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星環保衛戰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我,人工智能 !
    北極星看著頭頂的作戰地圖,神情略有一絲凝重。
    他也有些沒有料到這些噬金蟲數量會如此多,來得會如此快。
    距離第一次接觸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運行在防禦圈軌道上的眾多觀測站就統計出至少數百萬噬金蟲,數量還在平穩的增加,不見盡頭。
    地圖上,球形標識的軌道衛星防禦圈已經有半邊像是籠罩在淡淡的灰霧中,細長的黑色軌跡隱約連接著遙遠的星係邊緣,像某種沙漠植物纖細而極長的根係。
    數百萬,或許數千萬蟲群,在以億公裏計的星係空間中,或許隻占據極小的一部分。
    但對於防禦圈而言,這個數量的蟲群已經是不可承受的壓力。
    在北極星思考如何拖延時間時,星圖上的情況突然變化。
    似乎是聚集到了某個數量界限,蟲群遺傳因子中的某種衝動悄然出現,影響著所有的個體。
    煙霧般分散的蟲群突然開始收縮凝聚,半小時的時間裏就結成了規整的陣型。
    它們以數百隻為一群的陣列,向著白矮星方向開始全速衝鋒。
    局部區域被北極星放大,曾經烏雲般覆蓋在防禦圈外的蟲群似乎終於變成了一場漆黑的暴雨降下,頂著已經飽和的火力衝擊著防禦網。
    而從宇宙空間中觀測,則更加的震撼與宏大。
    數百米規模的一股的噬金蟲群在黑暗中無序扭動著行進,而這樣的蟲群在四周密集的分布,每隔著數千米就能看到一股,一眼望不到盡頭。
    大量的光芒在蟲群表麵閃爍,星光此起彼伏,但沒有一隻噬金蟲退縮,外側的噬金蟲即使被熔成液態的金屬球體,都還緊貼著蟲群,保護內層的個體。
    情況瞬間變得棘手,北極星隻能再次在作戰頻道中提醒各單位做好抗衝擊準備。
    事實上,當他知道蟲群開始衝擊防線時,最前方的噬金蟲已經快越過武裝衛星的運行軌道了。
    對於信息延遲的星際戰爭,主動出擊永遠占據優勢,可以獲得時間長短不一的對手指揮空窗期。
    所有可能打擊到蟲群的武裝衛星都在不顧能量消耗的滿功率開火,試圖將這一輪次的敵軍全數消滅。
    軌道上運行的武裝衛星是工業基地數十年不眠不休生產積攢下的,數量對於艦隊而言,算是天文數字。集群的火力極為不俗。之前甚至抗住了數萬噬金蟲的突進。
    但這一次的噬金蟲數量太多,無數小股群落在光芒中縮小,消失,被無盡的激光徹底融化成虛空中一串冷卻的金屬。而更多的蟲群則在四周閃爍的光芒中平穩突進,輕易就越過了無形的防禦圈,突入武裝衛星運行軌道的內側。
    微小的火花一閃即逝,一艘軌道上運行的武裝衛星撞擊在噬金蟲的殘骸上,龐大的相對速度瞬間就將衛星打成數萬片不規則的殘片,在空間裏四散旋轉飛濺。
    本該極小概率發生的事件,在雙方龐大的數量麵前幾乎在意料之中。北極星隻是隨意瞥了一眼損害報告就繼續關注星係邊緣的情況。
    邊際觀測站傳來新的預警信息,一個大小數萬公裏的物體正在向星係中央快速靠近,通體閃爍著橙紅色的光芒。
    寄星者如預料般的出現了。
    ……
    廣袤的空間裏,沒有修築塹壕,城牆的可能,母文明也有好幾百年沒有使用過這些事物了。因此蟲群在跨越防禦圈時沒有受到任何額外的阻攔,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隻是覺得光芒轟炸的方向突然從前方變成了四周。
    隨著作戰地圖上堆疊起的侵入警告,絲絲縷縷的噬金蟲群像滴入清水中的墨滴一般在防禦圈內部擴散。
    由於要避免誤傷,外側的武裝衛星現在有時不能開火,滿功率啟動的火力覆蓋驟然一鬆。
    察覺到激光打擊減弱的噬金蟲立刻再次四麵八方散開,尾部拖著一路零星的閃光,散亂的繼續向著恒星附近衝擊。
    北極星大部分注意力依舊在寄星者身上,仔細觀察著它的軌跡與狀態。
    “目標進入行星帶防禦圈,啟動預設打擊進程。”
    小行星環上,某顆麵向蟲群侵入方向的隕石。
    四枚並在一起的長距導彈悄然滑出深井,帶起一點微弱的塵土。
    這些太空作戰專用的導彈並沒有傳統型號那樣的流線型艦體,因為在真空中並不需要任何氣動結構。
    它們被做成便於堆疊的黑色長方體,棱角上藍色的指示燈閃爍,顯得冷峻而鋒利。
    四枚彈體嚴絲合縫的並在一起,正方形的頭部顯得很規整。
    廉價化學燃料引擎噴射出赤紅色的光焰,推動著它們向著星環外側的虛空迅捷的加速。
    而在導彈抵達之前,激光武器陣列發出的毀滅之光已經率先降臨到侵入的蟲群之中。
    核聚變反應推供能的激光陣列功率遠遠超過軌道上那些武裝衛星,恐怖的熱量被激光一束束的潑灑進深空中。
    剛分散開不久的蟲群突兀的一塊一塊亮起,像是被一個直徑百米的探照燈掃過,光芒所過之處,蟲群被幹脆利落的蒸發掉一層。殘骸閃爍著高溫的白光,像在深空中留下一條細長的線條。
    漆黑的導彈像潛伏在深空中的幽靈,以第三宇宙速度靠近它的目標。
    這可不是之前北極星憑著感覺隨手捏出來的導彈,這是來自人類文明數據庫中記錄設計圖的集束彈頭,殺傷力絕對有保障。
    黑色的方形艙體裂開,表層向四周拋出,露出內部密集擺放的小型彈頭。
    像一群黑夜中飛行的螢火蟲,無數藍色的微小光點微調著自身的位置,隨後在虛空中精準炸出無數道火光,大部分彈頭都命中了一隻噬金蟲,將二十米長的身軀炸成數塊。
    四枚彈頭消滅了數百隻噬金蟲,而更多的導彈還在黑暗中前進。
    隨著蟲群更加接近,更多的武器也發起了攻擊。
    陸基電磁炮是“刻痕”級裝載動能武器的放大版,在獲得逐日者文明的電磁技術後,北極星將所有的化學動能武器全部替換成了更高效的電磁激發,閃爍的電光中,數十公裏每秒的金屬塊連續射出,向一條揮舞向深空的長鞭,打碎沿途的一切物質。
    深空中閃爍的微光變得稀疏了,但更加豐富的色彩出現在了蟲群中,爆炸的火光,激光陣列移動的白線,製導武器不時爆發的一團光暈輪番閃現。
    星圖上,第一批突入其中的蟲群暫時被壓製下來,戰場情況依舊穩定。
    但北極星無暇關心,他正在處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寄星者已經進入預定軌道了,正在朝恒星的方向滑行,而星體戰艦依然在後方緊追不舍。
    “墨提斯,幹擾裝置的運轉情況如何?”
    “裝置軌道調整完畢,已經全部泊入寄星者引力範圍內,隨時可以啟動。”
    北極星略微鬆了一口氣,至少在規定時間內布置完成了,這套計劃的成本高得超乎預計。
    但隻要能夠成功幹擾到寄星者,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可以接受的。
    絕對不能讓它抵達小行星環附近。
    “設置為自動觸發,在寄星者試圖轉向消除相對速度時,直接全功率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