
    九龍城寨位於香島九龍東北部,今啟德機場附近。麵積約2.67萬平方米。九龍城寨始建於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依山而築,曆5年而成。原四周築有城牆,城寬220米,長119米,高約6米,東南西北各有一門,南門為正門,麵海而立。原城內有一座龍津義學,與城寨同時興建。清初,該地無寨城之設,1682年(康熙二十年)清派兵駐守,後又築九龍炮台。
    1898年英國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島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其中對九龍城寨問題作了專門規定:“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香島之武備有所妨礙。又議定,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各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明確規定九龍城仍歸中國管轄。
    清政府的動作令英國政府感到不滿。1899年,英國政府不顧《拓展香島界址專條》的規定,攻下九龍城寨,趕走清政府官員。
    但出於日不落帝國的顏麵,英國政府並沒有管理這彈丸之地,不久,披著‘九龍巡檢司’外衣的‘皇家海外狩獵司’便接管了九龍城寨,成了這個神秘組織的海外基地之一。
    三十年時間過去了,如今的九龍城寨已經發展成為香島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中國城’。
    1928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中國城’破天荒的第一次閉城謝客,城裏的居民全動員,掃除塵埃清水淨街,迎接一個神秘大人物的到來。
    九龍巡檢司的衙門高三丈六尺的旗杆上迎風飄揚著鮮豔的大清國黃龍旗;
    四座城門都有身著1905新式軍服的大清國軍人荷槍守衛,德軍軍服的翻版,沉穩大氣的黑色,一水嶄新的德國造標準型毛瑟步槍,顯得霸氣十足威風凜凜;
    著名的‘龍津橋’後麵就是九龍城寨古樸的正南門,左右兩側安放石獅子的地方由兩尊重逾千斤的青銅大炮替代,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蒼穹,令人心生敬畏;
    從龍津橋開始,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一直排列到了巡檢司的門口,更是憑空增添了無數威嚴莊重的氣氛。
    香島尖沙咀碼頭,九龍城寨的大清國遺老那爺精神抖擻,率領城裏的七老八少,或長袍馬褂、或西裝革履、或一身戎裝,各個紅光滿麵,嚴陣以待,形成碼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vip貴賓通道出口,眾人迎來了一身唐裝的傅先生和他兩個精幹的隨從。
    “貝勒爺一路辛苦了!”
    “那爺,勞您大駕,晚輩愧不敢當啊!”
    傅先生談笑風生,與眾人一一見禮,都能準確的叫出名字,這讓九龍城的一班老頭子高興地眉開眼笑:“貝勒爺吉祥,難為您還記得我們這些被人遺忘的前朝舊臣,您大駕光臨就是我們九龍城最喜慶的日子。”
    望著九龍驃騎尉左千尋率領的三個標槍一般彪悍的把總,傅先生目光如電。
    “副都統大人辛苦了!”
    “眾將士辛苦了!”
    傅先生欣慰的說道:“從你們的身上我可以看出帝國最後的榮耀,此地不是敘舊之處,我們回去再說。”
    那爺與傅先生同乘一輛車,一行人九輛豪華小轎車,浩浩蕩蕩開赴九龍城,得到內幕消息的香島記者抓拍了無數珍貴的鏡頭。
    …………
    “九龍城寨迎接大清國神秘客人!”
    “大英帝國一級勳爵華萊士(e)爵士抵達香島!”
    …………
    鋪天蓋地的報道充斥香島的各大報紙,人們口耳相傳這個驚人的消息,吃瓜客更感興趣的是這個大清國貝勒爺給九龍城寨帶來的各種天大的福利。
    最幸福的還是九龍城寨的居民,各個揚眉吐氣籠罩在節日的氣氛。
    “貝勒爺發話了,從現在起,我們九龍城寨68戶居民437人,按人頭每月免費領取九龍貿易公司派發的十五斤大米;六十歲以上老人每月領取三塊大洋生活費。”
    “貝勒爺仁義啊!”
    “劉把總,你說的是真的嗎?那可太好了,以後生活就有最起碼的保障了。”
    “老劉,你可別讓老少爺們空喜歡一場,誰知道是真是假。”
    “怎麽,貝勒爺說的話你們還不相信!回頭由那爺帶人逐戶檢查,誰家衛生搞不好,垃圾沒有清理幹淨,防火設施缺失荷花缸沒水,暫緩發放米票,限期整改後再說。
    二賴子,你特麽整日遊手好閑不務正業,老娘一日三餐無著落也不嫌害臊,還不趕緊滾回家去收拾收拾,小心吃那爺的龍頭拐杖!”
    “劉叔,其他都好說,可我連荷花缸都沒有,這可咋辦啊!”
    “狗日滴,老子看你不學好!那爺說了,連續三次考核不過關,管委會將實施最嚴厲的措施逐出九龍城寨,愛咋咋地,咱們九龍城寨的老少爺們伺候不起。”
    “劉叔,各位父老鄉親,幫幫我吧,我二賴子一定銘記您們的大恩大德。”
    “狗日滴,要不是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老子才懶得管你。回頭把你的狗窩規整利索,需要啥東西到李記雜貨店補齊,就說我說的,暫時掛賬。”
    “劉叔,我的親爺爺,小的這就去辦,包你滿意。”
    “滾蛋!”
    …………
    所有的傳聞都很快得到了證實,當天晚上,九龍城寨在巡檢司舉辦了接風宴,六十八戶居民每戶一位代表參加,貝勒爺親臨每桌給大夥敬酒,好家夥,九龍城寨的老少爺們都不知道喝下去的是酒還是驚喜的淚水。
    可接下來的另一個消息徹底把大夥砸暈了,就連整個香島都為之震驚。
    ‘中國城’的春天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