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曇無大師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A+A-


    尋仙神!
    悟千機對曇無微微點頭然後說道“戰鬥的事,就交給曇無大師了。”
    曇無單手施禮接著說道“炎,你去試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不敵就認輸,不能冒險。”
    炎聽了點點頭,滿臉興奮的走上前,一抖手一團火焰出現在手中,這一手讓對麵的人微微一驚,過了一會走出一人,嘰裏呱啦說了幾句話,然後雙手掐印一團火苗浮現在身前。
    悟千機跟封天他們翻譯,這個應戰的人是甲賀一雄的二弟子,黑川野夫。
    兩個人相距很遠,然後試探的互相丟火球,周圍的人怕被火球傷到紛紛向四外散去,兩個人越打越快,甲板的空間完全施展不開,炎和黑川兩人紛紛躍下輪船,一邊打一邊向海灘移動,眾人也遠遠的尾隨著。
    黑川眼見不能取勝,伸手從懷裏拿出數個黑球,手一抖射向炎的四周,黑球一落地就瞬間升起大火,炎就被火焰吞沒了,眾人根本看不見他的身影。
    封天剛要上前解救,暴熊從邊上拉著他的衣服,示意他等著看看,封天疑惑的看了眼暴熊,他滿眼都是戲謔,好像有好戲要發生一樣。
    封天又看回場中,發現那團大火越燒越旺,完全沒有熄滅的跡象,開始的時候黑川還滿臉得意,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可是過了一會,本該熄滅的大火卻沒有熄滅,而是火勢更盛,他自己的暗器自己知道,黑川的暗器是無根之火,隻能點燃物體,並不能持續燃燒,以前用這個暗器,要麽是對手完全躲開,要麽就是被燒著,從沒有如此詭異的情況,不見炎淒慘的呼叫,也不見炎掙紮著跑出大火的範圍,就這麽靜靜的燃燒,越來越旺。
    黑川感覺不對勁就甩手射出六隻手裏劍,六隻手裏劍分別射向上中下三個部位,速度飛快瞬間就沒入大火之中,然後就沒動靜了,眾人看的納悶,你說射中了吧,沒有發出刺入物體的聲響,說沒射中吧,那應該穿過大火啊,正在大家疑惑的時候,突然從大火中飛出六枚紅通通的物體,大家仔細一看,才發現正是黑川之前射出的手裏劍,隻不過被大火烤的通紅。
    黑川一見趕忙躲避,看來暗器和手裏劍都沒有建功,他連忙雙手掐印,張口一噴,一隻火箭向炎飛去,這隻火箭如有實體一般,瞬間沒入大火中,黑川又接連張口射出十多隻火箭,雖然這些火箭速度飛快,依然是沒入大火中就沒了動靜。
    黑川無奈隻好繼續掐訣瞬間身體消失了,過了一會突然傳出一聲慘叫,然後就看見黑川狼狽的從大火裏躥出,瞬間躍向大海,過了一會才從海水中鑽了出來,隻不過身上的衣服被燒毀了大部分,臉上的麵罩也燒的殘缺不全,眉毛頭發也是焦糊一片。
    原來黑川見自己的忍術不見效,就想隱身摸到炎的身邊,想出其不意重創炎,他修行火之忍術當然不怕火,隻是沒想到炎的火比他之前遇見的火都猛烈,黑川根本隔絕不了,隻好狼狽的跳進海裏。
    狼狽的黑川隻好認輸,眾人看向炎,發現那熊熊的大火慢慢的消失了,像是被他都吸收了一樣,然後沒事人一樣站在那裏,蔑視的看著黑川。
    黑川狼狽的退回人群,一群倭人嘰裏呱啦的討論著什麽,然後中條武玄走上前說道“這場不算,這不是武道,這是超能力,我們要比功夫。”
    封天心說,你們這麽多人挑戰51105局的七個人,本就不公平,現在又不能使用超能力,那還怎麽打?飛羽、江流和炎都是異能者,按他們說的,他們三個不能出手,就自己、暴熊和曇無大師了,悟千機是非戰鬥人員,暴熊的力量還不如自己,曇無大師很淡然看著也不像高手,難道自己要暴露飛劍?
    封天正在暗自琢磨,沒想到悟千機居然答應了,然後轉身對著曇無大師做了個請的動作,然後曇無大師慢悠悠的走了過去,暴熊激動的對封天說“終於能見到曇無大師出手了,咱們贏定了。”
    “你這麽樂觀?曇無大師很厲害?那個中條武玄可是能發出刀芒的,剩下的還不知道有那些高手呢。”
    “你就瞧好吧。”暴熊一副看好戲的神情。
    曇無大師向著對麵的眾人單手施禮,然後說道“不知哪位施主不吝賜教?”
    過了一會一個身著空手道道服的中年人走了過來,自稱是古田琉空,向著曇無大師施了個禮,然後就圍繞著曇無大師轉了起來。
    “曇無大師什麽來曆?看你們的表情好像非常信任啊。”封天一邊看著場中一邊詢問。
    “曇無大師來曆可不簡單,他們的祖師的師傅可是佛祖達摩。”悟千機跟封天解釋者。
    “達摩?華夏禪宗始祖?”封天震驚的問道,場中的古田琉空已經對曇無大師出手了,空手道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古田琉空把空手道的精髓都對曇無大師施展出來,可曇無大師隻是保持著單手施禮的姿勢,任由古田琉空攻擊。
    封天邊觀察場中的情形,一邊聽悟千機說曇無大師的來曆,原來曇無大師的祖師曇林,曇林自稱達摩祖師的弟子,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並沒有提及曇林,得髓的慧可成了二祖,所以後世大多不認可曇林為達摩的親傳弟子。
    其實內中有隱故,北周武帝宇文邕時期的“周武滅法”,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曇林認為空有佛法卻無能力護持,所以轉而學武,跟達摩祖師請教武道,達摩祖師能一葦渡江,自然武道高深,曇林深的達摩祖師的武道精髓,但是達摩祖師來華夏是為了弘揚佛法,可不是傳武,所以在臨終之計並不認可曇林弟子之名,曇林之後又拜訪華夏大地各地功夫名家,集百家之長結合達摩祖師的武道精髓,最後中西結合自創一脈,曇林功法大成之後,自甘隱於幕後成為二祖慧可三祖的護道人,曆史中也就沒有了曇林的記載,但是曇林一脈一直有傳承,曇林的弟子也成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護道人。
    五祖弘忍時期門徒數萬,能得衣缽的弟子有十人之多,最突出和影響最大的是神秀與惠能。但是禪宗之祖隻能有一人,所以弘忍為覓法嗣,乃命門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
    其時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惠能聽說之後,亦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將兩偈比較,神秀強調要“漸修”,慧能強調的是“頓悟”,五祖弘忍認為惠能的悟境高於神秀,夜裏為惠能宣講《金剛經》大意,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惠能大悟,遂將衣法密傳給惠能,命他連夜南歸,神秀北上,自此以後華夏禪宗分為‘南宗’‘北宗’。
    自六祖慧能之後,禪宗再沒有稱祖之人,隻能稱為第幾世法師,比如六祖慧能之後是七世青原行思大師、八世石頭希遷大師,傳到十一世洞山良價大師之後,洞山良價大師創立曹洞宗派,從此之後華夏禪宗越分越多,而曇林一脈見禪宗追隨者眾多,再不複之前傳法艱辛,最重要的是禪宗分裂,在六祖之後就不再做護道人,而是返回達摩祖師圓寂的空相寺,一直傳承到如今,曇無既是曇林的第二十一世傳人,這可比少林寺的主持輩分高多了,少林寺如果從達摩祖師算起,到現在已經傳了五十九世了,隻不過曇無跟現在的少林寺不是一個體係了。
    看來這個輩分奇高的曇無大師果然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