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龍意象
字數:3491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神淵長生錄 !
眼前是一汪碧寒潭水,長寬僅不過三丈,卻不知深達幾許,單單自那湖麵徐徐升起的青煙已讓人心覺詭異,流雲梯石階便在寒潭對麵,要想繼續往前,卻是繞不過此地。
“下水試試。”
捋了捋褲管衣袖,下水之後隻覺冰涼刺骨,柳豐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接連幾步下來,已覺全身冰涼。初時水深不過沒至膝蓋,十步後已然到腰,寒意自下半身襲遍全身,柳豐隻感身子逐漸僵硬,心中計算步伐距離,差不多已至潭水中央,此刻水當最深,但接連又走了數十步,按理早該到得對岸,但距離未曾有所縮減,潭水竟漸漸淹沒胸口。
寒意如利劍穿透,立時便有了心髒麻痹之感,柳豐心下駭然,這潭水之詭異尤在意料之外,但見石階盡在眼前,可許久下來仍不見有渡過水潭的跡象,身體愈發僵硬,柳豐咬了咬牙,無奈隻能選擇退回。
說也奇怪,水潭中央離後方石階不過五米左右,他這一退,三兩步便回到了原處,當下不禁愣了愣神,大感詫異。
“鏡花水月?”
突然想起黑木之前說出這流雲梯之秘,柳豐心下沉思道:“孫鵬師兄既然對三叔此話十分佩服,定然是說出流雲梯的本質了,難不成這些全都是幻影?”他苦思破解之道,但一來修為尚淺,眼力不夠,二來修行一事所知所見甚少,思慮過後也是全無辦法。自己如此渡關,笨拙難堪,這流雲梯上,指不定便有人於某處看著自己,指指點點,一時間大不是滋味。
他心智一受影響,立覺四周天旋地轉,濃霧突然劇烈旋轉,便似處風暴中心,突聽一聲嘶吼,似孤狼般長嘯悠長,一隻力爪如閃電而至,直往他胸口抓來。柳豐驚怒交加,心想你既如此,我又何必客氣?順手拍出一掌,立時便有輕微龍吟,那狼爪一震,登時消散。
“這......”
大出所料,柳豐怔怔盯著雙手,突然欣喜若狂,沒想自己一掌之下竟能有龍吟之威,不禁嘖嘖稱奇:“《巨靈訣》果真了得,我不過照著它的運氣法門出掌,竟能有此奇效。”
原來離開天蛛族後,蛛焱曾將其父所留的《巨靈訣》交予柳豐,並囑咐此事不得告知任何人知曉。柳豐也曾私下無數次翻閱,就連黑木也並不知情,苦於其中內容艱深晦澀,無人指點,兩個多月來唯一有點眉目的竟隻是開篇講解的導氣之法。但此法實在有違常理,柳豐看得將信將疑,抱著對父親的信任勉強修習,沒想到今日竟可收獲奇效。
少頃,又見力爪探出,柳豐大喜,道:“來得正好!”
又是一掌拍出,但聽呼嘯聲起,那力爪如破碎的紙片一般潰散。龍卷迷霧,漸漸攻擊之物多了起來,或狼、或獅、或豹,皆是林中凶殘至極的稱王之物。柳豐不驚反喜,隻覺酣暢淋漓,再無顧忌的使出《巨靈訣》所言的導氣法門,竟覺體內似乎有使不完的真氣。
天下萬物皆有靈,人、獸、草木等又因各自構造不同,對靈的掌控方向有所側重。當年柳辛陽與巨人族好友打賭,言道巨人族天賦雖屹立於眾生之上,但絕非不可戰勝,隨後用近一年時間寫就一本《巨靈訣》,令巨人族好友大驚失色。
百年之前,天下萬族以人、獸、巨人三族為首,而巨人族因其特殊體質又在修行一途上遠勝其他兩族,引得世人深深敬畏,同等境界的修士,均以巨人族為尊。
自有曆史記錄以來,不是沒有豪傑異士對此提出異議,但都以慘敗告終,唯獨柳辛陽突發奇想,突破古往桎梏,勘破巨人族的強大秘密。所幸當年那位巨人族子弟與柳辛陽私交甚好,這才將《巨靈訣》這本奇書淹沒於歲月塵埃之中。後來巨人族覆滅,此事更沒有人提及,巨人族的秘密至今始終無人得以勘破一二。
那《巨靈訣》共分三篇,分別講述氣、血、骨在人體修行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開篇即言:“巨人之體,以靈為海,可融於天地。然其力不顯於宏,而凝於微。”也就是說,巨人的身體之所以能夠高達數丈甚至數十丈,是以天地靈氣作為寄托,最為強大的巨人先輩身軀可近萬丈,與天地一體,即使如此,巨人族強大的秘密並不在於他們巨大的身體,而是將全身之力凝結,試想若能將天地靈氣凝結為一點,轟然釋放,其威自可毀天滅地。
在紫雲穀生活的那些年,柳豐最喜聽黑木三叔給他講述巨人族的故事,其中曾有說道巨人族的身高不一,幼年族人吸納天地靈氣,身軀逐漸擴張,而等他們修行到一定境界,便會追尋返璞歸真,將吸納到體內的靈氣逐漸凝練,此時高達數十丈的身軀漸漸縮小,到最後,身材越是短小精悍,其所爆發的巨人神力越是恐怖。在黑木看來,巨人身軀若是修煉到與常人無異,其修為恐怕便可與人族那些不出世的老家夥相提並論了。
這些秘聞對柳豐而言自然足夠新奇,而《巨靈訣》所講述的氣、血、骨三者之間的妙用更令他的修行觀念大改,書中曾道巨靈之境可分九重,前三重主要以禦氣、納氣為主,之後三重則是需修行者強行破除血脈限製,能夠容納足夠的天地靈氣為己所用,待到最後三重,則是近乎換體般一層層擴充身體的極限,最終獲得巨人之身。
過往之人,不是沒有在氣、血、骨這三者之間進行思考,但大都以血骨為先、導氣在後,認為隻要脫胎換骨,造就一個足夠強大的身體,便至少具備了巨人族的體質,最終這些方法都敗在了巨人族的凝氣法門之上。柳辛陽獨辟蹊徑,先不考慮血、骨等先天條件,轉而在凝氣法門上進行突破,更曾出海尋龍,觀察蛟龍吐息之法,創出白龍意象,並以此作為巨靈訣吐息納氣的基礎。
這種破天荒的大膽法門無人嚐試,柳豐初看時更是驚得良久不語,但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的“膽大妄為”性格似乎也傳到了柳豐身上,出於對這位未曾謀麵的父親的由衷信任和對隱藏在巨靈訣背後強大力量的追崇,柳豐便在一路北行過程中悄悄修習起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白龍意象成效驚人,碧水寒潭仍靜靜的攔住去路,柳豐靜下心來,閃過一大膽念頭,起身一躍,便有兩丈之遠,但距離對岸尚欠丈許,隻覺身子下墜,當即使出白龍意象一掌拍出,如龍尾擊水,身子借力一縱,已然穩穩落在了對麵石階之上,當下頗覺滿意,忍不住笑了出來。
一關既度,後麵也顯得輕鬆起來,時間也不知流逝了多少,柳豐不敢稍作停留,繼續往上。石階延伸入雲霄,似乎毫無盡頭,越是往後,石階高度也越來越高,加上四周靈壓加重,無論是誰,此刻都感覺吃力起來。柳豐仍沉浸在白龍意象之中,一麵上行,一麵不斷參悟這白龍意象之境,四周靈壓雖令他略有阻滯,但靈壓越是增強,白龍吐息之法越是令他感覺得心應手,周圍靈氣盡數為他所用,竟有些舍不得離開了。
又行了半日,上方石階突變,竟已高達丈許,左旁一座石碑矗立,其上書道:“流雲,共千級,每級高丈餘,登頂者可稱吾輩中人。”這一算下來,就該足有千丈高度,以人力攀爬,三日時間絕不可為,除非獲得縱雲之術,方可為之。柳豐呆立了半響,嘴角一笑,喃喃道:“過了這關,上麵便該是終點了。”忽的身形變幻,雙掌開合,一聲龍嘯,丈許長的白龍之象赫然成型,但見龍身竄躍,力爪攀石而上,柳豐身隨其動,瀟灑跨入丈餘石階之上。
這一動,立刻信心倍增,神采煥然,抬頭望向雲霧上方,一股豪氣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