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一起發財
字數:518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開局流放:邊關基建全靠撿 !
“這麽些菜……”是想毒死多少人啊!
刁氏掃了眼蹲在井邊的薛永安,把最後一句話給咽回去。
再怕媳婦的縣令,也見不得自己轄內出重大命案吧!
“奶你想啥呢!”
沈春行無語望天。
她有時候著實佩服老太太的聯想能力,俗稱,腦洞太大!
“大姐說這是一種做飯的調料,名為花椒,可以吃的。”
沈鳴秋舉起一株植物,色澤暗紅,果實小巧而繁多。
這些日子,沈家沒少托葛大牛尋藥,上回送來時,沈春行在藥簍裏發現此物,就存了心思,特地讓其多找些香料。
北境嚴寒,花椒性熱,有除腥減膻的效用,最是適合在此地食用。
聽完沈春行的解釋,刁氏掃了眼被泡進缸裏的大捆蔬菜,肉疼道:“即便如此,跟你請客又有何幹係?咱家還沒奢侈到那地步吧!”
本來當村長就是為圖點薪糧,若還要往外散財,那不如不當!
“請客隻是由頭,重要的是,正月初五,快到了。”
刁氏聞言一愣,恍然記起,正月初五,那是迎財神的日子啊。
按照民間習俗,但凡做生意的,都要選在初五那日開市,以圖來年生意興隆。
北邊兒自然也不例外。
先前她就打聽清楚了,這地界雖然窮,正月裏卻不少花樣,平日裏拮據的人們,都會趕往附近的集市廟會,熱熱鬧鬧一把,直要從初五一直擺到十五。
“你的意思是……”刁氏心中一動,想到了孫女讓大夥兒種的那些菜。
“菜價才幾文錢一斤?若是將其製作成佳肴,放到廟會上,隻這一小碟,便能賣上好幾文。”
原材料自然比不上成品的賣價,這其中就涉及到人力物力的問題,而在古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力。
沈春行一早就想好了,雖然賣小吃這個套路有點爛大街,可放在眼下,卻是最適合開頭的一條路。
眼看幾人麻溜地處理好食材,刁氏琢磨了會兒,沒有再出言反對。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關於經商方麵,她不懂,那就聽孫女安排。
很快。
沈家小院裏飄出古怪的香味,辛辣刺鼻中透著股誘人的氣息。
有那路過的村民忍不住探頭張望。
“這是在做啥好吃的哩,怎恁香?”
“莫不是要用來請咱吃的飯菜?”
“什麽,還有這種好事?為啥要請咱吃飯啊,你給我細說說……”
“還說啥說啊,趕緊去村頭!晚了可占不到前排!”
倆人拉拉扯扯地走開。
一路上全是聞風而來的村民,有那本地的,有跟沈家一個莊子裏頭的,也有後被招安的流民……
雖然先前修屋時,主要功勞還是在那幫子流民身上,可既然沈家大姑娘說了是請“全村”,那就不妨去湊湊熱鬧。
等到晌午。
沈家的騾車再次出現在村間小道上,迎著眾人好奇的目光,緩緩停在村頭。
騾車上擺放著幾個陶罐,另還用火爐子煨著一個碩大的鐵釜,引得旁人不由注視。
誰家見過這麽大的鐵釜?都快趕上一口鍋呢!
“沈姑娘,聽聞你要請全村人吃飯,不知是否包括我們這些人?”
幾個狹村本地的居民站在一起,神情期待中暗藏懷疑。
薑氏把這一切看在眼裏,站出來,笑著問沈春行。
“當然。”
沈春行衝虎子笑笑,用筷子夾了些蔬菜跟兩片羊肉,放到鐵釜裏燙熟。
奶白的湯頭裏摻雜點點猩紅,肉香味撲鼻而來。
“能吃辣嗎?”
虎子點點頭,迫不及待接過碗。
其實他哪知道自己能不能吃辣,以往也沒接觸過,但嗅著那股子誘人的味道,總難以拒絕。
眾人瞧著稀奇,湊在一塊兒嘀嘀咕咕。
一為這現場烹飪的方式,二為那不曾嚐過的辛辣味。
刁氏用大勺敲敲鐵釜,打斷了場間的悉悉索索聲。
“麻煩大夥兒來排隊,咱家地方小,招待不了這麽些人,隻得委屈委屈你們。”
眾人忙說:“不委屈不委屈!”
他們可是瞧見了那碗裏,有菜有肉,比之自家的年夜飯還要豐盛,哪裏會有嫌麻煩?
恨不得天天有這麻煩!
不用沈家再招呼的,村民們自覺排成兩條長隊。
接下來。
刁氏接替了沈春行的位置,熟練地燙起菜。
鄉下地方,幾乎都有著吃席的經驗,大夥兒來時便帶著碗,那碗有大有小,可裝進去的份量,卻相差無幾。
打好菜的人剛往旁邊讓讓,便見一彪形大漢從瓦罐裏夾出些許蘿卜幹蓋在碗上。
酸甜口的鹹菜配著辛辣的菜湯,隻聞一聞,便令人胃口大開。
大夥兒瞅瞅楊一,沒敢覥著臉皮多要些,走到一旁,稀裏呼嚕吃起來。
一時間,村頭被吧唧嘴的聲響給占滿。
等吃的差不多了,沈春行方才站出來,笑著問:“我家這菜,味道還行吧?”
大夥兒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豈止是還行,我這輩子都沒吃過這麽好的東西!”
“要麽說沈家大娘手藝好,這羊湯咋處理的呦,竟一點兒不見膻味!”
“我怎麽就沒想到菜還能涮著吃哩,可比炒著吃要香啊!”
大夥兒瞥了眼說話的人,心中腹誹不已。
那是如何烹飪的問題嗎?
這年景,誰家做菜時舍得下油下鹽啊,更遑論裏頭沒見過的佐料……別說是涮著吃,蒸著吃煮著吃站著吃,那都得好吃!
誇歸誇,正事也沒忘記。
“這吃也吃了,春丫頭,你快說說,找大夥兒來究竟有啥事吧?”
“對對,可是有什麽要我等出力的地方?”
“隻要沈家大姑娘一句話,我老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見漢子拍起胸脯拽上文詞,眾人都被逗笑。
枯寂的村子裏終於有了些新年的熱鬧。
“大夥兒喜歡吃,我這心裏呀,就踏實了。”
沈春行將所有人的反應都納入眼底,心裏大致有了結論。
本地人最能接受這股子麻辣味,連幾個孩子都不例外,吃得小嘴通紅也不舍得停下。
南方來的則要差些,臨安城那邊偏喜食甜口,菜式普遍味淡,突然吃上這重口味的涮菜,大都先是皺起眉頭,嚐試兩三口後,方才加快了進食速度。
在寒日裏,能來上這麽一碗熱乎的菜湯,被刺激的渾身發汗,也不乏是種酣快淋漓的享受。
好在她要做的,原就是本地人的生意。
沈春行眼珠子一轉,沒有再賣關子,直接把計劃道出。
“這不眼瞅邁入正月,廟會多,我就想著,要把這涮菜跟醃蘿卜拿去集市上賣,能多賺一點是一點,待到開春後,也好有銀錢買種下地。”
大夥兒先是一愣,繼而瘋狂意動。
雖然他們都是莊稼人,壓根不懂經商,可架不住對沈家大姑娘的信任啊!
就沒見這丫頭吃過虧!
跟著她幹,準沒錯!
立馬就有人站出來附和:“還是姑娘有想法啊,我就沒想起廟會,這賣熟食肯定比賣生食賺錢得多,再加上沈家這秘製的手藝……”
話說到最後已然是豔羨。
這時,就見沈春行衝著大夥兒神秘笑笑:“我喊你們來,就是為這個。”
她沒有再賣關子,娓娓道來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