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召集諸王(下)

字數:475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穿越明末:我從陝西鬧革命 !
    “三叔放心!我的軍紀,絕對好!”王信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證。
    “信叔這話說的!我們的軍紀就不好嗎?”
    “就是就是!三叔公,你這也看看我們呐!”
    “沒錯,咱們都是遵守三叔的規矩的!絕對不敢隨便逾越!”
    邊側幾個三點水字輩的小子,也跑來奉承,隻有王池顯得有點尷尬。
    實話說,他不滿王三的軍紀管製太多了。
    但王三現在弄出來的銃,怎麽看都是好寶貝,拿到手,自己麾下戰鬥力肯定能大規模提升,未來攻城略地,隻可能越發順遂。
    “三叔,這玩意兒二叔那邊不先給嗎?”
    王池想到了什麽,佯裝好奇的問。
    現場歡快的情緒稍微一滯,王三卻不以為然的說:“火銃雖好,但這玩意兒不是重點。重點是盔甲。你二叔讓我督造盔甲先,火銃他還不覺得多有用。他更在意炮,至於盔甲嘛。
    王僧這種的,你們若是想要,我讓王僧給你們列清單,將你們有的物資運來我這裏。
    另外每件人工費十兩白銀,我這幾天就會組織澄城縣百姓上工,人工費給他們。”
    “三叔,這百姓征發就好了,幹啥要花錢?”
    王池還是不滿。
    “懂個屁!”王信瞪了一眼這貨,“錢給百姓,咱們萬一哪天撤走了,你覺得明軍會不會搶百姓的?到時候被搶了,會念誰的好?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三叔這叫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銀子對咱們來說屁用沒用,現在最有種的是糧草、布匹、鐵料、還有人!”
    “咳咳,你這話太糙了。”王三按住了王信說,“咱們大同軍,主張的是人人大同的天下。勞動最光榮,按勞分配!
    老百姓給咱們幹活,給他們錢是應該的,畢竟這些都是從老百姓手裏收來的稅。
    我們這叫促進正義循環,回饋社會。
    當然,給咱們幹活,以後咱們要收稅,錢隻是轉了一圈就回到咱們手中,量還是那個量。
    但百姓幹活的積極性就不一樣。
    一個是自願,一個是被迫。
    你們想想,以前縣裏征發徭役,要你們背著幹糧給縣裏白幹一個月。
    現在換成我給你每個月五兩銀子的工錢,但你們得吃我開的食堂。
    比邊個尋常酒家貴兩成。
    一個月吃完,還剩下二兩銀子。
    然後在附近還有其他一些地方,比如酒肆什麽的,你去裏頭花,一個月就兩次,還剩下一兩銀子。
    接著這一兩銀子你可以存起來,也可以在準備返家的時候買點布匹、買點其他零食回去。
    這些攤位,我都問他們收稅,錢從我給你們了,你們拿去買東西,東西都到手了,我這裏稅也收到了。
    那你們是喜歡白給老爺打工,還是喜歡給我打工?”
    這話一出,眾人神情都露出了思索。
    現在的他們,其實思維上還沒跳出小農思維,還是民間鄉土社會所見就這麽多。
    “三叔公,您這話說的,要是真有這樣的老爺。我不要耕地,都一輩子給您老幹!”
    “是啊是啊!還能存到錢,多好!”
    王三看他們紛紛感慨,嗬嗬一笑:“怎麽就沒有呢?現在咱們不就在做?”
    現在……
    眾人恍惚,左右看了看:“您是指……”
    “沒錯!就是現在。”王三點了點頭,“不管你們怎麽想,澄城縣就是個開端。咱們大同軍的一切開始。
    但這隻是開始!我們要麵對的對手,隻多不少,想要贏,就得一直堅持往下走。
    明軍肯定會劫掠百姓。
    百姓被欺負了,就會來投奔我們。
    我們可以讓他們跟著我們去複仇,明軍越亂,咱們就越強,隻有這樣,才能一直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這些銀子,別他娘的把自己真當地主老財了!咱們砸的就是地主老財!你們總不想犯了大錯,當撲滿被砸了吧?
    要知道,我都不敢保證下邊的軍紀,還得不斷跟你們說,跟你們談。
    你指望你們哪天不當兵了,自己收到的錢財,能守得住?
    想要守得住,等咱們打進北京,給你們封了公侯,到時候你們的財才算是守得住!
    現在,就當他們是一堆石頭,拿出來買耕牛、買犁耙、買鋤頭。
    銅的換成鐵的,鐵的換成鋼的。
    然後整個天下當做咱們老王家的地,地他娘的不耕,不翻,你們指望好收成?”
    “三叔教訓得是!”王信不住點頭,作為這批人年歲最大的,他也是相對理性的。
    王三已經很顧著他們了,還不斷地跟他們循循善誘。
    王二就不一樣,看他們不爽會打會罵,但更多的時候就是一腳,讓他們多少有點沒麵子。
    畢竟身份開始轉變了。
    不再是簡單的農人了,是起義軍的將領,要不是王三壓著王二不搞大肆封賞,指不定王家這十幾個人,都他娘叫上侯伯之名了。
    所以王信越發確定,如果哪天王二沒了,王三自己得跟緊些。
    尤其是王三的邏輯,思緒,一直相當清晰。
    就是規矩多,但規矩被他今天這麽盤了一番,好像很在理啊!
    他們造反的目標就很明確,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但皇帝拉下來了,誰去當咧?
    他們?王二?還是王三?
    王信仔細想了想這些日子的經曆,好像王二除了撐杆擎旗之外,剩下的全是王三在指揮。
    他才是整個大同軍的核心。
    規矩、秩序、後勤、分配,無一例外。
    “對了三叔,您找我們來,是為了什麽?”王信想到這裏,趕緊將有點偏的話題引回來。
    王三這才拍了拍腦袋說:“差點忘了,尋你們過來,是要給你們定花名冊。你們有多少人馬?手下有什麽功勳?
    還有推薦一下你們這一次打仗優秀的小子,來我這裏深造學習。他們都是未來給你們打下手的幹事。
    我也不能上前線,不過我這裏弄了不少兵書、還從裏頭抓到了幾個曾經有幸去過戰場的讀書人。
    都去跟他們學學。以後咱們大同軍如果要擴軍,肯定先給他們升遷安排。
    他們升百戶、升千戶,你們也會跟著升千戶、升鎮撫使。
    都是你們的人,他們越。
    咱們十七個,都是一本宗譜寫出來的親人。
    這一次咱們造反,明廷肯定不會輕易放過咱們,說到底現在咱們都是九族上的螞蚱,更應該同心協力 。
    而且外頭來的流民成分複雜,他們勢力一旦太大,咱們在軍中的話語權就低。
    因此,我雖然不上戰場,但甲胄什麽的,你們銀子物資到了,我先給你們安排,你們強了,咱們王家才能屹立不倒。”
    王三這話說得沒毛病,都是同宗親族,這個時代沒有什麽比這玩意兒更能凝聚“同一個姓氏”的人心了。
    果然,他們一個兩個都動容,哪怕是王池,也十分感動。
    理念再不合,多少還是要顧念親情的。
    很複雜。
    但這就是為什麽王三舉的旗幟是大同,而不是共產了。
    要貼合現實情況啊!