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烏龍事件
字數:388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錦繡農女:拐個將軍來種田 !
劉震嗜辣。
在京城時隻能品到辣椒幹貨,和成品辣椒醬。而在青沙鎮,由於生產源頭就在這裏,各種香型辣度的辣椒匯聚一堂,誕生了許多豐富的菜肴。
蘇月白與十裏香簽約時,就提供給對方幾個以辣椒入菜的方子,後續還提供了一道辣子雞,一道水煮魚的做法。
雞肉味和,許多菜係中都能見到雞肉的身影。
劉震對雞肉並不陌生,但他一向不喜歡魚,總覺得味道腥,且刺多。
可十裏香的大廚刀工精湛,切魚片時將魚刺剔的幹幹淨淨。
盛著鮮紅湯汁的白瓷盆下鋪著鮮嫩的芽菜,雪白的魚肉點綴其中,混合著鮮豔的辣椒,豈是一個好吃可以形容的。
就連一向不喜歡吃魚的劉震,也能伴著水煮魚吃下兩碗飯。
在京城倒也沒什麽,家中常年備著府醫,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請脈。根據脈搏開方子,或是讓廚房準備些滋補的湯水。
辣椒性燥,在青沙鎮這種北地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比較幹燥。
劉震起先隻是會流鼻血,倒也未曾在意。他還去過西北,那裏的風沙大,更加幹燥,流鼻血也沒不算什麽。
就算胃裏泛惡心,偶爾還有一陣陣抽疼也沒在意。
這日,他又去辛香坊吃鹵麵。
店裏新出了一種辣油,用四種辣椒調製而成,鮮香且重辣。
這對喜歡辣味的人絕對是不小的挑戰,劉震一吃就上了癮。等到一碗過後,胃裏翻騰不止,抽痛的也停不下來。
他竟也能忍,隻叫了一碗碎冰的酸梅湯慢慢品著。後來起身時,實在忍不住,竟嘔了一口血。
蘇月白聽到這兒,已經不知道該做出什麽樣的表情了。
如果用吃貨形容一個人的話,劉震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為了吃不要命的那一種。
郎中的診斷可以匯聚成三個字,那就是:胃潰瘍。
顯然,劉震因為大吃大喝已經患上了胃潰瘍。起先並不嚴重,隻要小心調養不成問題。但他偏要作死,抱著辣味不放手。一會兒塞辣,一會兒又吃甜,還不忘加冰,這樣吃下去,誰受得住。
於是,就發展成胃出血。
蘇月白在心中小聲吐槽:“你以為自己是川渝百姓嗎?”
因劉震鬧出這樁事,王掌櫃也趕來。
雙方一見麵,劉震身上的馬甲就被扒了。
蘇月白早就知道,這會兒也佯裝不知。探病時,還一臉驚訝:“劉公子竟然是十裏香的少東家?”
劉震也覺得隱瞞不好,又因自己在她店裏出了事,還險些給辛香坊帶來麻煩,更是臊得慌。
臉紅了又紅,跟個大姑娘似的。
王掌櫃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免得心累。
他這扭扭捏捏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的神情,倒是令蘇月白一曬。
心想,這人倒與王掌櫃十分不同。
王掌櫃一臉和樂,實則奸詐。而劉震倒是書生麵,心思也簡單的多。隻是不知道這樣的人,究竟如何坐到少東家這個位置。
不過人不可貌相,這話可不能說死了。
王掌櫃對著這倆人實在是沒話說,幹脆眼不見心不煩,借口有事先行離開。
屋中隻剩下蘇月白與劉震,兩人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蘇月白在個繡墩上坐著,也不知道該不會學王掌櫃一樣,找個借口。
“蘇小姐……”劉震已經喝了藥,臉色還是慘白一片。他本來就是一副書生模樣,這會兒竟有著一絲氣若遊絲之感,看著也是挺可憐的。
蘇月白已經挪動的臀又落回繡墩上,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劉震見她這樣,神情稍鬆,鄭重的道歉:“都怪我……”
蘇月白擺擺手,讓他別介意。“這說明公子喜歡我家的辣椒。不過辣椒雖好,過量對身體也是有害的。”
這下又輪到劉震不好意思了,他輕咳了聲,小聲說:“我覺得辣味十分迷人,一吃就停不下來。就想日日吃,也不覺得膩。”
還真是個辣椒狂人。
蘇月白在心裏小聲念叨,又安撫了他幾句,覺得禮節已經盡到了,便打算離開。
沒想到,劉震又叫了聲:“蘇小姐……”
平心而論,劉震長相好,性格也不錯。放到現代去,絕對是個受歡迎的小狼狗。不過蘇月白喜歡的可是陸彥墨那一種,渾身都洋溢著一種荷爾蒙的氣息,勾得人欲罷不能。
而且不止一個人發現了她家相公的優點,不然為什麽有那麽多女人追著陸彥墨不放手。
像劉震這樣的,倒是許多閨閣女子的喜愛首選。幹幹淨淨,一表人才,說話也動聽。
但是於蘇月白而言,這年輕人喲,太嫩了些。
要是放在以前的蘇月白身上,享受小鮮肉的撩撥還成,但對於發展長久關係她是拒絕的。作為一名成年女性,她享受被異性追求的權利。可同時,她也不希望自己要成為對方的人生導師。
教導這小年輕談戀愛,之後再讓他去造福年輕小姑娘這種事,蘇月白有過一次經曆就夠了。所以嘛,她對這種男性向來是敬而遠之的。
好在,劉震並沒有表白,這讓蘇月白鬆了口氣。
他要真的說出來,蘇月白倒是可以把他繼續當朋友,隻怕他自己反而會尷尬。
然而,劉震隻是希望對蘇月白表達歉意,並詢問以後還可不可以去辛香坊吃飯。
好嘛,這也是很執著了。
從劉震在青沙鎮的宅子回來,蘇月白去了辛香坊。
元寶已經安撫好了食客,並給大家解釋,辣椒性燥,食之過多對人還是有一點傷害這一點。
同時,他也強調說,之前那位公子把辣椒當飯吃,幾乎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才會把胃吃壞了。
可不明真相的人還是覺得這是辛香坊在蒙騙眾人,一時間門外鬧哄哄的。
要不是辛香坊積累了這麽多的口碑,隻怕現在形勢要更加嚴峻。
更多的人根本不在乎真相如何,甚至看到辛香坊有如此下場,還會拍手稱快。這些人不是辛香坊的對手,隻是普通路人。
或許在許多人心目中,過的好就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